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想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首先介紹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詹姆斯奧爾茲進行了一項心理學實驗:將一塊電極放入小白鼠的大腦中,透過電極來刺激大腦的某個區域,來研究小白鼠大腦對恐懼的反應。但奧爾茲並不是專業的神經學家,不小心將電極放錯了位置。實驗中,奧爾茲對小白鼠實施電擊。結果發現,每次電擊完後,小白鼠會回到剛才被電擊的位置,期待下一次的電擊。
奧爾茲對實驗結果很感興趣,想繼續研究小白鼠是否會自己尋求電擊。他們放置了一根槓桿,當按壓槓桿的時候,小白鼠就會遭遇一次電擊。小白鼠發現了槓桿的作用,竟然每5秒鐘就會電擊自己一次。
奧爾茲對實驗進行了升級。他將槓桿放在一張電網兩端,只有跑過電網才能觸及到槓桿。實驗發現,小白鼠很樂意在電網上跑來跑去,直到它們燒焦的爪子疼到沒法跑動為止。
後來的科學家們才知道,小白鼠大腦中安裝電極的那塊區域是“獎勵系統”中樞。這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其妙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戶,我們能看到自己的渴望、被誘惑、上癮的種種體驗。
不要以為只有小白鼠才會愚蠢到不顧性命地去尋求電擊的刺激,人類也會為了尋求獎勵做出不受自己控制的事。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希斯在病人大腦中的“獎勵系統”植入電極,並交給他們一個控制盒。讓他們自己來控制電擊刺激。結果,希斯的病人與小白鼠如出一轍,他們平均每分鐘電擊自己40次。
在對獎勵的渴望下,人類與小白鼠的表現並無差異。獎勵系統是進化而來的,它是人腦最原始的動力系統一部分。這個系統逐漸進化,驅使我們採取行動消耗體能。
每當這個區域受到刺激的時候,大腦就會說:“再來一次!這會讓你感覺良好”。每次刺激都會讓小白鼠尋求下一次刺激,而刺激本身並不會帶來滿足感。
那獎勵系統是怎麼促使我們行動的呢?神經學家發現,當大腦發現獲得獎勵的 機會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多巴胺會告訴大腦其他部分它們應該注意什麼,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貪婪得手。
多巴胺是個體對滿足生命本能需求的行為進行的獎賞。在某種程度上,多巴胺也是對生物不斷進化的一種核心機制。
當個體透過理性獲取對外界的認知,提高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時,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作為獎勵機制,不斷地促進個體的進化。多巴胺就是個體的生命本能慾望被滿足後給予個體愉悅體驗的獎勵。
簡單來說,大腦對多巴胺的反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由於個體的需求和慾望不同,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的刺激源會不同,但多巴胺的分泌機理是一致的。刺激源的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生命本能行為:滿足生命本能的行為;如:吃、喝、玩、樂等。理性追求行為:實現生命價值的行為;如:學習、工作、幫助他人等。
吃頓大餐、外出旅遊、考試得到證書、工作獲得升職、做好事被讚賞等。無論是基於生命本能的滿足,還是透過理性奮鬥等行為獲得獎賞,大腦都會產生多巴胺是個體產生愉悅的感受。多巴胺的分泌又會刺激大腦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多巴胺作為刺激大腦產生愉悅感的意義在於對個體的某種行為進行獎勵,不過,多巴胺對大腦的刺激存在邊際效應遞減的效用,重複同樣的行為,多巴胺的分泌就會越來越少。
在生活中,我們被各種資訊包圍。微博上各種搞笑段子、抖音快手上的影片、各種火爆的遊戲.... 這些資訊會不斷刺激你的獎勵中樞,對多巴胺的渴望會讓你一步一步陷入商家設計好的“陷阱”。而多巴胺的分泌又具有邊際遞減效應,你為了獲取更多的多巴胺,就會尋求更多更強的刺激。久而久之,就會沉溺在其中,無法自拔。
無論是對個體發展有利的刺激源,還是阻礙個體發展的刺激源,只要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一樣也會被機體依賴,最終成癮。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看,滿足生命本能衝動的行為,總是追求最最佳化的能量消耗方式,越是簡單、直接、高效,個體越是往這個方向進化。這就跟我們買東西一樣,總是會追求最高的價效比。
比如說,打遊戲和學習。當遊戲通關或者勝利時,大腦會產生多巴胺作為獎賞,同樣的,透過學習提高個人工作能力被認可,獲得更多獎金時,大腦也會產生多巴胺作為獎賞。
但是兩者相比之下,打遊戲能得到的多巴胺比提高個人能力、獲得更多獎金需要的時間要短(同樣的時間內,遊戲刺激更直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的頻次更多),需要消耗的身體能量也相對少。個體會偏向於選擇打遊戲,而不是透過學習獲得多巴胺,這是生物本能進化的選擇。
像遊戲、毒品等類似的能夠直接、持續地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的刺激源。這種簡單、高效的刺激源會使大腦對其形成依賴,久而久之就會成癮。對刺激源產生依賴後,個體就需要需要持續地接受刺激,並且不斷地加強刺激源,一旦中斷,就會產生阻斷反應。
阻斷反應是指中斷使個體成癮的刺激源時,生命本能在等待被滿足的時間內未被滿足,會引起精神、身體正常等問題。
一個問題的背後,會隱藏著一個更本質的問題,聰明的人會追問本質,即:如何抵禦多巴胺的刺激誘惑?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呢?有兩個小技巧可以嘗試一下。
1、深呼吸3次之後,如果你抵擋不住誘惑,那就開始刷吧,不過在你終於停下來時,你再體驗下:剛開始的“感覺會很爽”的承諾,在你刷手機過程中真的體會到了嗎?你現在感覺怎麼樣?是快樂還是悔恨,疲憊?如果讓你重新再選一次,你還要不要再刷?
2、深呼吸3次之後,如果你抵擋住了誘惑,那就靜下心來學習吧,但也要體驗、記錄此時的心態,是不是很爽?是不是很自豪?是不是很自信?
這兩點一對比,很快就能糾正我們對所謂“刺激”的錯誤看法,你要相信一點,雖然大腦較為原始、淳樸,但絕對不傻,你只需要幫助它發現真相就可以了。
強調理性意識,控制個體在環境中能夠堅持承受多巴胺的“空窗期”,樹立個體的信念,始終保持相信,多巴胺的獎勵在以後會出現,個體會獲取超過當前短期各類刺激源帶來的愉悅程度。(心理暗示)
比如說,個體堅持學習、努力工作這種理性行為,短時間內抑制了生命本能的追求快樂的衝動(多巴胺空窗期)個體會變得很難熬;但是透過努力學習、工作後獲得了豐厚的獎金和升職機會,這種刺激源帶來的大腦的愉悅程度會更強烈。
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想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首先介紹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獎勵系統的發現詹姆斯奧爾茲進行了一項心理學實驗:將一塊電極放入小白鼠的大腦中,透過電極來刺激大腦的某個區域,來研究小白鼠大腦對恐懼的反應。但奧爾茲並不是專業的神經學家,不小心將電極放錯了位置。實驗中,奧爾茲對小白鼠實施電擊。結果發現,每次電擊完後,小白鼠會回到剛才被電擊的位置,期待下一次的電擊。
奧爾茲對實驗結果很感興趣,想繼續研究小白鼠是否會自己尋求電擊。他們放置了一根槓桿,當按壓槓桿的時候,小白鼠就會遭遇一次電擊。小白鼠發現了槓桿的作用,竟然每5秒鐘就會電擊自己一次。
奧爾茲對實驗進行了升級。他將槓桿放在一張電網兩端,只有跑過電網才能觸及到槓桿。實驗發現,小白鼠很樂意在電網上跑來跑去,直到它們燒焦的爪子疼到沒法跑動為止。
後來的科學家們才知道,小白鼠大腦中安裝電極的那塊區域是“獎勵系統”中樞。這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其妙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戶,我們能看到自己的渴望、被誘惑、上癮的種種體驗。
不要以為只有小白鼠才會愚蠢到不顧性命地去尋求電擊的刺激,人類也會為了尋求獎勵做出不受自己控制的事。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希斯在病人大腦中的“獎勵系統”植入電極,並交給他們一個控制盒。讓他們自己來控制電擊刺激。結果,希斯的病人與小白鼠如出一轍,他們平均每分鐘電擊自己40次。
在對獎勵的渴望下,人類與小白鼠的表現並無差異。獎勵系統是進化而來的,它是人腦最原始的動力系統一部分。這個系統逐漸進化,驅使我們採取行動消耗體能。
每當這個區域受到刺激的時候,大腦就會說:“再來一次!這會讓你感覺良好”。每次刺激都會讓小白鼠尋求下一次刺激,而刺激本身並不會帶來滿足感。
那獎勵系統是怎麼促使我們行動的呢?神經學家發現,當大腦發現獲得獎勵的 機會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多巴胺會告訴大腦其他部分它們應該注意什麼,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貪婪得手。
多巴胺的作用多巴胺是個體對滿足生命本能需求的行為進行的獎賞。在某種程度上,多巴胺也是對生物不斷進化的一種核心機制。
當個體透過理性獲取對外界的認知,提高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時,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作為獎勵機制,不斷地促進個體的進化。多巴胺就是個體的生命本能慾望被滿足後給予個體愉悅體驗的獎勵。
簡單來說,大腦對多巴胺的反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對刺激源種類不同,多巴胺的反饋機理一致由於個體的需求和慾望不同,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的刺激源會不同,但多巴胺的分泌機理是一致的。刺激源的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生命本能行為:滿足生命本能的行為;如:吃、喝、玩、樂等。理性追求行為:實現生命價值的行為;如:學習、工作、幫助他人等。
吃頓大餐、外出旅遊、考試得到證書、工作獲得升職、做好事被讚賞等。無論是基於生命本能的滿足,還是透過理性奮鬥等行為獲得獎賞,大腦都會產生多巴胺是個體產生愉悅的感受。多巴胺的分泌又會刺激大腦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多巴胺的分泌存在邊際效用遞減效用多巴胺作為刺激大腦產生愉悅感的意義在於對個體的某種行為進行獎勵,不過,多巴胺對大腦的刺激存在邊際效應遞減的效用,重複同樣的行為,多巴胺的分泌就會越來越少。
在生活中,我們被各種資訊包圍。微博上各種搞笑段子、抖音快手上的影片、各種火爆的遊戲.... 這些資訊會不斷刺激你的獎勵中樞,對多巴胺的渴望會讓你一步一步陷入商家設計好的“陷阱”。而多巴胺的分泌又具有邊際遞減效應,你為了獲取更多的多巴胺,就會尋求更多更強的刺激。久而久之,就會沉溺在其中,無法自拔。
不斷強化地刺激多巴胺分泌,會使大腦成癮無論是對個體發展有利的刺激源,還是阻礙個體發展的刺激源,只要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一樣也會被機體依賴,最終成癮。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看,滿足生命本能衝動的行為,總是追求最最佳化的能量消耗方式,越是簡單、直接、高效,個體越是往這個方向進化。這就跟我們買東西一樣,總是會追求最高的價效比。
比如說,打遊戲和學習。當遊戲通關或者勝利時,大腦會產生多巴胺作為獎賞,同樣的,透過學習提高個人工作能力被認可,獲得更多獎金時,大腦也會產生多巴胺作為獎賞。
但是兩者相比之下,打遊戲能得到的多巴胺比提高個人能力、獲得更多獎金需要的時間要短(同樣的時間內,遊戲刺激更直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的頻次更多),需要消耗的身體能量也相對少。個體會偏向於選擇打遊戲,而不是透過學習獲得多巴胺,這是生物本能進化的選擇。
像遊戲、毒品等類似的能夠直接、持續地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的刺激源。這種簡單、高效的刺激源會使大腦對其形成依賴,久而久之就會成癮。對刺激源產生依賴後,個體就需要需要持續地接受刺激,並且不斷地加強刺激源,一旦中斷,就會產生阻斷反應。
阻斷反應是指中斷使個體成癮的刺激源時,生命本能在等待被滿足的時間內未被滿足,會引起精神、身體正常等問題。
如何抵禦多巴胺的誘惑一個問題的背後,會隱藏著一個更本質的問題,聰明的人會追問本質,即:如何抵禦多巴胺的刺激誘惑?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呢?有兩個小技巧可以嘗試一下。
1、深呼吸3次之後,如果你抵擋不住誘惑,那就開始刷吧,不過在你終於停下來時,你再體驗下:剛開始的“感覺會很爽”的承諾,在你刷手機過程中真的體會到了嗎?你現在感覺怎麼樣?是快樂還是悔恨,疲憊?如果讓你重新再選一次,你還要不要再刷?
2、深呼吸3次之後,如果你抵擋住了誘惑,那就靜下心來學習吧,但也要體驗、記錄此時的心態,是不是很爽?是不是很自豪?是不是很自信?
這兩點一對比,很快就能糾正我們對所謂“刺激”的錯誤看法,你要相信一點,雖然大腦較為原始、淳樸,但絕對不傻,你只需要幫助它發現真相就可以了。
建立延遲滿足意識強調理性意識,控制個體在環境中能夠堅持承受多巴胺的“空窗期”,樹立個體的信念,始終保持相信,多巴胺的獎勵在以後會出現,個體會獲取超過當前短期各類刺激源帶來的愉悅程度。(心理暗示)
比如說,個體堅持學習、努力工作這種理性行為,短時間內抑制了生命本能的追求快樂的衝動(多巴胺空窗期)個體會變得很難熬;但是透過努力學習、工作後獲得了豐厚的獎金和升職機會,這種刺激源帶來的大腦的愉悅程度會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