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素穀神

    每一個人猶如一株株禾苗,千差萬別。而詩書易禮猶如肥沃的土壤,不同的禾苗按需吸收不同的養分,成就不同的自我,這也是自然規律,道之所然。

  • 2 # 唏噓lony

    可以,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眼界,思維,環境的不同,考慮事情看待事情結果,也肯定不一樣,不過大的方向是不會太變的!

  • 3 # 學林金喜鵲

    現在社會上對四書五經的註釋,很多很亂,是中國文化市場的一大亂象,應該到規範治理的時候了。

    對經典的註釋應該由國家層面的文化部門組織進行,不能任由社會寫小說一般寫註釋的,這分明是文化塗鴉。

    當然,任何人都有給經典寫讀後感和心得體會。

  • 4 # 木魚人

    現 代 人 解 釋 《 易 》 、 《 詩 》 、 《 尚 》 、

    《 老 子 》 以 及 《 論 語 》 , 可 以 持 “ 仁 者 見

    仁 智 者 見 智 " 的 態 度 嗎 ?

    當然可以,因為不論現代人,把《易》、《詩》、《尚》、《老子》以及論語,這些無論怎麼理解,哪怕參悟出花來,都絕對百分之百,偏離經典的原意,因為大環境變了。當然了,景色好壞唯人自知,參詳研究,人生充實更自在。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東西真的有些像屠龍術,

    屠龍術有用嗎?沒用。沒它行不行,不行!無用之大用,可以給我們人生啟迪,賦予我們人生智慧,這樣我們的生命更充實,更有意義。當然,對我這樣的俗人來說,知道一點,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功能,顯擺。

    但話不得不說,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周易》更像是一個人生行動指南,我們翻開《周易》,一共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卦辭和爻辭。第一卦是乾卦,內容如下: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看著很複雜吧,其實很簡單,就是你有個事,想要問上天,類似去寺廟揺籤,揺出一根籤,那根籤如果分類的話,是分在乾這一類裡,所以這根籤可以叫乾籤,而上面寫的字就是上天給你的回答,解釋很麻煩,大體意思是大吉大利的意思,當然現實裡,是有解籤人的,但是解籤人根據啥來解籤的呢?就是下面那些,從初九到用九呀,這些詞,你可以理解為神仙思維說明書。

    《易》為什麼有那麼崇高的地位呀,因為它絕對靈驗,占卜絕對準確。有人說,不可能吧,那我給你舉個例子,假設,你在古代,你明天要和人家決鬥,就要問吉凶吧,給你的答案是,會受傷。你很擔心,但你去了,發現一點事沒有,你說這就不準了吧。錯!從那天到你死,你總會受傷吧,那就靈驗了呀。如果,你到死也沒啥事,是不是不準了。錯!你還有子子孫孫,你要是沒有後代,你還有親朋好友,總有一個,在那以後受傷嘛。記住了,真正的《易》,可說不出來具體的東西,只有模稜兩可的答案,這就是古人思維特點啦,他們是先相信,後理解。

    再說《詩》,孔子說過,不讀《詩》無以言,古代起碼九成老百姓,都目不識丁,大字都不識一個呢,上哪讀詩去,難道一輩子不說話了,不可能嘛!想想孔子一輩子在幹嘛呀,恢復周禮,周遊列國,人家一輩子是和各個諸侯國打交道好不好。《詩》這個東西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外交辭令呀,或者說上流社會的通用語。

    打個比方,《左傳》上,記了一個外交事件,原文去下,冬,公如晉,朝,且尋盟。衛侯會公於沓(tà),請平於晉。公還,鄭伯會公於棐(fěi),亦請平於晉。公皆成之。鄭伯與公宴於棐。子家賦《鴻雁》。季文子曰:“寡君未免於此。”文子賦《四月》。子家賦《載馳》之四章。文子賦《采薇》之四章。鄭伯拜。公答拜。

    當然裡面內容非常豐富,為了方便,我就簡單說一下,大體意思是,魯文公去朝見當時的強國晉國,路過衛國的時候,衛國國君請魯文公幫忙,調節一下衛國和晉國的關係。魯文公在晉國搞完外交,回去路上,鄭國國君,也來拜託魯文公,調節一下鄭國和晉國的關係。

    就是一個請魯文公,當和事佬,這麼一個事,但是,他們說話特別有意思,擷取原文,“鄭伯與公宴於棐。子家賦《鴻雁》。季文子曰:“寡君未免於此。”文子賦《四月》。”意思是,鄭國君,請魯文公,在䕁這個地方吃飯,吃飯過程中,鄭國的大夫(就是官員的一個稱呼,我感覺應該是國君秘書之類。)就唸了一首叫《鴻雁》的詩,魯國的大夫,回了一首叫《四月》的詩,以後又各自截取了一小段其他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們的事,就談完了。神不神奇。

    本質上和江湖黑話是一個東西,就是天王蓋地虎啥的,有時間可以看看電影,智取威虎山,就明白了,當然,古代人顯的文雅多了,人家用《詩》當江湖切口。

    這下可以理解,孔子為啥說,不讀《詩》無以言了吧,你外交辭令都不會,咋和上流社會溝通呀,升官發財,就是白日做夢了。

    《老子》《尚書》《論語》,就不多說了,都有類似的作用,經典之所以經典,不只是微言大義,他們政治工具的本質,比本身內容,更重要。

    所以我說,無論怎麼研究,都絕對跑偏了,一個是原生思想完全不一樣,二就是古代的政治環境都沒有了呀。所以一家獨放也好,百家齊放也好,都行。精神核心,遠比經典本身,更重要。

  • 5 # 閆秀樂

    現代人解釋《易》、《詩》、《尚書》、《老子》以及《論語》,更應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由其是改革開放之後,華人信仰缺失、思想混亂,在這種情況下,學習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非常必要。

    如果在目前情況下,由政府主導一個權威解釋,能有多少人信服呢?

    中國從春秋末年到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型的過渡時期,那個時候國家的政治和經濟都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

    這種變化造成了人們的生活迷茫,生活迷茫造成了思想活躍,人們在思考,在探索,所以在全國不同階層,出現了各種學派,形成了學術界的激烈論爭。歷史學家把當時的情況叫做“百家爭鳴”的局面。

    據記載,至漢代(前206——220年)初期,以著作形式表達自己學術觀點的有189家。漢代史學家將它們分門別類,歸為10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和小說家。

    在這10家之中,雜家、農家、小說家所討論的問題很小涉及哲學。在這10家之外,對《周易》的研究當時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哲學,可以稱為易家;對軍事和兵法的研究當時也已形成了一種含有豐富哲學思想的學說,可以稱為兵家。在這些學派中,尤以儒、墨、道、法4家影響最大。

    這4家,連同易家、兵家是當時智慧博弈中撞擊出的歷史火花,是百家爭鳴開啟的思想之源。這些思想成果至今影響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

    再者,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他的現實生活決定他要怎樣去想,這種思想狀況,若不能從經濟上改變,釆用其它方法都是枉然。

    所以,這不是可以不可以的問題,是必然的問題,是無法迴壁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比較提神的音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