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YTV杜晉光

    不知道你在哪裡看到的這個記載,我看到的是孫可望與李定國內訌兵敗,帶五十餘騎逃走。而且他的部下很多將領不願內戰,更不願投降滿清,能有一千親信算不錯了

  • 2 # 我有我的歷史觀

    孫可望什麼德行?!他那是活該!一個卑劣齷齪之徒!!!誰不疏遠他?離開他?最後他的結局,讓他的子孫們都感到寒心。

    孫可望其人

    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在作戰過程中收養了四個養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

    孫可望為長子。1644年8月,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孫可望被封為“平東將軍”(群將之首),另加“監軍”,可節制文武官員。

    1647年1月2日,張獻忠在川北戰爭中犧牲。孫可望與李定國率大西軍餘部繼續舉起抗清的大旗。

    孫、李繼續抗清如何?正如題主所說——孫可望能力很強。

    由於張獻忠的起義失敗,餘部被迫轉移。他們瞅準雲南“沙金洲”土司叛亂的機會,以幫助平亂的藉口,進入雲南。由此取代了雲南政權。

    孫、李二人可謂“文武雙璧”。

    政治經濟上——孫可望作為“長兄”,主管治政。他採取“與民休養”的政策。他

    獎節孝,復鄉飲,浚海口,省耕省織,凡有利於民者無不備舉。外則土司斂跡,內則物阜民安。

    這不僅充實了大西軍的糧倉,而且緩和了當時百姓、地主階級與大西軍之間的關係。政權也因此得到穩固和加強。

    軍事上——1651年,“馮雙禮”率軍由貴州進入湖南,一路攻克銅仁、麻陽、平溪、便水、大小梭羅、沅州。並活捉清將“鄭一統”、知州“柴宮桂”。

    李定國率軍攻克靖州、武岡州、長沙……。除嶽州、常德外,湖南州縣基本上收復。

    這樣,孫可望所率的大西軍是諸多抗清力量中較為強盛的一支。

    多好的一支隊伍啊!兵強馬又壯。但由於孫可望的卑劣行徑,將士們都離他而去。

    ①孫可望陰謀篡位

    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後,明朝實際上已經滅亡。但仍有忠明將士扶植崇禎後代立為國君,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旗。歷史上把明朝後裔建立諸多政權的時期稱為“南明”。

    1646年,桂端王之子朱常瀛之子朱由榔稱帝,是謂“永曆皇帝”。

    在今後的作戰方針和作戰部置上,孫、李二人產生了分歧。孫可望堅持養父張獻忠的路線,繼續抗明。

    而李定國堅決反對。理由有三:

    ①現在清強而明弱,清軍才是“大敵當前”。與明戰意義不大。如果再與明軍廝殺,則會使清軍坐收漁翁之利。

    ②由於清朝初級的民族高壓政策,致使民族矛盾迅速上升。反清更容易得民心。

    所以李定國主張聯明抗清。但由於孫可望的偏執、專橫,李定國欲拔劍自刎。眾將一齊跪地高呼“擁護李定國的建議”。

    孫可望這才同意進兵雲南。可永曆帝年幼無能,實際上成了孫可望的傀儡皇帝,給了孫可望“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以此來壓服李定國、劉文秀等人。

    他先是逼迫永曆帝讓他繼承張獻忠的“秦王”封號,其後更加狂妄自大,獨斷專行,儼然以皇帝自居,甚至規定一切衙置的稱謂前都要加個“秦”字。

    孫可望對永曆帝也極盡奚落和侮辱。名義上是大西軍打著南明的旗號,依附南明,可實際上是永曆帝寄人籬下。

    永曆帝實在忍受不了了。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自己的帝位會被廢被奪。便派人持密詔讓李定國前來“救駕”。

    訊息洩露,孫可望對永曆帝的18位大臣嚴刑拷打,並逼迫永曆帝下詔處死了他們(史稱“十八先生之獄”)。

    1656年,李定國將永曆帝接到昆明。

    ②孫可望妒嫉心太重,甚至不惜手足相殘。

    1652年,李定國在桂林之戰迫使清定南王“孔有德”兵敗自焚,一時聲名大震。孫可望大為不快,表面上奏請封李定國力“西寧王”,背地裡派馮雙禮對其暗中監視。並派一支人馬尾隨。妄圖找個機會除掉他。

    次年,李定國在衡州殺死清軍悍將敬謹親王“尼堪”。

    李定國兩挫名王,接連收復幾十個州縣,聲震天下。孫可望見李定國戰功赫赫,非常嫉妒,便想借機除掉他。

    1653年,孫可望率軍到達沅州,以命令李定國來沅州議事為藉口,準備下毒手。李定國得到可靠訊息後,正猶豫間,孫可望三天下了七道命令。李定國這才確認他居心叵測,於是返回廣西。

    1654年,李定國在“新會”與清軍作戰。隊伍受到瘟疫傳染,且清軍又大舉增援。李定國向孫可望求援。孫可望不發一兵一卒,坐視李定國的失敗。並派4萬多人阻攔李定國向貴州靠攏。

    孫可望公開對李定國舉起屠刀

    1657年,駐於貴州的孫可望撕下虛偽的面具,公開進攻駐於雲南的李定國。力量對比:孫→十萬,李→三萬。李定國在“交水河畔”以逸待勞。

    雙方軍隊還未接觸,孫可望突見前軍大亂,紛紛後退。由於平時李定國團結士卒,將士樂於效命。而孫可望蠻橫殘忍,以至人心向背。前鋒將領“白文選”投奔李定國了。

    孫可望大怒,親率大軍強行渡河。上岸後雙方激戰。這時,左軍主將“馬唯興”也陣前倒戈了,抄其後路,前後夾擊。

    孫可望見軍心已變,拔馬便逃。所率十萬大軍最後只剩5O餘騎及幾百士兵隨其逃走。

    孫可望兵敗降清,下場更加悲慘。

    孫可望兵敗,但並不甘就此退出軍政舞臺。逃到長沙後,投降了清朝。並向清朝詳細繪製了永曆的地圖,暴露了永曆朝的全部底細。並言“願偕諸將進討”,以“效奉國初心”

    清朝給了他相當高的待遇——封其為“義王”,在長沙舉行冊封典禮。孫可望到達北京,達官顯爵出城迎接,順治帝在太和殿親自接見。孫可望紅極一時。

    由於孫可望的出賣,永曆朝和西南抗清聯軍遭遇失敗。永曆帝逃到緬甸。後吳三桂逼迫緬甸王交出永曆帝,將其殺害。

    此時西南大局己定,永曆帝已死。孫可望於清廷已沒有利用價值。於是清朝藉著孫可望欲用公家驛傳運弟弟北京團聚以及放債取種為藉口,對其一步步打壓。

    此時孫可望已經失勢,處境越發難堪,地位逐漸卑微。1660年,孫可望被迫上疏請求辭去“義王”封爵和冊印。但清廷認為①孫可望的“義王”虛有其名,撤不撒無所謂。②以李定國為首的明軍餘部仍在邊境作戰。削去其爵位不利於招降。所以仍然保留了他的爵位。

    孫可望既保留了爵位,但同時又是一枚棄子。在對待孫可望的結局上,清廷可說是下了一番功夫,發來一個措辭大有講究的聖旨:“孫可望死啦!”。其他沒有更多的說法,官方的說法是“病死了”。究竟怎麼個說法?至今也不知道。有些史學家說“可能是隨清軍出獵時射死的”,有些說是“封為義王,縱酒而死”。

    這就是孫可望!初始治國有方,兵強馬壯。但由於野心篡位,致使人心相背。又由於嫉妒心很重,手足相殘,致使眾叛親離,所率十萬大軍全部投奔李定國,僅剩不到一千人隨他逃去。再由於變節投降,成為棄子後,卑躬屈膝,如同蚯蚓。連個怎麼個死法,後人了無從得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為處女座,楊冪是否會接班范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