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真相很簡單

    入世,就是進入到俗世當中,用俗世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比如,俗世看重有錢人,你就拼命追逐金錢,力爭做個有錢人;俗世看重權力,你就想方設法追逐權力;俗世……

    出世,就是用高於世俗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俗世體驗得差不多了,或者是能力到頭了,或者是疲倦了,反正在俗世裡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快樂了,天天看著一群人裝模作樣的演戲,看著都累,就想著從這個群體解脫出去,不屑於用這群人的標準了,這就是出世。

    放下呢,就是……駕鶴西遊了。

  • 2 # 書痴讀書

    你好,看到這個問題,我很想分享王菲評價自己的一段話給你——

    「讓我形容王菲 我覺得 她歌唱的不錯 音樂上有點兒小天分 又趕得上個好時代 讓她能把那點兒天分發揮到極至 所以她是個幸運的人 我是這麼看的 如果她清楚這一點她應該知足 她的能力僅限於此 她應該獨善其身 好好過她的日子 盡情領悟她的真理 要放棄說教 放棄一副看透了的樣子 及 永遠別想脫俗 她愛唱 那該自由地唱 不要有使命感 音樂不是武器 用它去征服人 不要將它崇高化 把它當成玩具 別在意那些玩具比賽 不然會忽略玩具的樂趣 既不應抗拒讚賞 也不用放在心上 遇到詆譭 最好無動於衷 對各式評價 一視同仁 如果厭倦就放棄 可以留戀 但不應被它刺痛 不應拘泥於形象 無論所謂的形象曾經給她帶來過甚麼 要自然 不要刻意地自然 要恍惚地面對世界,筆直地面對自己 她應該正常地愛與不愛 千萬別在乎名譽 那讓人深度虛偽的東西 在浮出水面之前 她和我們一樣掙扎,她並沒有比別人更高尚 只是沒有比別人更卑劣 ……」

    出世入世那只是大家用來形容某種狀態的,並不是說大家都可以輕易做到的。什麼是俗與不俗呢?大俗就是大不俗。你我都是凡人而已。

    ————————————

    以上回答來自長期關注閱讀與寫作的【書痴編輯】伍小仙,如果您對書籍、閱讀、書店、新媒體運營等話題感興趣,搜尋關鍵詞:書痴評書。

  • 3 # 小淺淺瑟

    在某些時候,比如一個人看見別人過著窮苦的生活會覺得心生憐憫,也許你會說這個人出世;再比如,一個人面對金銀珠寶時無動於衷,也會覺得這是出世。

    然而,第一個事例中,如果是這個人自己正在過真正貧苦生活,受盡他人嘲諷欺凌;第二個事例中的人如果正在經歷身無分文的潦倒境況,此刻再看到眼前的金銀珠寶。

    這兩個人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當然,他們可以表面上看起來很出世,或許他們會告訴自己,要看開一些,用很多勵志的道理來說服自己,對自己說不要那麼世俗,但同時卻心生怨憤之情。

    這樣就好像自己出世了。

    就好像自己吃不到葡萄,但說葡萄其實沒什麼好吃的,多吃一個也不會怎麼樣,無所謂。

    沒吃過,怎知道好不好吃?吃過並且吃膩了,不再有念想,才是真正的放下。

    不入世,怎能出世?

    入世就要談貪嗔痴,貪戀某物,自然就會想辦法去得到,得不到,有了嗔念。

    便會覺得痛苦不堪。這個過程讓心智得到歷練。

    這並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反而是在盡情地感受。讓生活來過自己。

    沒有方法,來讓自己出世或入世,讓自己放下。能做的,就是去充分地生活。

    然而卻告訴自己,其實都是一場夢。

  • 4 # 一萬個不同意

    如何入世,你在紅塵裡,必有聯絡,牽掛,已經算是紅塵人,已經入世不必說。

    如何出世,紅塵人怎麼告訴你如何出世?

    淺談出世,人間不留我,道法三千,小千世界,因緣千萬,為何不踏入?

  • 5 # 馬火蟻

    人們常說:要用出世的態度和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一個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當局者迷,陷入繁瑣的生活末節之中,把實際利益看得過重,注重現實,囿於成見,難以超脫出來,冷靜全面的看問題,也就難有什麼大的作為。所以入世者當如陶淵明“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可以學姜尚直鉤釣魚,理解蘇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大度,也就是說,入世者當有積極的心態,寬廣的胸懷,有“大隱隱於市”的清靜心!

    出世者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觀規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順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態對人,不苛求完美的心態對事,站得高,看得遠,對有些東西看得淡一些,這樣才能排除私心雜念,出世者當如李白“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學習劉禹錫“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學陶淵明“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人生的大部分痛苦來源於我們的執念,我們的放不下,其實放下,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難,試想我們常說的“捨得",不"舍"哪能“得?"手機裡存的東西多了,不刪除一些,怎麼再存進去新的?刪除哪些?有時讓人真的放不下任何一點。但是你想一想:這些東西你是經常的翻翻看看嗎?有些恐怕幾年你就沒有再看過,為什麼捨不得以新代舊?這是敝帚自珍的心態。對於人來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孫如果勝過我,我給他留那些財產做什麼?兒孫如果不如我,我給他留那些財產做什麼?”我們時刻記著:這地球離開誰它都一樣轉!還有什麼放不下呢?

  • 6 # 萬方談人生

    什麼是出世?什麼是入世?什麼是放下?

    首先大家要明白這個“世”是什麼意思?“世”即世界、世俗、人世之意也。生而為人,就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何謂出世也?入世出世,也就無非是一種人生態度而已,絕對的出世是不存在的,什麼是放下?除非一種情況謂作絕對出世也,也即絕對放下也,我不說大家都知道!

    正因為絕對的出世是不存在的,因此人生在世,對待人生的態度無非是三條:一,一種是積極的人生態度,何謂積極?人生在世就是受磨難而來的,對於所有人生問題:首先,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二)要堅強,堅韌;三)凡事要有計劃;四)平等心對待他人和世界。二,也就是所謂出世也,其實出世是出不了的;三,介於二者之間的。

    所謂出世,我想最最極限者莫過於:“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傳說此偈為南禪六祖惠能的《菩提偈》。對於這個大千世界,人類真能"無"嗎?這個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問題,而是根本就做不到,因為這根本上就違背了造物的初衷!如果造物的初衷是“無"打頭,何來大千世界?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大家應該相當熟悉。這首詩道出的就是生命的頑強,正因為生命的頑強才會這個大千世界,才有這個大千世界的繁華和繁榮,如果造物不給生命的頑強,何來生生不息?又何有你去討論入世與出世的問題?一切就已經“無"了!

    我永遠崇拜的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太陽是宇宙的奇蹟,地球是太陽系的奇蹟,人類又是地球的奇蹟。讓我們真正明白造物的本意,好好珍惜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

    我謹以以上短文獻給積極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雞白鳳丸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