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山海

    歷史上的高俅,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水滸傳》將高俅描寫為臭名昭著的奸臣,因為,《水滸傳》是小說,可以摻雜作者個感情好惡,可以離開歷史虛構描寫人物。

    高俅,算不上奸臣,至多也就算是個寵臣而已。

    一、高俅,原為中國文學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蘇東坡的“小吏”,類似現今私人秘書的家童,聰明機警,略有文識,詩詞歌賦皆通,善蹴鞠,既今日足球的前身,會使槍棒,是一個多才多藝、比較全面的人才,要放在今天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槓槓滴“文藝青年”,並且,還是會武功的呢,“說、唱、做、打”樣樣通,粉絲不會少的咧!

    須知,蘇東坡,大文豪,不是一般般的文豪,蘇東坡,能用庸人嗎?沒有點“文藝細胞”,他能看得上眼嗎?

    蘇東坡外放地方官時,將其推薦給皇親小王都太尉王詵,因而結識端王——後來歷史上著名的“文藝皇帝”徽宗皇帝趙佶,並深得趙佶賞識。

    端王趙佶即帝位後,有意提拔高俅,奈其無科舉正途出身,這是宋朝提拔任用官員的首要條件,皇帝也奈若何!

    不似民間所言“皇帝金口玉牙,說啥是啥,一言九鼎” ,皇帝雖然貴為天子,也不能破壞提拔使用幹部的制度。

    於是,皇帝趙佶發揮其善槍棒的特長,派其到北宋抗金名將五元帥之一劉琦父親劉仲武西北邊防軍中,以期獲取軍功予以提攜,這是無科舉正途的旁門佐道,“曲線救國”,後位至掌控禁軍太尉高官。

    二、小說《水滸傳》中,將高俅列為奸臣,大筆墨渲染,但也沒有什麼實質劣跡。

    其實,高俅並不在“北宋六賊”之列,只是其善於奉迎討好徽宗趙佶,取得皇帝信任,也就是一個“寵臣”罷了。

    高俅可能非科舉正途而升遷,使人不悅。估計,《水滸傳》作者施耐庵作為屢試不弟的書生,憤憤不平,而將其描寫成奸臣,也有點洩私憤吧!

    三、據史載,高俅為官還是比較謹慎的,不似“北宋六賊”之首的權臣蔡京專橫跋扈,僅在任太尉時,軍事訓練搞些非實戰的花架子,取寵徽宗而已!

    高俅,不是軍事家、不懂軍事,把北宋的中央軍__禁軍帶壞了,戰鬥力大大降低,以至造成金人滅亡北宋的“靖康之恥”發生,高俅難辭其咎!

    高俅為人,知恩圖報,位居高官,手握重權後,對老主人蘇東坡家多有關照幫助;另一個老主人,劉仲武之子劉琦成為手握重兵的抗金高階將領,與其提攜關照,不無關係。

    高俅,在金人入侵中原,隨徽宗趙佶離開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南逃時,與“北宋六賊”之一童貫,因事發生矛盾,託病返回汴梁,真的因病而亡,不似“北宋六賊”放逐誅殺的下場,也可以說是善終的了!

    僅供參考。

  • 2 # 驄驄濄愙

    高俅,起初被我們眾所周知是在《水滸傳》中,在小說當中,窮兇極惡,臭名昭著的當世之奸臣,逼走王進,林沖等諸多好漢,然而在歷史上確有其人,這個人的人生是這樣的,此人一生也堪稱“幸運”:

    生卒年不詳,一個市井無賴,潑皮無賴,自己的父親都看不下去並舉報了他,後被官府處罰,而趕上哲宗大赦天下,於是獲得倖免,後投奔賭坊朋友,朋友又把他推薦給另外一個藥商,藥商又把他推薦給了宋朝大文豪蘇軾,沒想到高俅竟然寫的漂亮的毛筆字入了蘇軾法眼,並擔任蘇軾的私人秘書,做一些抄寫工作,此時蘇軾和駙馬爺在文學上交流甚多,後來蘇軾把高俅推薦給了駙馬爺,再後來駙馬爺把高俅推薦給了當時王爺趙詰(後來的宋徽宗,此間有個小典故,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哈),而就是在高俅到達王府送東西時看到王爺在踢“蹴鞠”,踢得實在是業餘,也剛好一球飛了過來,高俅用忍了好久的腳上功夫把球踢得十分完美(據說有一定的武功基礎),甚是得王爺歡心,而後被王爺強行把人留了下來。後來就是哲宗崩了,徽宗這麼一個文學專業的人當上了皇帝,開始了大宋朝毀滅的步伐,當然高俅也跟著升官了,然而高俅出身低微又沒有學歷(當時當官要求嚴格),於是徽宗想了個方法,恰好前方有戰事安排了過去,也最好恰好勝利了,然後高俅就當上了大宋的軍委主席……

    一個足球教練開始了他的軍旅,軍事文盲高俅根本不管國家軍隊的重要性,把軍隊的各種東西都當成自家的東西,軍人不訓練,來給他做工,來抵考核,軍人交錢不用考核,而且把軍人訓練一些花把式,這些都得到徽宗的歡心,就這樣加速了大宋的滅亡,而後金國攻宋,幾十萬禁軍毫無戰鬥力,皇帝群臣難逃,靖康元年間,欽宗在江南斬殺童貫,蔡京等奸佞臣子,而此時也恰好趕上高俅稱病在家,免去一難,而後善終……當然高俅還有另一面他知恩圖報,比如以前幫助過他的蘇軾和前線打仗的多多提攜的劉將軍,在他們危難之際經常伸手援助;還有一點他和蔡京,童貫等奸臣不屬於一派;

    綜上:可以看出高俅一生很“幸運”趕上了好多機會,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本事使自己抓住機會並穩固自己的權位,這樣的人投機取巧功夫很強,有一強項博得主人的欣賞,其他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也算是誤國誤民……

  • 3 # 白口電影

    《水滸傳》將高俅與童貫、蔡京和楊戩四人並稱為四大奸臣,高俅是最引人憤恨的一個反派角色。在小說裡,高俅只是踢得一腳好球,又善於溜鬚拍馬,才得到宋徽宗賞識,官至太尉。

    高俅一心只想陷害忠良,只會想怎麼害別人,並沒有其他的想法,可謂專心如一。

    《水滸傳》中,高俅是反派人物、壞事做絕的大奸臣而廣為人知。高俅本是市井小流氓,因為踢得一腳的好蹴鞠,被喜愛蹴鞠的端王賞識。在端王登基成為皇帝后,高俅隨之雞犬飛天,官至太尉。

    小說剛開始,就是高俅陷害林沖,手段之毒辣,心計之精巧,讓讀者瞠目結舌。《水滸傳》結束,108 條梁山好漢被高俅陷害幾近死絕,高俅將陷害梁山好漢作為畢生追求。

    《水滸傳》裡的高俅在歷史上實有其人,但是在史書上記載不詳細。

    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揮麈後錄》記載,高俅原本是蘇軾的“小史”。為人乖巧,擅長抄抄寫寫,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的功底;且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而高超的蹴鞠技術只不過是他多項雜學之一。

    可見高俅除了會踢球,還會些本事。宋徽宗曾派高俅領兵打過仗,也立過戰功。劉仲武在崇寧三年,吐蕃趙懷德等叛宋的事變中,指揮得當獲得大勝而使趙懷德等復降。高俅曾參與其中。

    高俅作為軍事統帥之一,軍事才能不強,但是花架子可是不少。《東京夢華錄》記載,高俅曾主持軍隊爭標競賽,開始是吹吹打打,後面花樣百出,頗為熱鬧,讓徽宗看了十分滿意。

    高俅非常的貪心,曾將軍營的地皮建成私宅,這還不算,而且把禁軍當作私役,不管訓練,專管為他營私出力。

    高俅有個好處,就是誰曾對他有恩,他沒有忘記,會報答。劉仲武曾對高俅有提拔之恩,高俅曾向宋徽宗說了好話,才保住劉仲武的仕途。蔡京等人迫害蘇軾一家,高俅就對他曾經的主人蘇軾伸出了援手,在當時受到了很大的讚許。

    歷史上的高俅,於1126年病死於開封。時人對他的評價是大節無虧,大概算是一個好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zi被“吹太狠”?勝率榜上名落孫山,阿水排名卻讓人驚訝,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