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小山藝

    其實,老師和學生待的時間要比和家長的時間還多,可以說有的老師比家長還了解孩子。

    作為老師把所有的學生當孩子,而且一個個都是要教育好的孩子,這是老師肩上的責任。然而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再正常不過了,怎麼和學生溝通呢?

    “溝通”顧名思義排除交流障礙,使互相之間的交流流暢。作為老師,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而不是居高臨下,這樣的老師可敬!能夠幫助學生解決思想、生活、學習的障礙,如釋重負,這樣的老師可重!能和學生打成一片,得到學生們的信任,這樣的老師可愛!

    教育是未來,讓社會多給老師一些信任,老師多給社會一份責任。

  • 2 # E小佳老師

    教師在平常的交流中就要明確告訴學生,上課是一個嚴肅的事情,它不等同於課外的生活。在課外生活中,老師可能是大夥兒的親戚、長輩、晚輩,甚至可能是吃住在一起的親屬或朋友,此時,師生關係就不那麼清晰了,甚至可以說沒必要以師徒相稱了;但在課堂上就不一樣,它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師生互動共同學習知識的過程,此時,師生關係已經構成,學生在課外的某些言行不能隨便帶到課堂上來,教師也要做好相應的課前準備,比如:你的衣著、髮型、手勢、表情、眼神、體態、儀表,甚至在課堂上站立的姿勢都是學生學習與模仿的物件,不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連自己的問題都沒收拾乾淨,你的美好形象、你的人格魅力等將從何體現呢?俗話說:正人先正已。

    在這個大前提下,教師與學生在課內外的溝通與交流工作就可以融洽、和諧而有活力地開展了。

    在課堂以外,老師與學生都是自然人,大家都有喜怒哀樂,也有悲歡離合,因此,你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當學生跟你開個小小玩笑時,你不要認為這是對你至高無尚的尊嚴的挑戰。我們每位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在生活中和老師相處時,總是自然、大方地和老師說話,而且語言幽默、風趣、得體,你一定會覺得這學生還可以,不說讓人挺喜歡,但至少不會讓人覺得討厭。那麼我們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比如,我們在校園內外經常遇到學生對你說“老師好”,此時,你的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句開心的話,會讓學生覺得自己和老師之間沒有距離,有一種挺親切的感覺。當有學生對我說“老師好”時,我會回答一句“你也好”、或“你也不錯”、或“老師好累”、或“老師好熱”、或“老師好餓”之類的話,引得學生一片歡笑;當我遇到一些表情不正常的學生時,如果主動和他(她)拉話,他(她)會覺得老師在關注他(她),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他(她)會說出平常在辦公室或教室裡很難聽到的心裡話;當我與某學生擦肩而過時,我提醒他(她)“天氣下涼了,要多加點衣服喲”,或“天氣熱了,你的頭髮是不是該剪了”,或者是“春天來了,出去吃飯,注意衛生哈”,或“今天你又‘留’老師了,回去走快一點,天快黑了,注意安全哈”,或“家裡面都有誰在家,誰照顧你”,或者是“你家離學校有多遠,要走多少時間,一般是幾點鐘起床”等諸如此類的話,從事實來看,即使是一個調皮的學生,都不會對我這樣的話不予理會,一定會和我交流幾句,而且一定是真實的話語;當我看到學生在吃零食時(這已經是司空見慣的現象),我對他(她)說,“好吃,看得見”(這是一句廣告詞),我故意將“好”字讀成三聲和四聲,學生會紅著臉,對著我和同學開心一笑,然後走開了,我想他(她)一定會覺得這樣的老師挺好玩的,至少不會產生敵對情緒;當我發現有的學生生病或受了傷時,我會用半責怪半可憐的語氣對他說“為什麼不注意點,你看多疼啊!”,或“平時叫你們小心些,你看這不就出問題了?”,或“你看,生病了多傷身體,還耽誤學習,多不值呀”等。我想,學生聽了老師的話,一定能理解老師的善意與真情,一定感覺心裡暖乎乎的,有種同風雨共患難的感覺,因為任何一個生病或受傷的人總會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與關愛。

    當然,教師與學生在生活中的交往與接觸遠遠不止這些。如果老師們真的放下了架子,與學生平等相待,那麼我們的心與學生的心會貼得更近,我們的情感會得到更深入、更深刻的交流與溝通,我們與學生之間就不會有太深、太多的隔膜,我們就能走近學生的內心世界,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這對我們教育教學工作是大有好處的。

  • 3 # 王國玉

    1、懂得兒童心理學。

    知道孩子每個階段心理變化。

    2、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我們溝通的基礎。

    3、改變自己的溝通習慣。

    不要老是說,聽懂了嗎?而是要說:“我講明白了嗎?”

    4、溝通中的情緒把控。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5、溝通中以結果導向

    溝通是要解決問題,不是閒扯。

  • 4 # Attitudedreams

    1、亦師亦友

    對待學生課堂上就該有老師的威嚴,能震懾住學生,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課後和學生就像朋友一樣,關心呵護到位,關注每個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困惑

    2、平等對待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特點和特徵,老師要尊重每位學生,認真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

    3、把學生當自己的兒女一樣看待,嚴格就是大愛,寬嚴並濟

  • 5 # 學武堂武術教育張教練

    現在這個社會的孩子,已經不再是打罵的年代了。不是說一句,都是為你好。然後就可以一切都解決了的時候。要更加重要孩子的心理想法。走進孩子的心裡,有更多自主意識。溝通,瞭解,是上上之策。現在學生接觸的東西更多,也更全面。也比較容易有極端的想法,行為。家長要疏導,而不是強制。溝通的基礎是尊重。是基於這個前提,再去談問題。會更好,放平心態耐心溝通最好的

  • 6 # 李小楠

    1.跟學生們打成一片,但又不失老師的威嚴。能做到跟學生交朋友,那麼學生有了開心或不開心的事也就會和老師這個朋友交流,做到充分了解到學生,也就能比較容易地解決學生的各種問題;同時要保持一個度,不能無條件地和學生玩鬧,要做朋友中的那個剋制者。所謂亦師亦友。

    2.換位思考。當你充分融入到學生當中,就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問題了,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

    3.帶領學生多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各種奧妙,互相交流大自然賦予的感想。

    4.耐心對待。有的學生比較頑皮,有的學生接受知識比較慢,各種各樣的學生,都需要教師充滿極大的耐心。要做到這一點,你首先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付之以真誠,他必報之以尊重。尊重學生,就是尊重自己。

  • 7 # 美美小丫美

    從教10餘年,我覺得師生交流和溝通在教學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有效地進行溝通交流卻因人而異!

    對於性格外向的學生來說,各方面都比較活躍,內心渴望別人的關注和肯定,老師要多給予他們表現的機會,當他或她做得好時,不要吝嗇自己讚美的語言,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

    對於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他們相對更喜歡獨立和安靜些,也不太容易被看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老師若想真正走進他們心裡,責問式方法不可取,不妨多察言觀色,瞭解他們的愛好,慢慢地與他們發展成知己之後,多多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景流星雨怎麼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