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三歲影視號
-
2 # 東坡肘子紅燒肉
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是實驗型太空站,重量只有八噸。天宮一號設計壽命才2年,已經在太空服役超期多年,為2016年發射的天宮二號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一、振奮了民族精神,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二、帶動了高科技產業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航天科技代表的是人類最高的科技,一個火箭、一個航天器的飛天,意味著數十萬各個領域的科技騰飛。
三、促進經濟發展,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又引領者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與話語權,提升大國形象.
-
3 # 航天面面觀
2013年6月26日清晨5時,“神十”乘組面向天宮一號裡的國旗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戀戀不捨地回到神十返回艙,踏上了回家的路。
天宮一號從此無人訪問,默默踏上歸途。
2016年3月16日凌晨5時左右,天宮一號默默中止了資料服務,靜靜地踏上了歸途。
天宮一號有哪些貢獻呢?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出色完成交會對接任務
【對接!】
天宮一號升空三十二天之後,2011年11月1日清晨5時58分,西北大漠,神舟八號無人飛船順利發射升空, 開啟一次全新旅程。按照計劃, 神舟八號升空兩天後, 於11月3日凌晨1時36分, 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11月2日23時08分, 經過五次變軌, 神舟八號無人飛船準時到達距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後下方五十二公里處。
兩個七八噸重的航天器,從相距上萬公里的不同軌道,以每秒七千八百米的速度匆匆趕往相會, 途中還要隨時機動規避“太空垃圾”的 “羨慕嫉妒恨” 。難度可想而知!11月3日1時02分, 神舟八號的對接機構緩緩推出。1時28分,神舟八號對接環觸到天宮一號。
“對接環拉回正常! ”
“對接機構捕獲! ”
2011年11月3日1時35分58秒, 飛控中心大螢幕上顯示, 對接鎖鎖緊,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緊緊相牽, 成功對接!中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航天器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成功!
飛行控制中心的大廳裡,充滿著熱烈的氣氛,我們的“太空小家”建成了,我們的航天員有個“歇腳”的地方了。
在此之後,天宮一號出色地完成了與另外兩艘神舟飛船4次交會對接的使命。2012年6月,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飛船成功進行首次載人交會對接,景海鵬、劉旺、劉洋三名航天員首次進入天宮一號。在軌飛行期間,航天員劉旺操控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實現了首次手控交會對接。
航天員景海鵬以漂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3年前,“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模型首次在春晚亮相;三年後,航天員景海鵬第一個進入這個真正的“太空之家”。此刻,他是幸福的。中國航天員首次訪問在軌飛行器獲得圓滿成功。
在2013年6月神舟十號的對接任務中,天宮一號承擔了更多使命: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三名航天員對天宮一號進行在軌維護,並開展“太空授課”、航天器繞飛交會試驗、中短期在軌駐留等。
中國首位“太空教師”王亞平。
為了充分發揮天宮一號的綜合效益,2013年6月神舟十號飛船返回後,中國科學家針對天宮一號超設計壽命飛行的特點,綜合考慮飛行器自身的平臺狀態和裝置功能,以及中國後續載人航天技術試驗驗證需要,科學制定天宮一號飛行任務規劃,精心運營維護,嚴密實施監控,先後進行了多項拓展技術試驗和驗證。
2、為後續任務提供經驗
天宮一號與載人飛船對接的短期飛行,是未來空間站長期載人飛行的過渡階段,飛行產品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考核依據。三次任務的完成,從技術層面突破了很多關鍵技術。最主要的是突破和掌握了交會對接這一關鍵技術,掌握了組合體控制技術,也驗證了在軌中長期飛行的生命保障技術。天宮一號在軌三年的飛行期內,也對近地軌道空間環境對載人航天器的影響進行了充分驗證。這些都是為天宮二號的研製提供了經驗。
在天宮一號裡,航天員們度過了難忘的時光。
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兩次組合執行,六名航天員參加飛行任務,航天員在飛行程式執行、飛行平臺照料方面之外,還按照計劃完成了多項航天醫學實驗任務,其中包括利用失重灌置開展了心血管的調節和高階腦功能實驗,失重條件下細胞學的研究實驗,以及噪聲測量、氣體質量取樣等相關實驗。這些實驗為未來更深層次的空間探索積累了大量科學實驗資料,也為航天員長期飛行探索了重要途徑。
2013年6月26日清晨5時,“神十”乘組面向天宮一號裡的國旗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戀戀不捨地回到神十返回艙,踏上了回家的路。
天宮一號從此無人訪問,默默踏上歸途。
3、讓更多的華人仰望星空!
我認為這一點很特殊但又不得不提,天宮一號雖然小,但是在夜空中依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上面這張圖是國外天文愛好者拍攝的,可以看到,左邊是國際空間站、右邊是我們的天宮一號,和國際空間站相比,天宮一號顯得太小了。
雖然很小,但也是我們的,是我們華人制造的!夜空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天宮一號的身影。
國際空間站和天宮一號過境。
國內很多愛好者都喜歡等待天宮一號過境,雖然時間很多,但它的存在讓更多華人抬頭仰望星空!
大家看到過嗎?
從2009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天宮一號”模型的首次亮相到2013年6月送別最後一批乘客,天宮一號先後與三艘神舟飛船實現自動、手動交會對接,迎接六名航天員的到訪,作為未來中國空間站的雛形,這個具有試驗性質的空間實驗室在中國載人航天發展史上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透過交會對接試驗,我們掌握了交會對接技術,為空間站建造、管理和運營積累經驗。
回覆列表
我們所知道的神話故事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媧補天.....這些千古相傳的神話故事記載著華人對神秘而又浩瀚的太空無盡的嚮往。
1961年前蘇聯將人類歷史上第一位 宇航員送入了太空,這標誌著人類從地表到達地表以外的外太空進行探索。
10年後世界上首個載人空間站 “禮炮1號”發射
這些現實差距無時無刻不激勵著中國航天人,許多人用盡畢生心血 只是為了看到 華人太空夢實現的那一天。
多年以後 印著鮮豔的五星紅旗 驕傲地飛翔在浩瀚的太空 這就是天宮一號,他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它的發射標誌著中國 擁有了自己的空間實驗室 也擁有了浩瀚宇宙中 第一個“中國之家”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資料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