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伯牙摔琴
-
2 # 鄭坤玉書畫藝術
這個十分有道理,如今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當開始練書法的時侯都是把筒體字表達書寫出來了,在書法作品的傳統觀念上有繁體字才能夠顯示出漢字的飽和度以及厚重度。然而現在很多美院畢業好幾年的學生都不會寫書法和繁體字。這是當今的中國文化藝術中的現象。由於中國的繁體字和書法己有二三百年脫節了。
-
3 # 阿佩呀
漢字由繁入簡,都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由繁入簡易,由簡入繁難。繁體字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需要保護;更需要發揚光大,推陳出新面向未來。
繁體字也好,簡體字也罷。都離不開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實用性,便利性,易書寫,易記憶等特點。說白了,文字就是越容易書寫,越容易記憶為最好。
繁體字發展到今天,那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瑰寶,豈能任其荒蕪不理。只是應該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士去處理。由繁體字記錄下來的文章,讓專業人士把它變成簡化字,我們只管拿來閱讀。
有很多人或者是退休在家,喜愛書法藝術。總想讓別人看懂他們的書法,這是人之常情。然而很多人都被擋在繁體字的外面。甚至我認識的不少書法家,看到別人寫的書法裡的繁體字也不認識。
對於繁體字,會寫不會念,讓很多所謂書法家,為之汗顏。也只恨自己不能早出生幾年,從小就學習繁體字,哪能不識繁體字呢?
老一輩革命家,以及很多飽學之士,他們寫了一輩子繁體字。解放後,他們卻發起簡化字活動。可見漢字走向簡化,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為了更好普及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的需要。
作為書法愛好者的個人愛好,在自己的作品裡使用繁體字,無可厚非。如果說停止使用簡化字,恢復繁體字。那就是開歷史倒退車輪,讓億萬人群,瞬間變成文盲。
-
4 # 清平樂
中國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也是最能代表我們5000年文明史的文化結晶。
中國文字,從甲骨文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才走到今天,這是與社會進步和發展是同步進行的,也是是歷史所演變的結果。
千百年來能夠讀書認字的都是人類社會中極少部分的人所擁有的,這讓廣大底層勞動人民難以學習掌握的,這就造就了中國曆朝歷代有著千千萬萬的文盲,這也是中國燦爛5000年文化發展的,一個很不協調的現象。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為了從根本上扭轉。廣大人民不能讀書識字的現象,又經幾代文字工作者辛勤勞動,最終在文字改革創新的方面取得了進步後,才有了今天的簡化字。簡化字繼承了繁體字的優點,也讓這些文字更加簡單方便的與 廣大人民群眾所能認知和理解。
這就是中華燦爛文化的發展的又一新成就,他讓文字從勞動中創造,又真正的迴歸到勞動人民所能掌握的境界,這不但是社會的進步,也是中華文化的進步。
現在有些觀點以恢復繁體字認為才是繼承了中華文化的說法,我認為是不妥的。
中國文字的發展就是中國文明史的發展有力見證,中國的簡化字就是中華文化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結果。
回覆列表
從便於認識瞭解古漢語的角度看。繁體字更接近古漢語。是有利傳承的。但傳承的本意是把古今縱向的橫向的認知於一身。不因人的生命侷限而丟失。所以簡體字更利於普惠大眾。搞對立否定另一方都是錯誤的言行。我們字典裡有繁體字。不影響學習。有聽說因用繁體字判刑的嗎?法律上面沒有限制使用。不是無知就是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