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換個明君不是更好嗎?
8
回覆列表
  • 1 # 帶傘魚

    謝邀,三國時期英雄謀士輩起,但是我還是最喜歡蜀國丞相諸葛亮,諸葛亮一經出茅廬,跟隨劉備征戰數十載,後劉備託孤,諸葛亮誓要恢復中原,匡扶漢室,七次北伐,終是身死五丈原,抱憾而死!相信很多人都想問,劉禪這麼無能昏庸,拖累諸葛亮,為什麼還讓他當皇帝,這樣說不定就能北伐成功了!我說說我個人的意見。

    一、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劉備放下身段三顧茅廬,將諸葛亮從深山之中請出,雖說諸葛亮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是誰不能把自己的一生所學的能力展現於天下呢,如果劉備不去請他,那麼他就會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一個被歷史埋葬的普通人,但是劉備給他一個機會,使得諸葛亮得以施展自己,所以諸葛亮對劉備是有感恩之情的,所以諸葛亮會努力去輔佐劉禪,而不是取代!

    二、諸葛亮自己的傳統道德!如果諸葛亮這樣做的話,那麼這就是謀權篡位,在傳統觀念中,這是不符合諸葛亮的道德觀念,而且諸葛亮一生只是想要北伐成功,無心去當皇帝!

    三、劉禪不是真的那麼昏庸!都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事實上並不是,劉禪可能沒什麼大的才能,但是也是中規中矩,基本上諸葛亮提議可以重用的大臣,劉禪都按照諸葛亮的意思去做了,而且他也並沒有犯下什麼大錯,他在位期間,蜀國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所以也沒找出什麼讓他退位的理由!

  • 2 # 袁記

    劉備就這一個兒子,難道叛變自己稱帝麼,他名聲豈不是壞的一塌糊塗了。 劉備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出山幫忙復興漢室,劉備一死,諸葛亮馬上稱帝。 後人怎麼看

  • 3 # 唐三娘子

    娘子分析:諸葛亮“光復漢室”是此生心願,劉備託孤諸葛亮說:“吾兒可輔則輔,若不可輔君當自立為王”。

    難道諸葛亮不想做皇帝嗎?

    娘子覺得答案無非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諸葛亮對漢室忠心耿耿,也是非常愛惜自己得羽毛。

    第二種:想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為什麼不做皇帝?漢室雖說人家勢力很弱,但是人家畢竟統治了幾百年了,而且但是得儒家忠君思想很嚴重,也就說人心還是漢室,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如此。諸葛亮何嘗又不明白這個道理!

    劉備在死前也能諸葛亮下了不少套,其中就有政治對手—李嚴,他跟諸葛亮不和大家都知道,李嚴是尚書令,主要負責軍事,而且是益州派的老大,實力跟諸葛亮不分上下。

    諸葛亮七次北伐,如果北伐勝利,會不會有另外一種局面,會不會有“陳橋兵變”的歷史轉變呢!每個朝代的皇帝殺功高蓋主的臣子,不是沒有道理的,況且當時李嚴被貶、趙雲、張飛,早已經不在了。

  • 4 # 星探俠

    這個問題,呵呵,劉禪當皇帝是由劉備指定的,合法正統繼承人,如果諸葛亮當皇帝,就是篡位奪權,以奸臣反賊論處。諸葛亮偉光正就毀了,恢復漢室,是恢復劉姓的漢朝江山,不是諸葛亮謀權奪位,不是他胡作非為,亂點江山,劉備欽定的繼承人,即使是頭豬,作為臣子的也要遵從,否則就是亂臣賊子,在封建道德的綁架下,諸葛亮能亂來嗎?加上諸葛亮天姿聰慧,堅信就是捧一頭豬也能讓他飛起來,遵從劉備的的遺命,沒什麼不可以。

  • 5 # 鳳雲祥瑞

    劉備在永安託孤的時候,讓諸葛亮把心肺都亮出來了,逼得諸葛亮不能稱帝了。

    他從來沒有稱帝的野心。

    如果稱帝,他會陷入眾叛親離的地步,在蜀漢集團,他幾乎沒有自己的親信(位置比較高的就姜維和馬謖),其他人全部都是效忠劉備劉禪,是無法容忍他稱帝的。都會攻打他!曹操手下親信無數,一生都沒有稱帝,加封魏王都遭到了荀彧的殊死抵抗,說明人心向漢!何況諸葛亮還不如曹操的稱帝環境好!

    對於這些局勢,諸葛亮有自己清晰的認識,同時也做出了一些正確的決斷。

  • 6 # 默笙嘯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實話,按照厚黑學來推理,只能說,劉備下了一步好棋,他當著眾臣面,跟諸葛亮說,我死後,若我兒不堪重用,汝當代之。觀眾一般想的是,劉備對諸葛亮真好,但細細想來,這是帝王之術,當著群臣面說他,估計這個時候,諸葛亮都嚇了一跳。以至於只能當著他的面,許諾。另一方面,就是從古到今,都以諸葛亮為忠臣形象,所以也不能說他不忠良。

  • 7 # 蘭臺

    劉禪也許不是什麼“雄主”,但是他絕對是諸葛亮這種有抱負,有雄才的權臣最理想的君主。

    如果當時不是劉禪,換了其他所謂的“英明皇帝”,那諸葛亮可能就不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了。

    我們傳統的王朝時代,政治結構是典型的“一元化結構”,所以最難處理的就是皇權和相權的矛盾。

    一個英明能幹的皇帝是不可能容忍一個同樣雄才大略的宰相來和自己爭權的,清朝乾隆皇帝說過一句最露骨也是最直接的話,乾隆表示天下大事一定要“乾綱獨斷”,不會和任何人分享。

    這話雖然是清朝乾隆說的,但是隻要我們稍微梳理一下歷史就會發現,歷代“大有為”之君雖然沒有這麼說,但是都是這麼做的。

    西漢時期漢武帝為了削弱相權,不但在制度上設立以”錄尚書事“為主的內朝架空宰相,還動不動就誅殺宰相,漢武帝一朝一共13個宰相,除了最後一個以外,剩下12個宰相里有7個都是非正常死亡。

    號稱制衡君權的北宋,在宋神宗這個欲“大有為”的皇帝一番整頓,君權空前龐大,作為佐證,宋神宗以後,北宋宰相開始出“奸相”了,比如宋徽宗時期的蔡京,這不是蔡京本人如何如何,而是宋神宗改革後,君權大張,宰相想要有所作為,必須依附君權,以皇帝意志為意志所導致。

    明朝自張居正以後,萬曆一朝再也沒有出過類似張居正那樣權力極大的首輔,原因也很簡單,萬曆皇帝嚴防死守,決不允許再出現一個“權臣”。

    而另一方面,作為類似諸葛亮這樣的,不想篡位只想做事“權臣”,遇到“英明皇帝”往往都是悲劇收場。比如北周宇文護,他是北周宇文泰的親侄子,宇文泰臨死託孤,希望他做宇文家的諸葛亮,宇文護做諸葛亮也很合格,他執政的十五年裡史書也公認宇文護“秉性寬和,事母至孝,禮敬大臣,息兵養民,積蓄國力,扶植西梁,使北周國力增長迅速,為關隴集團未來統一天下,打下堅實基礎。”

    然而他為什麼會連殺宇文泰兩個兒子?

    這主要是因為宇文泰這兩個兒子都不想做劉禪啊,他們都覺得宇文護圖謀不軌(事實上並沒有,不然也不會繼續擁立宇文邕了),都想秘密殺死他,好自己親政;作為宇文護來說,他也很無辜啊,他再寬和也不能坐等自己堂弟拿刀殺他啊,更何況他自認自己對宇文家的江山盡心盡力。

    宇文護對北周忠心的結果是什麼?

    最後還是被自己第三個堂弟宇文邕給殺了,連自己全家都被宇文邕殺光了。

    這就是不想篡位的權臣的下場,全家被誅。我個人覺得,歷史上類似諸葛亮這樣有能力的“權臣”不少,但是能像劉禪那樣,放手讓權臣施展才華的皇帝卻非常少。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劉禪遇到諸葛亮固然是劉禪的幸運,而諸葛亮遇到劉禪,更是諸葛亮的幸運,如果諸葛亮遇到的是宇文覺、宇文毓、宇文邕這樣的皇帝,那麼他要麼被迫篡位,要麼被小皇帝隨便安插罪名給殺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則天26歲剃頭淪為尼姑,為何還能再度成為帝王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