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雲水謠Q

    嘲笑別人不同自己一樣做某一件事,特別是自認為很高尚的事兒,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別人,本身是值得反思的。

    作為被嘲笑的人,又何必被道德綁架左右心情。

    人,都有選擇做某事和不做某事的自由,做或不做,不能成為評價一個人道德與否、善良與否的標準。

    多做好事,可以結善緣。

    所謂的積德行善,是主動的,積極的,不一定要成群結隊的。

    在保持善良的本色下,做自己便好。

    今日霜降,願君安好!

  • 2 # 北辰戀

    個人認為世界上總會有那麼一些人會說三道四,你永遠不能滿足所有人,做自己就好了做不做好事是道德體現,沒有非要去表現,只要自己不做壞事就可以了。

  • 3 # 司南時光巷

    看到提問,我就想起一個人。她是我的一個朋友。剛入職時,領導教導他們年輕人,要主動,要有服務意識。領導舉了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一桌人都坐下時,作為年輕人,你應該多起身看看大家需要什麼。

    我這個朋友悟性挺高。後來大家一起吃飯時,她就主動站起來給大家加茶,用公筷給大家夾菜。然而,很不幸,第一次她就出現了意外,不是把茶潑到了別人的身上,就是菜夾到途中就掉了。

    領導倒是善解人意說:不要太緊張。可是同桌的幾個同齡人就沒那麼客氣了。她們直接嘲笑起來。

    朋友後來跟我說,那笑聲直刺入她的心裡。

    自此之後,就像是中了邪,朋友怎麼都倒不好一壺茶,夾不起一塊肉,甚至是自己往自己碗裡夾菜的時候,也總是出現各種狀況。她感覺到眾目睽睽,盯著她的手。

    而嘲笑她的人,根本不罷休,反而越發得意。她們甚至給她取了個綽號:笨姐。看似嘻嘻哈哈的打鬧,還有那麼一絲親暱,可實際上,誰會喜歡這樣的稱號呢?

    朋友特別沮喪,跟我說,她真的覺得自己糟糕透了,一件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好。

    你可能會問,她後來怎樣了呢?

    後來,當然是沒問題了。她原本就是正常的,只是心理上出現了一些小障礙而已。不過為了排解這個小障礙,她用了五年的時間。

    這五年裡,她做了三件事:

    第一, 建立自己強大的內心。

    那些嘲笑她的人,都和她差不多年紀和資歷。她們或許出於年輕時的無知,或許是出於修養的欠缺,或許是出於嫉妒時的別有用意。她沒法確定,但她知道無論哪一種她都沒法改變。她最需要改變的是她自己,是讓自己的心理變成銅牆鐵壁,變得“風雨不動安如山”。

    為此,進行了針對性的自我訓練。

    首先是從心理上認可農村的好,比如山清水秀,空氣好,房子大,民風淳樸,吃的東西純天然。

    她這樣想,也這樣給同事們介紹。偶爾,也帶點老家的土特產跟大家分享,比如蜂蜜,竹筍等等。或許是吃人家的嘴軟,又或許是感受到了農村的好,漸漸的,她發現她們不敵對她了,反而開著玩笑地羨慕她:你多好,吃的綠色,用的綠色,有別墅有土地!

    而此時,她已經不在乎這些了。她甚至主動說起農村尚存的陋習。

    那些曾經讓你感到自卑的,終於被打敗和征服,這便是最大的勝利。

    其次是把“作為成就地位”植入心中,默默努力,力求做出成績。她所在的單位需要會寫作的人。她潛心學習,看稿,寫稿,主動攬活,不辭辛苦。大夥兒談論是非嚼舌頭,為了蠅頭小利而爭鬥,她都不參與。大家也知道她在寫作,但都嗤之以鼻:那是一份苦差事!能否得到領導認可還難說!

    三年過去了,她卻憑藉紮實的功力逐步得到了領導的認可。每逢大材料大稿件,除了她,沒有人敢接,也沒有人能接。

    這時候,以前那個“笨姐”的綽號,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被所有人遺忘,就仿若從未發生過一樣,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大才女”、“大秘書”等讚譽性的稱號。

    當然,她亦懂得了一個道理,那便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再次,她告訴自己,在重要的場合,一定要有自己的態度。比如投票選誰,不能人云亦云。發表見解、看法或者出點子,她都積極思考,進行梳理,以求發言時簡明扼要又態度明確。久而久之,大家都覺得她也是重要的一份子,擁有重要的話語權。

    第二,加強業務培訓,讓自己變得專業。

    沒有人知道,她為了夾好一塊菜,倒好一壺茶,做了多少努力。

    她當然明白,這不僅僅只是一塊菜一壺茶的問題。但她覺得從哪裡跌倒還得從哪裡爬起。

    於是,她自己掏錢報了禮儀接待培訓班。學禮儀知識,學坐姿站姿,學職場穿搭,學開車門按電梯,學餐桌服務……

    一個人懂得越多,就會越有底氣。一個人越專業,她也就會越有信心。

    幾年來,她在學中用,也在用中學,理論和實踐反覆結合,同時輔以老師的指導,同學們的鼓勵,她的進步可想而知。

    而五年後,那些曾經嘲笑過她的人,卻一直停步不前。她們遇到相關的問題只能來請教她。

    第三,學會自嘲和示弱,讓自己變得更輕鬆。

    朋友是個一本正經的人,這要學會自嘲還真不容易。

    但是自嘲的口子一旦開啟,你就可以嚐到其中的甜頭。那種幽默的智慧耐人尋味。

    朋友練習了很久,想了很久。終於有一次,她對著嘲笑她的姑娘幽幽地說了句:哎,來來來,勤快又能幹的田螺姑娘,你來做吧,我這個人笨笨的,總是幹不好。

    終於放下了,她體會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自此,她才懂得示弱和自嘲是人生的一門大智慧。

    不僅僅是倒茶夾菜這事上可以用,在其他很多場合也是適用的。它看上去軟綿綿的,實則是綿裡藏刀呀!

    而在往後的歲月裡,試驗得越多,便越發掌握其真諦,用得越自如。

    五年過去了,我這位朋友終於成長為單位的中層領導。而那些曾經嘲笑過她的人,仍然還停留在當初的位置。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面對他人的嘲笑,不同的態度和處理方式也決定了自己的成長高度。

  • 4 # 發現你的身邊美食

    自己心安理得變好。有什麼怕別人嘲笑的呢?君子知錯而改。不要在乎別人的話語。更不要在乎別人的嘲笑。你怕什麼呢?破的道路還是靠自己走。

  • 5 # 姚華興

    嘲笑別人本身就不對,沒有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而只是從中取樂,說不定是五十笑一百。老百姓常說,人精沒飯吃、狗精沒食吃,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嘲笑的人要難得糊塗,丞相肚子裡能撐船,不須解釋說明,引以為戒,前車之轍後車之鑑。作為警示,使自己更成熟。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攝影老師說,可以利用虛實,做加減法——你怎樣理解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