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賞識教育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以尊重為基礎。
3
回覆列表
  • 1 # 379947

    賞識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不是不可以,孩子希望得到的是肯定,也不是一味地表揚,你真棒!!!

    孩子到底棒在哪裡?我到底哪裡棒了?孩子會一臉懵逼。

    當你認為孩子做錯了的時候,不要發怒,耐心詢問原因,你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孩子本真,我們不要用我們大人的想法妄圖去糾正和引導他,往往孩子失去的是獨立,自我反思。

  • 2 # 遠行千里不如你

    訓導,就是讓孩子聽到:“怎麼這麼倔?”“能不能安靜會兒?”或者當著孩子的面把孩子的“劣跡”說給別人聽,“這孩子就是這麼吵!”“他就是很拗!” 這樣的標籤給孩子貼上之後,就是給孩子一種暗示:你期望孩子成為這樣的人。他也就朝著你期望的方向發展了。所以,訓導要慎重,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貼上之後,他就會長成“你認為”的樣子。

    相反,多看到孩子,多聽到孩子,多從正面、側面給孩子正強化。讓孩子知道:自己做的,媽媽都看到了,以後要做的更好。類似積極的暗示,能直達孩子的潛意識,影響巨大。

    你說的可能只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但對於孩子,卻是深深的感受。要多賞識,少訓導,讓孩子在愛中成長。

  • 3 # 兩胖一瘦學習

    我覺得在對待教育小孩這方面作為父母是最有發言權的,以前的奉行棍棒教育,現在的觀點大多數反對家長對小孩動手,要開心教育!

    我覺得不管哪種理念都不能一直奉行到底,對一些懂事的小孩,賞識,不訓導,和小孩站在平等地位是有用的。對於一些特別調皮,怎麼說都不聽的小孩那隻能訓導甚至棍棒教育了,幾千年的歷史證明有些孩子不打不成才!

    不要說什麼孩子調皮、成績不好都怪家長沒有正確引導,我想說有些孩子真是天生的,作為父母沒有人願意天天去教訓甚至動手打孩子,都希望自己家的聰明又懂事,但是有時候只有這種辦法有用。

    所以在對待小孩這方面還是對症下藥,不要盲目相信哪一種教育理念,自己的小孩怎麼樣只有自己知道,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才最重要!

  • 4 # 陶然明心

    我作為兩個孩子的家長,完全同意和支援家長用“要賞識孩子,不要訓導孩子”的教育理念來教育孩子。

    其實,這個理念很好理解。我們的孩子都經歷說話和走路的過程,我們作為家長的為什麼在教孩子走路和說話的時候,成功率是100%呢?

    回想一下吧,當我們的孩子牙牙學語發音第一個詞“媽”或者“爸”的時候,家長是如何的喜悅和誇獎Ta呢?“寶寶真棒!”

    接著,孩子慢慢出現了“要”、“抱”、“媽媽”、“爸爸”等,每一個新崩出來的字或者詞,無不一例外都受到父母賞悅。

    父母之間交流的時候,朋友家的寶寶或許是先叫“爸”,半天不會說“媽”,寶寶說話會有不同,時間早晚也會存在不同,每一個父母都為自己的孩子驕傲,接受差異。

    再看我們的孩子學習走路的時候,孩子步履蹣跚、走幾步、摔倒了,做家長的抱起來,鼓勵Ta再走,完全允許孩子的失敗。

    在父母無比熱愛和賞識教育下,每一個孩子都學會了說話和走路。這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學說話,學走路”教育100%成功的原因。

    有人這樣打過一個比方,“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農民種莊稼長勢不好,不會怪罪和埋怨莊稼本身,他們會想辦法找出原因補救;我們家長在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很容易大聲指責和訓導孩子,很少會反思自己是否存在什麼問題。

    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自己也是希望獲得好成績的,考試成績不好,他也會難過和懊惱的,如果在這個時候,責罵孩子,只會適得其反,孩子也聽不進去任何意見的。

    如果耐心地坐下來和孩子分析考試失敗的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孩子會因為得到家長的尊重、理解和愛,孩子會舒展心靈、心態平和、積極向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大大提高的。

    賞識教育,就是對孩子信任、尊重、激勵、理解、寬容、提醒。

    在父母賞識教育下的孩子才有可能獲得身心愉快健康、學習積極主動、激發內心潛力、自信滿滿、成績優異。

    訓導孩子的家長一定有這樣一個體驗吧,孩子哭的時候,如果以嚴詞訓導孩子,孩子只會越哭越兇,這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孩子的抵抗情緒,然而,孩子大了,你訓導的時候,Ta不一定會哭,不一定會反駁,心裡卻是滿滿的抵抗情緒和怨恨。

    日積月累的訓導,給孩子會是什麼影響和結果呢?

    ”人性中本質的需求中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

    當然,孩子也不例外!

    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 5 # 2019小二談育兒

    題目所說“要賞識孩子,不要訓導孩子”,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是,教育小孩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及技巧的,對於孩子好的一面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對於小孩不足之處,少用或不用訓導方式去對待。這就是父母培養、教育小孩的具體實踐,也是方式方法。

    一、小孩表現存在差異性。

    (1)、在思想認識上,不同年齡段的小孩,對待做事態度也各不相同,有些思想上較為重視有些認識不到位。

    (2)、在接受能力上,一些接受能力強的小孩撐握技能較為容易,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小孩撐握技能較慢,甚至是撐握不了。

    (3)、在學習環節上,一些小孩學習基礎牢固些,學習成績較為理想;一些小孩不愛學習,學習基礎不牢固,自然學習成績不好。

    二、父母的表現。

    結合小孩的具體表現,存在不同想法不同認識的父母,對得小孩的所持的態度也各不相同。

    (1)、小孩做的好的方面。對於小孩做的好的方面,很多父母往往是看在心裡不表露於嘴上,對小孩缺乏一種賞識,少了一種表揚、鼓勵及肯定。

    (2)、小孩存在過錯時。面對小孩存在的過錯,許多父母都有一種共性特點,就是缺乏一顆包容之心,取而代之的是對小孩嚴加訓導,往往會傷及小孩自尊,影響小孩的心情,打擊了小孩的積極性。

    三、多賞識少訓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小孩也一樣,日常生活中,小孩的做事等各方面表現既有其做的好的一面,亦存在不足不理想一面,甚至有時還屢屢犯錯,不同思想認識的父母,對待小孩的態度各不一樣,往往呈現“訓導”多於“賞識”,“訓導”易表露過“賞識”。在此,我說說自己的見解。

    (1)、父母在培養、教育小孩上,要有一顆包容之心,對待小孩的不足應少訓導,多講道理擺事實進行教育;面對小孩做得好的應多給予賞識,多給予鼓勵,多給予表揚及肯定。

    (2)、培養、教育小孩方式方法多種多樣,“賞識”、“訓導”便是其中一種,也是重要的培養、教育方式方法,父母對待小孩的“功與過”時,“賞識”與“訓導”往往用得不是很恰當,“訓導”常掛嘴邊,“賞識”常埋心裡不表露,往往就是不恰當運用,達不到理想的培養、教育成效。

    (文:源於創作,圖:源於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房裝修買傢俱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