-
1 # Su57
-
2 # 蜉蝣在塵埃
蜀國被滅,姜維曾經投降鍾會,尋求最後翻盤的勝機,其實是沒有任何翻盤希望的。
一,魏國將士思歸
誠如司馬昭所知,魏國將士在攻破成都以後,自然人心思歸,鍾會雖然有反心,卻始終不能成事。鍾會自己當時被姜維策反,想要效仿劉備,在蜀川稱王稱帝,鍾會本人雖然以善於謀劃著稱當世,卻沒有考慮到將士的心理。想要回到家鄉的將士自然對鍾會留戀蜀川起絕對的牴觸心理的,畢竟家人孩子還都在魏國呢?一旦造反,豈不是置他們的生命於不顧?所以兵變了,姜維自然也就失敗了,他是想取鍾會代之的,鍾會敗,他也就敗了。
二,國祚已歿,大勢已去
當時鄧艾已經偷渡陰平,劉禪率文武百官已經投降了,蜀漢已經投降魏國了。所以說,就算鍾會能夠在蜀川立足,姜維也成功逆襲了鍾會,姜維也沒有可以依附的,只能自立為王。但是,姜維是涼州上士,在蜀川根基太淺,難以得到本地士族的支援,本地士族都以投降為上策的。所以,姜維的一時逆襲,也只是殘喘一小會兒而已,光依靠兵勢難以成事的。
三,司馬昭大軍在後
司馬昭很瞭解鍾會,不但用他,也一直防著他。在鍾會進蜀川以後,司馬昭便已經親自率領大軍前來了。就算姜維逆襲了鍾會,除了之前漢中的大軍外,鍾會的兵馬肯定會發動內亂,再面對司馬昭大軍的話,沒有一點勝算。
所以說,姜維最後的計策,只是徒勞而已。
-
3 # 無奈且向上
姜維投靠鍾會是劉禪投降以後,國以滅亡兵無戰心,是不得已而為之。即使逆襲成功殺了鍾會,但蜀國已亡,司馬昭大軍緊隨其後,姜維又能維持許久呢?
首先,鍾會反叛自立蜀王必敗。這在司馬昭派鍾會領兵伐蜀那刻起,鍾會的命運就已經註定死在蜀國。司馬昭明知鍾會鄧艾不和,卻令二人共同領兵,就是為使二人相互牽制。當時司馬昭已料定鍾會必反,所以內派衛瓘監軍,外有鄧艾牽制,本人又親帥大軍緊隨其後,這時萬無一失的安排。當時,鍾會誣陷鄧艾造反,司馬昭已經懷疑,急令將鄧艾父子,押回審訊。鍾會與衛瓘怕陰謀敗露,便派兵在路上追殺了鄧艾父子。
按當時情形,即使姜維策反鍾會成功,也無機會重振軍馬,司馬昭大軍已兵臨城下,又有衛瓘做內應,決不會給鍾會喘息之機。
其次,假如姜維逆襲成功,殺掉鍾會衛瓘,控制了局面。可這時劉禪已降,蜀已滅亡,姜維又當何去何從,自立為蜀主嗎?但姜維本北人,原就於蜀地士族矛盾重重,且又民心思定,誰又願意為其效命疆場,與司馬昭決戰呢。時也勢也,當時天下大勢是趨於一統,蜀國連年戰爭,民貧國弱人心思定,姜維已無復國的民心基礎,即使諸葛亮再生也無能為力。
-
4 # 海鏡清
其實,鍾會反叛成功確實只差最後一步,就是坑殺諸將。不過鍾會這個人做人太失敗,自己的心腹卻還唸叨著老長官,既不會看人也不會用人,以致功敗垂成。“(鍾)會心腹將(丘)建為胡烈舊部,烈泣求其透一訊息。建暗令烈親信送密書與其子淵。淵遂引兵救之。”
出賣鍾會的丘建
我們假設丘建忠於鍾會,沒有為胡烈通風報信,最終鍾會盡殺被囚禁的魏軍中高階將領,剩下的二十萬魏軍只有下級軍官和士兵,都是些隨大流的,也只能跟著鍾會的指揮棒走。
若能及時堵塞棧道,則司馬昭糧草不繼,必退。若不能,則鍾會必敗
之後的關鍵就是迅速拿下漢中,堵塞各棧道,因為鍾會叛軍的心理不穩、士氣低落,司馬昭的大軍如果從長安入漢中,叛軍很有可能一戰而潰。而堵塞棧道之後,就給了鍾會穩定軍心的時間。只要能夠迫使司馬昭大軍無功而返。隨後叛軍計程車氣就會得到恢復,鍾會就可以用“打回老家去,除掉司馬氏,重興大魏”之類的口號,號召思鄉心切的叛軍進攻關中。至於鹿死誰手,就要看臨陣用兵之道了。
鍾會被人稱為“小張良”,可他為人出謀劃策尚可,自己統帥能力其實不太高明,勝負兩可之間
雖然鍾會帶著哀兵,但由於這支哀兵嚴重缺乏高中級軍官(鍾會在漢中相持時應該會臨時提拔一批自己的心腹,但下級軍官火箭提拔肯定會影響戰鬥力),能連續戰勝司馬昭,奪取魏國政權的可能性很小。而一旦遭遇一兩次失敗,叛軍就有可能土崩瓦解。
由於現代無法知曉姜維是否會有後續計劃,所以只能試著推測一下。作為鍾會手下唯一受信任的高階將領,姜維在前面所說的進取漢中、攻打關中系列作戰中,肯定都是跟著鍾會的。而見勢不妙後,姜維肯定會想出策略脫身,例如提出帶兵去進攻或者防守什麼重要據點之類的,只要離開鍾會身邊,姜維肯定就會以最快速度回到漢中,然後燒燬棧道(姜維兵力不足,堵塞棧道不足,只能一燒了之了)。至於這樣會不會讓鍾會大軍崩潰,姜維才不會管呢。
計劃如果進行到這一步,姜維的復國之計實際上已經等於成功了。即使鍾會在成都等地留下一些魏軍鎮壓當地(這是必然的),也必然會用一些蜀漢降軍,而姜維也必然會聯絡這些降軍,只待姜維控制漢中就可以反戈一擊。
不過這一系列計劃很依賴運氣,成功的可能性實在是太低了。就算成功了,待司馬昭徹底平定鍾會後(應該花不了多少時間),仍然會進攻蜀漢,兩國國力差距如此之大,又能當得住幾回呢?
-
5 # 小柯談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姜維慫恿鍾會反叛成功,蜀漢還是翻不了盤。姜維的計劃是讓鍾會把魏國將領全部控制起來,然後殺死。從此魏國大軍就聽令於鍾會一人。接著姜維率蜀軍出斜谷佔領長安,鍾會率領魏軍問鼎天下。可是這個計劃實現不了,有以下幾個原因。
1.司馬昭早有防備:在蜀漢滅亡之後,司馬昭就認為鍾會功高蓋主,必會發動叛亂。所以早已經派中護軍賈充率步兵騎兵共萬餘人入斜谷,駐紮在樂城,司馬昭親率十萬大軍駐紮長安。鍾會想趁機佔領長安、問鼎天下的計劃肯定實現不了。
2.伐蜀魏軍不會聽令於鍾會:在蜀國的二十多萬魏軍,都想趕快回魏國與家人團聚,誰有心思和鍾會謀反?就算鍾會勉強讓這些魏軍聽令於自己,要是打起仗來,恐怕這些魏兵都會倒戈於司馬昭,形成不了戰鬥力,畢竟魏軍的家屬全在魏國。如果姜維想把這二十幾萬魏軍全殺光也不太可能實現,他們絕不會坐以待斃。
3.蜀漢想復國的人在少數:我們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空耗蜀國很大的國力,蜀漢人民長期遭受戰亂和剝削,早就已經產生厭戰的情緒。如今蜀國滅亡,百姓迎來盼望已久的和平,更不會跟著姜維去叛亂了。而且在蜀漢內部的官員,大多數人都決定投降曹魏,就憑姜維一個人是翻不了盤的。
回覆列表
沒有翻盤的機會了。原因有很多。
首先,伐蜀之前司馬昭分析的很透徹。蜀國一旦被攻破,蜀華人心驚膽寒,沒有勇氣再組織軍隊抵抗魏國。而鍾會帶去的魏國軍隊家屬在北方,打完仗人心思歸,不會跟隨鍾會自立。因此,姜維想翻盤,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做支撐。即使姜維沒有死於亂軍,也除掉了鍾會和其他魏軍將領,他仍然沒法抵擋司馬昭後邊帶來的人馬。
其次,蜀國已滅,姜維有軍隊也沒有後勤保障,隊伍很快就會分崩離析。而且,在劉禪投降過程中,滿堂官員都在分析投降的利弊和向誰投降,大家都認可大勢已去,抵抗不是選項。這樣,姜維的行動得不到支援,沒有政治基礎。
所以,姜維翻盤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