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子育兒大學堂
-
2 # 揚揚少兒英語
1.看英美劇
小編要特別推薦兩部電視劇給大家:FRIENDS 還有 How I Met Your Mother。這兩部電視劇的內容都是在講幾個好朋友的生活,裡面的用詞都非常生活化,可以學到大量的口語表達。而且每一集大概只有三十分鐘,不花時間又可以輕鬆學英文。
2.多找外國朋友聊天
這是學習英語的最根本方法,也是我們最缺少的,可能同學會覺得不符合國情,學的都是口語表達,不正式不高檔,其實就像高教考試線上的老師們說的:“英語,恰當的就是最好的,不是一定正式的大詞才是好的。”
3.堅持學習
現在有很多免費小打卡程式,並設立了跟讀互動群,很多人每天一起打卡,互相點贊和評論非常熱鬧,有了社群的氛圍,相信會增加你的學習動力,選擇的內容可以寬泛一點:美劇,新聞,外刊等,重點是每天要跟讀和練習表達。記得學習英語是離不開""說""的。
這三個方法就說到這了,其實很多人學習英語過程中,都會遇到以上的這些情況,為了幫助更多人學好英語,我自己整理了一份英語相關的考試學習資料,適用於每個階段,學習英語的朋友,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3 # 英語考試100分
這個問題在語言學的領域裡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目前的研究指向證明:
1 成年人在早期學習非母語的時候,在語法和構詞上學得會比兒童更快。
2 年長的兒童比年少的兒童在早期學語法和構詞上也會更快。
3 但是對於第二語言習得(在這道題的前提下是華人學英語)上面,到達第二語言為母語的國家的年齡(age at arrival) 是對英語最終能力影響的最大的因素(在這個問題裡就是移民到美國的年齡)。反而在第二語言為母語的國家的停留時間並不是一個對最終語言成就影響很大的因素(在這個問題裡就是在美國住了多少年)。也就是說,即便在早期成年人學習語法和構詞更快,但總得來講,越早接觸第二語言的兒童的最終成就越高(也就是說後期兒童的語法和構詞能力也會超過成年人)。
至於學會英語需要多長時間?
這確實是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在網際網路上,有人公開宣稱,半年掌握一門外語是完全可能的。但有人學了十年,還是聽不懂,不會讀,說不出。
那麼這之間的差別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有人半年就能掌握一門外語,而有人學了十年,卻一無所獲呢?
是方法的問題?是智商的問題?
讓我們用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個複雜的問題。女兒放假了,我教她游泳。
第一次去,她就表現出了比一般人更快的,適應能力。下水後很快就可以飄起來了。因為她完全相信我,她的整個人是比較放鬆的,所以很容易在水裡漂起來。第二次,第三次去,她的感覺也非常好,已經可以在水裡面划著前行了。
昨天是我第四次帶她去游泳,她反而有點兒沮喪。為什麼呢?因為她只能在水裡面划著前行,卻不能抬頭換氣。一抬頭,她就會往水裡沉。
為什麼前三次,感覺特別好,到了第四次反而有點兒沮喪灰心呢?因為她給自己設立了,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事實上是沒有人能夠在第四次游泳就能抬頭換氣的。哪怕是那些天賦極高的人,哪怕是游泳冠軍,在最初學習的時候也是做不到的。學習英語也是一樣,之所以有好多人灰心放棄,就是因為,給自己提出了一個誰都無法達到的目標,讓自己不斷的受挫、沮喪。
但是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她已經放假20天了,20天的時間基本會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為什麼她沒有做到呢?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太忙了,20多天的時間,只帶她去了四次。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能夠半年掌握一門外語,而有人十年也不行的道理?人家是半年掌握了一門外語,但是在這半年當中,他投入了上千小時。你學習英語學了十年,但是你真正投入了多少時間?真正全心身心的投入的時間有多少?
20天學會游泳,是完全可以的,半年掌握一門外語也是完全可能的。不是某個人能,是人人都能,只要你的身體正常,你的智力正常,那就沒有問題。
我相信水滴石穿,也相信一飛沖天。但離開了正確的方法,合理的步驟,全心的投入,持久的堅持,一切都無從談起。
回覆列表
我們從各種英語培訓廣告中得知,可以每天利用碎片時間,然後幾十天看懂美劇,幾個月學好英語;然而現實又告訴我們,從小學就開了英語課,學到大學畢業,還額外上了那麼多補習班,總共十幾年時間,也沒見幾個人學好英語。
那學好英語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其實,採取不同的學習線路會有非常不同的結果。
英語教育分兩種型別,一是授課式英語培訓,另一種是教練式英語培訓。我們在學校學英語,或者大多數的商業培訓機構,都採用“授課式英語培訓”的路子,也就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課”這一基本方法。
授課式英語培訓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學英語是為了掌握聽、說、讀、寫,四種技能,這四種技能需要透過相應訓練獲得,聽懂英語課,並不能讓我們聽懂英語,看懂英文原著,用英語交流和寫作。就像我們不可能靠聽課來學會開車、彈鋼琴一樣。
所以,授課式英語培訓體系下的學習者,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掌握英語,有語言學家認為需要10000小時。我們從小學一年級學到大學畢業,即使每天聽英語課1小時,16年這總共才5840小時,離10000小時還差很多,所以絕大多數人沒有學好英語是正常的。
教練式英語培訓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英語教育思路,認為英語是練出來的,在英語培訓中以“訓練”替代“授課”,教授學習者聽說讀寫訓練方法、安排訓練內容、指導訓練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是其主要教學內容。
教練式英語培訓讓學習者把學英語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聽說讀寫相關的訓練上,這樣大大縮短了學會英語需要的時間週期。總共需要多長時間練好英語,這取決於訓練方法是否高效,訓練內容是否合理等,實際統計來看,零基礎學習者透過教練式英語培訓學好英語的總時長不會超過3000小時,第一個將教練式語言培訓引入國內的賽思特英語給出的資料是1100到1400小時。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傳統學校英語教育均採用授課式培訓,但是還是有極少數人就是學好英語了,有的大學生,甚至是高中初中生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能閱讀英文原著。當你深入瞭解這類人的時候,就能發現他們通常得益於自己課後進行的聽說讀寫各項訓練,並且具有合理的訓練安排和高效的訓練方法,而並不是像多數人一樣依靠聽課。
所以學好英語需要多長,主要取決於你是被動聽課學英語,還是主動進行各種訓練,這是從一千小時到一萬小時的差別。當然那種每天刷刷手機,利用碎片時間幾個月,甚至幾十天學會英語的廣告還是不能信的,每個英語高手都有過閉門修煉的經歷。
其實很多人學習英語過程中,都會遇到以上的這些情況,為了幫助更多人學好英語,我自己整理了一份英語相關的考試學習資料,適用於每個階段,學習英語的朋友,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