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datudou

    由於現代人的視覺習慣,如果穿上漢服(不管是哪個歷史時期的)再戴上眼鏡,總會讓人有些不倫不類的感覺。試想穿上蟒袍玉帶,戴著帶翅的官帽,再帶一副眼鏡,是不是非常滑稽。我認為,繼承中華文化,不在於是不是恢復到穿不穿古式漢服上,而是繼承和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如果只是穿上了漢服,你的思維、文化觀念與我中華格格不入,又有什麼意思呢?

  • 2 # 悠然布衣

    穿漢服一定要秉持著復興不復古的理念。很多人感覺穿漢服是一種穿越感,一定要什麼都符合穿越後的時代的場景,眼鏡不要帶,手機不能拿之類的,這個根本就沒有必要。也沒見其他國家或者其他少數民族穿著民族服裝的時候,就不能用現代化的產品啊,對吧。我穿漢服的時候還經常混搭T恤,穿高幫靴子,或者穿牛仔褲呢,自己舒服就好了,不要太在意了。

    而且呢,按照歷史的記載,大概在宋朝時期中國就有人使用眼鏡了,南宋趙希鵠的《洞天清錄》記載說:“靉靆,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這個就是老花眼鏡了,明朝時期皇帝還經常把眼鏡當成御賜品給年老的大臣們。另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用水晶來治療眼疾……其實就是近視眼鏡。

    所以嘛,眼鏡也不是現在的產物,古人也用眼鏡,他們穿漢服用眼鏡都不會奇怪,為啥你還會奇怪了呢?不用在意這些細節。

  • 3 # 肉丸子菌

    前面有專業的就不多說了。

    我覺得漢服是一種服裝款式,穿一種款式的衣服帶眼鏡很正常叭。你要是覺得不合適就帶隱形眼鏡叭。。。

  • 4 # 奚譽賢

    在說中華古服飾,能不能戴眼鏡之前,先談一談概念及觀點。

    一、朝代及服飾

    朝代虞、夏、商、周、秦,後人把漢朝之前的朝代、人與服飾作一刀切,和一字稱“漢”這樣的思想及想法極其荒謬和錯誤的。

    朝代、人與服飾及文化是一個,持續敷衍延續傳承發展至今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從起點,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續發展而來的這一個過程,為文化傳承的一個過程。文化傳承其中就包括了衣食住行等,衣食住行為人類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一環。曰衣之我命,食之我命,住之我命,行之我命也,離一不可活也。先解決冷暖溫飽在解決住行,這就是祖先智慧之處,農耕文明的開始。

    ①、中華朝代輪替,文化是延續的,但延續的過程當中是有所改進的,其稱謂也是不一樣的,列如虞朝、夏朝、商朝、周朝、秦朝、西楚、漢朝、三國等。是什麼原因最後不叫虞而叫夏呢?這就是朝代輪替,所以每個朝代有它本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可笑的後人一刀切與一杆穿,如:很多人把所有朝代服飾歸類於一杆穿叫漢服。

    ②、漢服

    漢族漢服稱謂起源於清末民初,由留洋派學習西方回來所劃的群稱,這就是今天為什麼叫漢服而不是叫華服夏裝或者中華服飾的原因。還有一部分人把所有朝代服飾歸類於漢服完全抹殺了各朝代的服飾變革與朝代輪替的意義。很簡單一個道理,唐朝唐裝為什麼叫唐裝而不是叫漢服呢?是不是有的人認為自己是漢族?就認為所有朝代服飾為漢服?只能說明無知的理解。漢朝被人切割了,漢朝時期不叫漢族,沒有漢族概念,更加沒有劃分族群,唯一的稱謂其實是華夏族。漢人、漢服、漢軍、漢臣等,為國姓指大漢、漢國。

    二、服飾配飾

    服飾也可以指人,肢態形體,如:衣冠楚楚,動詞也是形容詞。

    服裝只要自己穿衣搭配得體,沒有人會說什麼的,服飾穿給別人看的,也是自己保暖用的,自己開心就好,其實沒有必要去在乎其他人說什麼。

    喜劇之王星爺不是在很多古裝劇裡穿越,戴著墨鏡不一樣也好看嘛!

    中華服飾傳承幾千年,什麼款式的有,建議分清朝代服飾,不要混弄概念。

  • 5 # 回憶還是要忘記

    據說眼鏡的起源和自西向東的傳播 據說,歐洲的眼鏡是由義大利比薩城一個玻 璃工創制的,時間在1286年之後不久。為了 掙錢,他一直將他的製作方法秘而不宣。早 期的這種眼鏡,是將鏡片裝在可摺疊木框或金屬框裡,鏡框可以開合。配戴時夾在鼻子 上,不用時,將其摺疊,置於鏡盒裡。作於 1380年的教皇保羅畫像中,保羅所戴的正是 這種眼鏡。 早期的眼鏡都是老花鏡,也就是遠視者所用 的凸透鏡。到16世紀中葉,才有近視者用的 凹透鏡。 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明人繪畫《南都繁會景 物圖卷》中有觀看雜耍把戲的鬧市場面,其 中一位老者戴一副眼鏡,坐在掛有“兌換金 珠”招牌的金店門口。這副眼鏡跟保羅教皇 所戴的一樣,都是夾在鼻樑上的夾鼻鏡,既 沒有掛於耳朵上的兩條腿,也沒有用絲線聯 結、繫於腦後。 眼鏡是西方文明的產物,也是最早傳入中國 的光學器具。從文字記載來看,眼鏡傳入中 國是在15世紀初的事。明代張寧在其著述中提到他見過的兩副眼鏡,張寧是1454年進士。與此同時,羅懋登在16世紀末著《三保太監 西洋記通俗演義》一書的第五十回寫道:永樂八年(1410年),滿剌加國王朝貢“靉靆十枚”,因此,可以說,眼鏡傳入中國已有 600年的歷史了。這些記載與《南都繁會景 物圖卷》的繪畫相互印證,表明早期歐洲的 眼鏡曾透過海路或西北地區的陸路傳入中國。 後來歐洲的眼鏡發展為繫繩式眼鏡。20世紀 80年代,江蘇省吳縣祥裡村畢沅墓中出土了一副眼鏡,其形狀與《南都繁會景物圖卷》中所繪類似,只是在兩個裝鏡片的圓形框上 附有供繫結於腦後的絛帶,眼鏡架是一個黑 漆木框,眼鏡是水晶鏡片。但畢沅的這副眼 鏡顯然是中國自行製造的,因為當時西方的 眼鏡片都是玻璃製造的。 三、中國文人對眼鏡的描述 早期記載中,有明代田藝蘅(生活於16、17 世紀之際)在其著作《留青日札 .靉靆》中 寫道:提學副使潮陽林公有二物,大如錢形,質薄 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雲母。每 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中用緩絹聯之,縛於 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靉靆 也”。 眼鏡傳入中國後,成為文人墨客作詩賦詞的 物件之一。《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1648 -1718)在其40餘歲時曾作五言詩《試眼鏡》, 其中幾行寫道: 西洋白眼鏡,市自香山墺。 制鏡大如錢,秋水涵雙竅。 蔽目目轉明,能察毫末妙。 暗窗細讀書,猶如在年少。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朝廷以《眼鏡》為 題考翰林,這是中國歷史上破天荒地以純科技 事物擇才的事件。結果,通曉西方科技知識的 阮元、吳省蘭二人雙獲甲等翰林。 四、眼鏡在中國的普及 早期傳入中國的眼鏡大多是老花鏡。隨著光學 知識在明末清初的傳入,華人不久就學會制 造眼鏡,畢沅墓出土的眼鏡就是明證。江蘇光 學家孫雲球(生活於17世紀30-60年代)、薄 珏(生活於17世紀上半葉)、黃履莊(1656-?) 等人都曾以制眼鏡和光學器具謀生。18世紀,一個新興產業即眼鏡製造業在中國出現,大的 城市出現多家眼鏡店,甚至出現了眼鏡街。北京的眼鏡店“三山齋”建於乾隆初年,而乾隆 末、嘉慶初,廣州太平門外眼鏡街的產品已行 銷全國。北京、上海、廣州、蘇州等地以制鏡 謀生者為數不少。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生產的 眼鏡在質量上超過了舶來品,這是因為中國的鏡片均使用水晶製作,眼鏡亦隨之普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月1日冠軍盃,QGhappy對JC第三局,怎麼看QG張飛中路加三懲戒奇葩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