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老年保健雜誌

    得了腎臟病即使沒有症狀也一定要定期隨診,如果不這樣做後果如何呢?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病例:

    小李今年35歲,因為噁心、嘔吐到消化科就診。消化科醫生在診室給小李測了個血壓,結果高達200/120毫米汞柱(mmHg),化驗嘔吐物潛血試驗陰性,但是腎功能提示患者血肌酐明顯升高,為960微摩爾/升(μmol/L),尿常規提示尿潛血、尿蛋白均陽性,腎臟B超顯示雙腎萎縮。

    消化科醫生建議小李來腎內科門診就診,我們追問小李病史,發現他10年前在當地醫院便經過腎穿刺活檢診斷為“IgA腎病”,當時尿潛血、尿蛋白都是陽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3.5克,血肌酐120μmol/L。當地醫生給開了激素加環磷醯胺,並用纈沙坦降低蛋白尿。小李出院後因為工作原因,自覺沒有不舒服,用藥半年後就自己停了所有藥物,也沒有再去門診隨診。

    這個病例告訴我們廣大“腎友”,得了腎病一定要定期隨診。

    因為腎臟病不同於呼吸科、心內科、消化科疾病,這幾個臟器系統的疾病一般起病初都會伴有明顯的症狀,而腎臟病出現諸如噁心、嘔吐、面板瘙癢、少尿等情況時,一般都進入終末期了。

    腎臟有較強的代償能力,在代償期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而恰當的治療可以延長腎臟的代償能力,因此強調腎病患者一定要定期隨診。

    隨診中,醫生會定期檢測尿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肝腎功、血壓的情況,並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藥物。對於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腎病患者,除了需要隨診監測病情變化外,還要隨診觀察藥物的副作用,長期使用激素的患者,不能自行停用激素,因為這樣可能導致腎上腺皮質危象的出現。

    像上文提到的小李,本身IgA腎病診斷明確,又應用過激素及免疫抑制劑,需要定期隨診,控制好蛋白尿,這樣才可以阻止腎臟病進展到終末期腎病,也就不至於釀成悲劇了。

    這個病例就診的時候血壓明顯升高,也說明年輕患者出現血壓明顯升高的時候不要忘記腎病導致的血壓升高。腎小球疾病和腎動脈狹窄都有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因此對於血壓高的年輕人要積極篩查腎臟疾病。

    張凌,中日友好醫院腎內科 主任醫師,碩士導師。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FBA分倉合倉有哪些“小貓膩”?如何選擇亞馬遜FBA倉和第三方海外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