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頑壺人家

    紫砂壺是獨特的成型方式,拍打成型,所以嚴格來講並不分什麼全手和半手,以前根本就沒有這種說法,只要泥料正宗,明針功夫好,泡茶都是一樣的。

  • 2 # 蔡子雄

    伺茶?沖茶也。我多年來對紫砂壺的認知和用紫砂壺沖泡茶之經驗;全手工/半手工製作的紫砂壺只要是泥料真,對沖泡(伺茶)不會有影響的,全手工和半手工的製作工藝相差無幾;半手工制壺是借用專用工具將壺身成型而後用手工對壺嘴(流水)壺把配件粘合對接後再進行壺內壺外修飾精加工。如此;全手工與半手工製作的紫砂壺沖茶(伺茶)是無區別的。商榷。圖:本人早年收藏之全手工製作和雕刻紫砂壺之一。

  • 3 # 紫砂泥的傳人

    無論是半手還是全手工的真正「紫砂」材質的壺,又豈能是喝著雞湯說鴨味定論的,到現在能夠收到一把也非易事,所以透過實踐把玩、品茗,而能夠真實地感受到不同也成了一種小確幸,但這並不能主觀妄斷而否定事實上的真實存在。

    對於把玩漿色和伺茶性的正確認知,在於對紫砂壺成型工藝的深入瞭解:但凡物者,物理結構上的些微差異,必然會帶來物性上的不同,紫砂器也不能外而另類,此其特、功、利也。那我們就先來仔細而正確的研判一下,半手和全手工兩種不同的紫砂壺成型工藝本質上的不同在哪裡:

    半手工紫砂壺的塑型,核心點在於:壺身身桶的壓型必須要藉助石膏模具在外擋坯,再用刮板從壺身裡面推牆刮底,作用力是從身桶內部向外,勢必會造成身桶內面的緊緻,相對緻密,也就是行話說的泥們緊;脫模之後壺身表面的明真,因身桶內面緊緻,很難吃上力而將嫩泥篦出壺表而同時把粗顆粒和砂壓入胎體中間,勢必會導致壺表的漿面薄。

    全手工紫砂壺塑型,是不借助任何模具在外擋坯的:一隻手的兩三個手指伸入壺身身桶內面作為支撐,同時另一隻手手握拍子,拍打身桶泥片的外部來整型,作用力方向自外向裡,壺表因拍打震盪而導致粗顆粒和砂深入胎體內部,而嫩泥表出壺表而漿面厚重;壺身桶內面因不需要推牆刮底而質地相對更疏鬆,也就是行話說的泥們松。

    這種紫砂器塑型工藝上存在的不爭的事實差異,直接導致了燒結之後,全手工紫砂壺相較於半手工紫砂壺在胎體結構質地上更疏鬆,壺表漿面更厚重:雙氣孔結構更顯著,也就意味著透氣性相對更佳,在伺茶性上所體現的無熟湯氣則不言而喻;泥們疏鬆所帶來的壺體內部褶皺肌理豐富則更利於增加對短紅波的漫反射效用而非緻密光滑的折射低效,更利於激發香氣而同時凝香,提高茶湯香水韻的極致融合;同時壺身胎體內部的疏鬆和雙氣孔結構顯著,壺表漿面的厚重,直接決定了在泡養過程中,茶湯中果膠脂質成分沁潤效用大大提高,而同時更容易被壺表厚重的漿面固化下來,吃的透又能留得住,漿色玉潤豈能是吃的不夠透,留的不夠住的半手壺可比的。

  • 4 # 逸品坊紫砂匠人鮑雪琴

    要想弄清楚此問題,就得先了解啥是半手工壺,啥是全手工壺。

    半手工壺,是指手工拍打成型,藉助模具定型、整形,再手工安裝壺把壺嘴。最後手工修整!全程也都是手工製作完成。

    全手工,則是手工拍打成型,手工定型整形,手工安裝壺把壺嘴,手工最後修整。全程手工製作完成。

    兩者在工藝上比較,半手工多了一道模具輔助定型工序,降低了製作難度,提高了製作效率。也就間接提高了產量。且每一把做出的壺,由於模具的規範,都不會走形。而全手工則每一把壺在壺型上有細微的差異。產量也更低!

    因此從紫砂壺的日常使用來講,半手工和全手工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包漿等也不會有任何區別。從收藏角度來說,全手工則因為每一把都是唯一,製作難度大,數量少,物以稀為貴,因此更具有價值。

    最後,雖然我家以製作全手工壺為主,但也要為半手工壺正名:半手工壺和全手工壺一樣好用!

  • 5 # 玲瓏紫砂

    生活中,很多人也會有這種感覺,很想自己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得到所有人滿意,但是不可能,所以與其裡外不是人,索性不說,也不做了,反而是個人。

    針對半手和全手的適茶性問題,同樣也是如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人喝的出區別,有人喝不出區別,總結一句話,論茶人的自我修養。茶滋味的不同,與很多因素有關:投茶量,水溫,時間,手法等等,你心情不同,口感也不同。

    綜合了以上因素,你還糾結半手和全手紫砂壺對於你茶湯滋味的影響麼?送你兩個字:扯淡,早點洗洗睡,別裝逼了。

    至於包漿養的怎麼樣,用同樣泥料的紫砂壺分別做兩把壺,養養不就知道了,不用糾結,我可以幫你實現這個願望,哈哈!

  • 6 # 散懷生習書筆記

    這個問題分兩步回答。

    先說半手全手的紫砂壺養起來的漿色有沒有不同。直接說答案——有不同!前提是同樣的泥料,同樣的壺形,同樣的壁厚,同一個窯同時燒製,也就是同樣的燒製溫度和環境,畢竟連天氣都能影響燒製效果。

    全手工半手工差別在哪裡?

    一是身桶成型有差別,半手工藉助模具;二是後期的處理也有差別。

    因為價格定位的不同,半手工的明針處理很簡單,一兩遍就結束,甚至還有用溼布抹一遍就結束的。價格只有全手工一半甚至不到,沒多少人會花大力氣去做這些費工的事情。當然,您說你就是揣著一顆做精品的心在做壺,我也不反駁,只是,半手工就別談精品不精品啦,定位在那裡,就是一實用器而已。

    全手工就完全不同了,價格在那裡,後期一般都要精心處理,據說有人明針做工十三遍,沒見過,也不知道真假。明針處理的好壞導致的結果就是壺的表面質感差別很大。

    半手工因為明針處理簡單甚至沒有,壺表顯得相對粗礪,呈啞光狀態。成品表面也相對疏鬆。這種表面要養出效果來比較難!

    全手工壺因為明針處理好,表面是泥漿,燒製成品表面比較緻密。這種表面比較好養,快的話兩三個月就亮了。

    順道說一下,燒製溫度高的壺相對於低溫燒製的壺容易養出來效果。朱泥,降坡壺相對於紫泥紅泥壺要容易養出來。

    再說第二個問題,再說伺茶性有無不同。還是老樣子,直接說答案——原理上有,但恐怕沒有人能體會得到。如果誰說他能,那請叫他一聲:大神!同樣的,前提還是前面提到過的,條件要一致!

    為什麼說有差別呢?半手工身桶成型時受力是從內往外搪的,泥料會送一些。全手工身桶成型時是從外向內收縮的,相對緊一些。壺的表面因為成型和明針做工的差別也是疏密有差。另外就是全手工區域性成型要多敷脂泥,比半手工壺要厚一點。壺壁的薄厚對茶湯影響是絕對有的。

    因此,全半手泡出來的茶湯原理上是有不同的。但是誰能品出來呢?這種差別和同樣兩把半手壺的差別沒什麼兩樣。況且,壺形,泥料和做工的不同對茶湯口感的影響有增益也有減損,並不都是促進作用的。

    能影響茶湯口感的最大因素是泡茶的手法和喝茶的心情。如果說紫砂壺成型手法不同的影響是1的話,泡茶手法和品茶心情至少佔到99。

    所以,誰說他能品出二者的不同,請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並稱他一聲大神,好讓他在自我催眠的路上越走越遠,並越來越有成就感,何樂而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土豆如何儲存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