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扎心的紀錄片:你不優秀,孩子的人生就註定苦逼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梓霖 編輯|禾月
01
最近一部叫做《出路》的老紀錄片又火了起來,講述的是 3個不同階層孩子由於家庭環境、父母對教育看法的不同,一出生就走在了不同的人生軌跡,3個孩子也在不同的人生軌跡上為自己尋找未來的出路。
不看則已,一看扎心。
第一位主人公馬百娟,是來自甘肅省會寧縣頭寨子鎮野鵲溝小學的一名學生。
父親60歲,人老身衰,母親有智力障礙,家裡還有一個14歲的哥哥,早早便輟學外出打工,2008年這個家庭全年開銷不超過50塊錢,住的是典型的窯洞,吃的是熱水泡饃。
馬百娟最大的夢想是“長大後去北京上大學,然後去打工,每個月掙1000塊,給家裡買面,因為面不夠吃,還要挖水窖,因為沒水吃。”
貧窮落後的農村家庭裡,家人只相信“女娃娃是別人家的人,書多少念一點,夠用就行了。”以至於馬百娟在她15歲時便終止了學業。
此後,輾轉當地尋找工作卻因為年紀小處處碰壁,迷茫的她對生活毫無方向感,總是坐在村口,一個人發呆,時不時嘆一口氣。
在剪片子的2015年,16歲的馬百娟嫁給表哥並有了自己的孩子。
父輩的觀念現實又淺薄,把她對人生很多美好的憧憬和嚮往磨的乾乾淨淨。自己還沒有活明白的馬百娟,又要養活下一代。
02
第二位是湖北咸寧的一名高考復讀生徐佳,導演拍攝徐佳的時候,正是他第三次復讀的時候。
父母都是農民工,在城市中打拼受了很多屈辱,這讓他很早意識到了生活的艱難,為了對得起去世的父親,讓母親過上好的生活,徐佳把高考當做唯一出路,誓死要透過高考改變命運。
復讀讓他壓力巨大、有恐懼感,有段時間整個人都冒汗,手發抖,根本做不下題目,甚至想過輕生。為了圓大學夢,這個21歲的小夥子把課間透氣的時間都用來思考解題。
最後徐佳考入湖北工業大學。雖不是名牌大學,畢業後工作找的辛苦,工資也不高,但他的人生至少有了一定的盼頭。
“爬也要讓兒子上大學”,徐佳人生的軌跡受到了父親的很大影響,和馬百娟相比,兩人的人生軌跡也完全不同。
03
17歲就退學的北京女孩袁晗寒,情況則要比前兩個孩子好太多,爸爸從事房地產、媽媽在電視臺上班,從小家境優渥,學習鋼琴、舞蹈、美術。
徐佳第三次高考的那個夏天,在北京一幢房前有竹子、屋後有泳池的別墅裡,袁晗寒做的最多的動作就是打哈氣。
“我沒有想過以後生活要做哪一個階層的人,不會餓死就行了”,反而她要對抗的,只有無聊。
即便中途因為成績不及格從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輟學,她的生活也沒有受到多大影響。整日窩在家中無所事事,靠電影和閒書打發時刻。為了對抗無聊,她開了個酒吧。
袁晗寒的媽媽認準了女兒是個藝術天才,送她出國留學。剪輯的時候,袁晗寒已經開了一家藝術品投資公司。
大山裡的馬百娟為一個月1000塊的工資所奔忙;努力工作的徐佳忙著借錢湊首付,爭取買套學區房;京二代袁晗寒日日疲於對抗無聊發揮藝術特長。
三個孩子,三種人生。
一個人生還沒綻放就日趨凋零,老早嫁做他人之婦,沒有機會再去創造夢想。
一個連續三次都不願意放棄復讀,考入大學,讓未來能有一個更高的起點。
一個生活有諸多選擇,一言不合就開酒吧,出國留學,何其雲淡風輕。
04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很俗套的一句老話,但卻深刻反映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會有決定性作用。
我們很多人其實和影片中的徐佳差不多,即使家人已經為自己傾盡全力了,但是後續的美好人生還需要更多自我努力。
有些人經歷千辛萬苦才到羅馬,而有些人生下來就在羅馬,不同的起跑線註定擁有不同的人生。
所謂孩子的起跑線,其實就是父母,儘管導演沒有在影片中提到半個字關於這句話,但整部影片淋漓盡致的反映了這個現實。
父母的努力,決定了孩子坐在哪裡。父母越優秀,孩子的出路越多;父母不優秀,留給孩子的只能是一條眾人你爭我搶,拼的頭破血流也要試圖擠進去的獨木橋。
父母們一直以為孩子的起跑線,是各種學習能力和技能特長的教育,“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舉著響亮的旗號,把精力都花費在各種興趣班、培訓課上。
唯獨丟了最重要的“家庭教育”,也就是我們父母自己。作為孩子的起跑線,父母的言行、思維方式,修養、眼界學識等才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
邁克爾·桑德爾在公開課《Justice》中提到哲學家約翰·羅爾斯的觀點“即使是一些人所付出的努力,奮鬥精神、職業道德,即使是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幸運的家庭環境”。
你有多努力,你的孩子就有多幸運。你不努力不夠優秀,毀掉的不僅是自己的一生,還是你的孩子能夠有出路的可能性。
前段時間,一個5歲小朋友的簡歷火了,看完這份簡歷,我不禁感嘆他何止是“贏在起跑線”,有些人的終點都不一定達得到他這個起跑線!
這位“牛娃”是個典型的復(旦)二代!爸爸媽媽都是畢業於復旦大學,都是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高層主管!
優秀是一種習慣,成功是一種傳承。
你不優秀,如何教育優秀的孩子。你不成功,又拿什麼給孩子傳承?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教育從來都不是讓孩子自己努力,報個興趣班、培訓補課就可以。
父母自身更需多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學識、目光眼界,因為父母越努力,孩子將來的層次才會更高階。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身心健碩,自己就不該好吃懶動,而是陪孩子一起動起來;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彬彬有禮,自己就不該蠻橫粗鄙,而是陪孩子一起學習;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優秀,自己就不該渾渾噩噩,而是要身體力行,努力上進。
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首先不能輸了自己!
豆爸:
英國有一部跨度系列紀錄片《7 up》,講的是類似的故事,只是跟蹤拍攝時間更長(50多年),調查人數更多,可結論類似:大多人的人生都是被父母限定了的。
我們都在談論“階層固化”“教育焦慮”“原生家庭”,因為我們必須為下一代的“階層”“教育”和“原生家庭”負責。
學區房、培訓班、留學……我們拼盡全力,想讓孩子更進一步,但千萬不要忘了,父母比這些都更為重要。
我更想提醒的是,對孩子的投資再多,都不如投資在自己身上。你的見識、能力、審美、人生更上一層樓,孩子自然就能分享你努力的成果。
一部扎心的紀錄片:你不優秀,孩子的人生就註定苦逼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梓霖 編輯|禾月
01
最近一部叫做《出路》的老紀錄片又火了起來,講述的是 3個不同階層孩子由於家庭環境、父母對教育看法的不同,一出生就走在了不同的人生軌跡,3個孩子也在不同的人生軌跡上為自己尋找未來的出路。
不看則已,一看扎心。
第一位主人公馬百娟,是來自甘肅省會寧縣頭寨子鎮野鵲溝小學的一名學生。
父親60歲,人老身衰,母親有智力障礙,家裡還有一個14歲的哥哥,早早便輟學外出打工,2008年這個家庭全年開銷不超過50塊錢,住的是典型的窯洞,吃的是熱水泡饃。
馬百娟最大的夢想是“長大後去北京上大學,然後去打工,每個月掙1000塊,給家裡買面,因為面不夠吃,還要挖水窖,因為沒水吃。”
貧窮落後的農村家庭裡,家人只相信“女娃娃是別人家的人,書多少念一點,夠用就行了。”以至於馬百娟在她15歲時便終止了學業。
此後,輾轉當地尋找工作卻因為年紀小處處碰壁,迷茫的她對生活毫無方向感,總是坐在村口,一個人發呆,時不時嘆一口氣。
在剪片子的2015年,16歲的馬百娟嫁給表哥並有了自己的孩子。
父輩的觀念現實又淺薄,把她對人生很多美好的憧憬和嚮往磨的乾乾淨淨。自己還沒有活明白的馬百娟,又要養活下一代。
02
第二位是湖北咸寧的一名高考復讀生徐佳,導演拍攝徐佳的時候,正是他第三次復讀的時候。
父母都是農民工,在城市中打拼受了很多屈辱,這讓他很早意識到了生活的艱難,為了對得起去世的父親,讓母親過上好的生活,徐佳把高考當做唯一出路,誓死要透過高考改變命運。
復讀讓他壓力巨大、有恐懼感,有段時間整個人都冒汗,手發抖,根本做不下題目,甚至想過輕生。為了圓大學夢,這個21歲的小夥子把課間透氣的時間都用來思考解題。
最後徐佳考入湖北工業大學。雖不是名牌大學,畢業後工作找的辛苦,工資也不高,但他的人生至少有了一定的盼頭。
“爬也要讓兒子上大學”,徐佳人生的軌跡受到了父親的很大影響,和馬百娟相比,兩人的人生軌跡也完全不同。
03
17歲就退學的北京女孩袁晗寒,情況則要比前兩個孩子好太多,爸爸從事房地產、媽媽在電視臺上班,從小家境優渥,學習鋼琴、舞蹈、美術。
徐佳第三次高考的那個夏天,在北京一幢房前有竹子、屋後有泳池的別墅裡,袁晗寒做的最多的動作就是打哈氣。
“我沒有想過以後生活要做哪一個階層的人,不會餓死就行了”,反而她要對抗的,只有無聊。
即便中途因為成績不及格從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輟學,她的生活也沒有受到多大影響。整日窩在家中無所事事,靠電影和閒書打發時刻。為了對抗無聊,她開了個酒吧。
袁晗寒的媽媽認準了女兒是個藝術天才,送她出國留學。剪輯的時候,袁晗寒已經開了一家藝術品投資公司。
大山裡的馬百娟為一個月1000塊的工資所奔忙;努力工作的徐佳忙著借錢湊首付,爭取買套學區房;京二代袁晗寒日日疲於對抗無聊發揮藝術特長。
三個孩子,三種人生。
一個人生還沒綻放就日趨凋零,老早嫁做他人之婦,沒有機會再去創造夢想。
一個連續三次都不願意放棄復讀,考入大學,讓未來能有一個更高的起點。
一個生活有諸多選擇,一言不合就開酒吧,出國留學,何其雲淡風輕。
04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很俗套的一句老話,但卻深刻反映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會有決定性作用。
我們很多人其實和影片中的徐佳差不多,即使家人已經為自己傾盡全力了,但是後續的美好人生還需要更多自我努力。
有些人經歷千辛萬苦才到羅馬,而有些人生下來就在羅馬,不同的起跑線註定擁有不同的人生。
所謂孩子的起跑線,其實就是父母,儘管導演沒有在影片中提到半個字關於這句話,但整部影片淋漓盡致的反映了這個現實。
父母的努力,決定了孩子坐在哪裡。父母越優秀,孩子的出路越多;父母不優秀,留給孩子的只能是一條眾人你爭我搶,拼的頭破血流也要試圖擠進去的獨木橋。
父母們一直以為孩子的起跑線,是各種學習能力和技能特長的教育,“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舉著響亮的旗號,把精力都花費在各種興趣班、培訓課上。
唯獨丟了最重要的“家庭教育”,也就是我們父母自己。作為孩子的起跑線,父母的言行、思維方式,修養、眼界學識等才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
邁克爾·桑德爾在公開課《Justice》中提到哲學家約翰·羅爾斯的觀點“即使是一些人所付出的努力,奮鬥精神、職業道德,即使是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幸運的家庭環境”。
你有多努力,你的孩子就有多幸運。你不努力不夠優秀,毀掉的不僅是自己的一生,還是你的孩子能夠有出路的可能性。
前段時間,一個5歲小朋友的簡歷火了,看完這份簡歷,我不禁感嘆他何止是“贏在起跑線”,有些人的終點都不一定達得到他這個起跑線!
這位“牛娃”是個典型的復(旦)二代!爸爸媽媽都是畢業於復旦大學,都是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高層主管!
優秀是一種習慣,成功是一種傳承。
你不優秀,如何教育優秀的孩子。你不成功,又拿什麼給孩子傳承?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教育從來都不是讓孩子自己努力,報個興趣班、培訓補課就可以。
父母自身更需多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學識、目光眼界,因為父母越努力,孩子將來的層次才會更高階。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身心健碩,自己就不該好吃懶動,而是陪孩子一起動起來;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彬彬有禮,自己就不該蠻橫粗鄙,而是陪孩子一起學習;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優秀,自己就不該渾渾噩噩,而是要身體力行,努力上進。
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首先不能輸了自己!
豆爸:
英國有一部跨度系列紀錄片《7 up》,講的是類似的故事,只是跟蹤拍攝時間更長(50多年),調查人數更多,可結論類似:大多人的人生都是被父母限定了的。
我們都在談論“階層固化”“教育焦慮”“原生家庭”,因為我們必須為下一代的“階層”“教育”和“原生家庭”負責。
學區房、培訓班、留學……我們拼盡全力,想讓孩子更進一步,但千萬不要忘了,父母比這些都更為重要。
我更想提醒的是,對孩子的投資再多,都不如投資在自己身上。你的見識、能力、審美、人生更上一層樓,孩子自然就能分享你努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