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領導浪漫

    要弄明白楊堅父子是不是楊姓四知堂後人,首先要搞清楚楊姓四知堂是怎麼回事。

    楊姓四知堂其實就是弘農楊氏家族。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弘農楊氏的祖先是春秋晉國的羊舌氏,“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為氏曰楊石。黨於祁盈,盈得罪於晉,並滅羊舌氏。叔向子孫逃於華山仙谷,遂居華陰。”這個由於時代過於久遠,無法得以考證,所以更像是傳說。比較令人信服的記載,當屬楚漢相爭時代的赤泉侯楊喜了,他最大功勞便是在烏江圍殺項羽,並獲得項羽身體的一塊兒,也因此被封為赤泉侯。

    楊喜一般被認為是弘農楊氏的先祖,楊喜之後弘農楊氏的發展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只有他的曾孫楊敞因為是司馬遷的女婿,所以比較熟悉。而到了東漢時期,弘農楊氏中出了一位名滿天下的大儒——楊震,人稱“關西孔子”,譽澤“關西堂”、“四知堂”、“清白堂”。後因彈劾奸佞被貶,憤然自盡,朝野震動,被儒生奉為表率。弘農楊氏也因此逐漸發展到頂峰,從楊震起至楊秉後裔楊彪(8世)均為太尉,後世稱為“四世三公”。但是到了魏晉時代,弘農楊氏開始走向衰敗。先是楊修被曹操所殺,其子孫後代逃亡南方,但在東晉末又被桓玄滅族,南方的弘農楊氏死絕。而在北方的弘農楊氏,儘管出過兩位皇后,但在與晉惠帝賈皇后的鬥爭中失敗,被夷滅三族,這樣弘農本地的楊氏宗族也消亡殆盡。之後,還有很多楊姓人稱自己出身於弘農楊氏,但是史書記載都會加上“自雲”或“自稱”的字眼,以表明其出身的不確定性。

    我們先來看一下楊堅家族所宣稱的世襲傳承,《隋書》記載楊堅家族的遠祖為“漢太尉震八代孫鉉”。但是考察楊堅家族的名字,我們便會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其家族裡面有很多人與自己的祖先同名。如楊堅的父親楊忠與楊震的曾祖同名,楊堅的兒子楊廣和楊俊又分別與九世孫和七世孫同名。要知道在一個真正的世家大族裡面,與自己的祖先同名可以說是一件大罪了。放在現在也是會讓人詬病的,就好比你的兒子和你的太爺爺同名,你和他相處的時候不會覺得尷尬嗎?再來讓我們看下楊素的世系:

    楊震——楊奉(字季叔,震五子)——楊敷(又名敬,字康錫,奉子)——楊纂(字茂集,敷長子)——楊品(字長卿、文品,纂子)——楊國(字安國,品長子)——楊襲(字仲素,國長子)——楊隆(字允高,襲八子)——楊結(字昌時,隆長子)——楊繼(字衍祖,結次子)——楊暉(字永吉,號松波,結子)——楊恩(字會相,暉次子)——楊鈞(字當翊,恩子)——楊暄(字景和,鈞長子)——楊敷(字文衍,暄長子)—— 楊素(字處道,敷長子)後生七子,玄感、玄縱、玄挺、萬石、仁行、玄獎、積善。

    從這個世系圖來看,楊素家族的世系傳承是十分明晰的,並且在其世系傳承中也沒有犯楊堅家族中起名的錯誤。當然,有的人可能會認為楊堅家族是鮮卑化了的家族,所以他們沒有太過注意這方面的問題,這點姑且不談。我們都知道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第二次東征高麗時,楊素的長子楊玄感發動叛亂。按道理來說,楊堅家族與楊素家族既然都是出自弘農楊氏,那麼這次戰爭無疑是楊氏家族的內戰,弘農楊氏也會因此產生分裂,但是令人吃驚的是弘農楊氏全部站在了楊玄感的一邊,紛紛起來響應,如觀王楊雄子楊恭道。

    綜上,相對於楊堅的家族來說,楊素的家族才是真正的弘農楊氏傳人,從這一點出發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楊堅家族要宣稱自己出自楊震長子一系,楊堅的目的可能更多是為了壓奉楊震末子為祖的楊素家族一頭,以彰顯自己的高貴。所以,楊堅、楊廣父子並不是楊姓四知堂的後人!就像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李唐皇族自稱出自隴西李氏,但是陳寅恪先生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論稿》等文中,認為李唐冒稱隴西,實為趙郡李氏的一支。一些生活在當時的人物為了標榜自己出身高貴,就開始自稱自己出身名門望族。

  • 2 # 幻中詩

    所謂楊氏的“四知堂”就是弘農楊氏家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了士族和寒門的分化,也出現了特定的郡望稱呼,如:弘農楊氏、琅琊王氏、潁川庾氏、龍亢桓氏、陳郡謝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等。

    一些生活在當時的人物為了標榜自己出身高貴,開始自稱自己出身郡望,如隋文帝時期的宰相高熲便自稱出身渤海高氏,但經過考證,發現其出身於一般官僚家庭。甚至皇室也開始宣稱自己出身世族,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李唐皇族自稱出自隴西李氏,但是陳寅恪先生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論稿》等文中,認為李唐冒稱隴西,實為趙郡李氏的一支。無獨有偶,楊隋皇族也稱自己出身於弘農楊氏,那麼楊堅楊家到底是不是弘農楊氏的後人嗎?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下弘農楊氏的起源與發展。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弘農楊氏的祖先是春秋晉國的羊舌氏,“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為氏曰楊石。黨於祁盈,盈得罪於晉,並滅羊舌氏。叔向子孫逃於華山仙谷,遂居華陰。”這個由於時代過於久遠,無法得以考證,所以更像是傳說。比較令人信服的記載,當屬楚漢相爭時代的赤泉侯楊喜了,他最大功勞便是在烏江圍殺項羽,並獲得項羽身體的一塊兒,也因此被封為赤泉侯。

    楊喜一般被認為是弘農楊氏的先祖,楊喜之後弘農楊氏的發展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只有他的曾孫楊敞因為是司馬遷的女婿,所以比較熟悉。而到了東漢時期,弘農楊氏中出了一位名滿天下的大儒——楊震,人稱“關西孔子”,譽澤“關西堂”、“四知堂”、“清白堂”。後因彈劾奸佞被貶,憤然自盡,朝野震動,被儒生奉為表率。弘農楊氏也因此逐漸發展到頂峰,從楊震起至楊秉後裔楊彪(8世)均為太尉,後世稱為“四世三公”。但是到了魏晉時代,弘農楊氏開始走向衰敗。先是楊修被曹操所殺,其子孫後代逃亡南方,但在東晉末又被桓玄滅族,南方的弘農楊氏死絕。而在北方的弘農楊氏,儘管出過兩位皇后,但在與晉惠帝賈皇后的鬥爭中失敗,被夷滅三族,這樣弘農本地的楊氏宗族也消亡殆盡。之後,還有很多楊姓人稱自己出身於弘農楊氏,但是史書記載都會加上“自雲”或“自稱”的字眼,以表明其出身的不確定性。

    《隋書》記載楊堅家族的遠祖為“漢太尉震八代孫鉉”。但是考察楊堅家族的名字,我們便會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其家族裡面有很多人與自己的祖先同名。如楊堅的父親楊忠與楊震的曾祖同名,楊堅的兒子楊廣和楊俊又分別與九世孫和七世孫同名。要知道在一個真正的世家大族裡面,與自己的祖先同名可以說是一件大罪了。放在現在也是會讓人非議的,就好比你的兒子和你的太爺爺同名,你和他相處的時候不會覺得尷尬嗎?從這裡可以看出,楊堅不是弘農楊氏的後人。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楊堅家族是鮮卑化了的家族,所以他們沒有太過注意這方面的問題,這點姑且不談。我們都知道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第二次東征高麗時,楊素的長子楊玄感發動叛亂。這次戰爭看似是楊氏家族的內戰,弘農楊氏也會因此產生分裂,但是令人吃驚的是弘農楊氏全部站在了楊玄感的一邊,紛紛起來響應,沒人擁護楊廣。

    所以說,楊堅家族要宣稱自己出自弘農楊氏是沒有依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年元氣騎士最多金幣兌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