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東5
-
2 # 徐行慢記
史學家稱朱元璋是卓越的軍事家,而事實上,朱元璋在軍事謀略方面,也的確表現出了超人的才智。他對戰略戰術的運用,有其個人的特點,無論是小的戰鬥,還是大的戰役,他都表現出一個軍事家應有的素質。
軍事鬥爭和政治鬥爭一樣,都是一個複雜系統,影響因素眾多,即變數太多,而這些複雜的變數對事情結果的影響程度又很難預估及測算,而同時又有很多人為的力量不可控因素摻雜其中。朱元璋與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就是這種複雜因果關係最好的例子。
龍鳳九年(公元1363年)二月,北方紅巾軍政權歸於失敗,劉福通派人向朱元璋求援,而朱元璋大軍抵達安豐時,安豐已被元軍攻破,劉福通戰死。四月陳友諒乘機率水陸大軍60萬,殺向洪都,並分兵攻佔吉安、臨江及無為州。這裡多說一句,陳友諒此舉犯了兩錯誤,一,不攻應天而攻洪都,是個錯誤,如果兵鋒直指應天,朱元璋根本沒有反擊時間。二,陳友諒把所有部隊都拉到了洪都,既沒有派足夠的兵力扼守長江和鄱陽湖的要津渡口,置後路於不顧,也沒有阻援和打援的佈置及準備,以防止朱元璋對洪都的增援。
陳友諒哪裡想到他的60萬大軍圍攻洪都久攻不下,白白頓兵於南昌城下85天,損兵折將不說,部隊士氣大受影響。此一役也將朱文正推上了將星的神話舞臺上。
七月初六,朱元璋親率水軍20萬,往救洪都,十六日進抵江西湖口。他首先守住涇江口,另派軍屯於南湖嘴,切斷了陳友諒的歸路,又派兵扼守武陽渡,防陳軍西逃,然後朱元璋率水師進入鄱陽湖。
七月十九日,陳友諒才聽到朱元璋來援,擔心腹背受敵,遂撒洪都之圍,進鄱陽湖迎戰。二十日,兩軍交戰,傷亡都很大。二十二日,諒弟友仁戰死,朱元璋也損失數員大將。二十四日,諒軍撤守鞋山,但湖口己被朱元璋軍守住,諒軍出不了湖,於是雙方對峙。這時陳友諒軍糧己斷,而朱元璋軍糧充足。
八月二十六日,陳友諒冒險突圍,在涇江口中箭身亡,陳軍5萬人投降。
此戰朱元璋戰勝,從戰略戰術均有可圈可點之處,但也不能排除運氣成份。雙方在戰場上你死我活,生死只在一瞬間,朱元璋本人就親赴前線,如果在七月二十三日大戰中,朱的旗艦被猛攻時未及時移往他艦,朱極可能性命不再,那結果就不一樣了。所以說鄱陽湖大戰,朱元璋的勝利因素裡有雙方戰略戰術因素,有雙方士氣因素,更有一小部分運氣因素。
-
3 # 步驚雲海111
鄱陽湖戰役是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巔峰對決,這是一場真正意義的決戰,他決定的不僅僅是朱和陳的命運,也決定了天下人的命運。在這場決戰中,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之分,沒有規則,沒有裁判,勝利的人將擁有一切,反之,失敗的人將會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命。
先看陣容,
陳友諒隊:傾國出動,大戰船200餘艘,人數約60萬。名將有張定邊、陳友仁、陳友貴、於光等。殺氣騰騰,撲面而來。
朱元璋隊:傾巢出動,連劉伯溫這樣的文人都帶著了。有小戰船幾百艘,還有部分漁船,人數約20萬。名將有徐達、常遇春、馮勝、郭興等。摩拳擦掌、士氣高漲。
從陣容來看,陳友諒佔絕對優勢,無論從人數上還是船隻方面,但是他最終失敗了,雖然數字未必是朱元璋只傷亡1000多,陳友諒全軍覆沒,但是敗了就是敗了。
失敗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雖然朱元璋的船小,但是勝在靈活,左衝右突,在水上佔據了便利。
其次是陳友諒剛剛經歷了洪都保衛戰,以數十萬兵力硬生生被朱文正帶領的幾萬人馬堵了80多天,有損了士氣和瑞氣。
第三是陳友諒吃了不愛讀書的虧,為了保證船隻行進速度一致,保證叢集突擊,要求把所有船隻用鐵索鎖起來。那時候三國演義出版好久了,他竟然沒看過,不知道赤壁之戰。
第四,是運氣,或者說是天命,朱元璋在安排好所有火攻用的東西后,跟周瑜一樣,缺了最重要的東西,沒風。最關鍵的時候,東北風起,火船出發,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陳的戰艦因為鐵索連江,無法脫離,頓時被燒成一片火海。陳友諒因為大火損失了一大半艦隊和人。這時候他已經輸了。
第五,他喪失了軍心,戰爭後期,憤怒掩蓋了他的理智,他下令凡是抓到朱元璋的人以及投降的人,格殺勿論,全部處死。而朱元璋恰恰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凡是抓到陳友諒的人,好好對待,然後放走,投降的人更是格外優待。這兩道命令徹底斷送了陳友諒的軍心。
最後,最重要的是,陳友諒迷信暴力,仁義道德都是狗屁,不存在的,他的手下自然跟他一樣,比他還心狠手辣,更迷信暴力,一旦被暴力掀翻,等待他的就只有滅亡。
暴力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最後陳友諒被一隻冷箭射中頭部,死掉了。
-
4 # 謀士說
元朝末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進行過一次戰略大決戰。據說,朱元璋方面有20萬人,陳友諒方面有60餘萬,結果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當中一敗塗地,軍隊被全殲。朱元璋以20萬人全殲陳友諒軍60萬餘萬,結果只陣亡1346人,大家認為可能嗎?
在公元1359年,陳友諒與朱元璋在龍灣交過一次手,結果朱元璋以計謀大勝陳友諒。陳友諒不甘失敗,重新集結軍隊,準備一洗龍灣之恥,與朱元璋決一死戰。公元1363年,朱元璋率水軍20萬,在鄱陽湖與陳友諒60萬水軍對陣。面對強敵,朱元璋把水軍分為11隊,每隊都配備火銃、長弓、大弩,作戰的時候,先發火銃,再射箭,最後是白刃廝殺。朱元璋先命令水軍準備火炮、火銃、火箭、火蒺黎等各種火器,只等發動進攻的時候,將這些火器同時發射,焚燒敵軍的大艦。又命令準備一批火攻用的小船,載上蘆葦,中間裝進火藥,周圍排列身披甲冑、手拿武器的草人,加以偽裝。
一切都準備妥當了,黃昏時候颳起了東北大風。朱元璋命令敢死隊駕上七條火攻小船,衝向陳友諒的船隊,乘風點火,發起火攻。七條小船像七條火龍,竄進敵軍船隊。同時,朱元璋的水軍也一齊發射各種火器,把敵軍的大小戰船都燒著了。火借風威,風助火勢,濃煙瀰漫 烈焰騰空,把鄱陽湖湖水照得通紅。陳友諒軍被燒死、淹死的無數,被俘的、投降的人數就更多。經過一個月的鄱陽湖決戰,陳友諒的主力全部被殲。
據說,在“鄱陽湖大戰”當中,朱元璋的軍隊只損失了1346人,在中國戰爭史上,絕對是罕見的一次戰役。朱元璋以20萬對戰60萬,不僅僅將對方全殲,自己還損失了一千多個人,很顯然戰爭被神話了。且當時對戰的雙方,數字存在誇大,朱元璋沒有20萬,陳友諒也沒有60萬。根據《戰國策·齊策》記載:“必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古人為了壯大聲勢,常以一當十,虛張聲勢。按照這種說法,朱元璋也就2萬人,陳友諒也就6萬人,且含有水分。所以,兩方大戰都沒有超過十萬,大家可以想象得到,20萬人全殲60萬,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且損失一千多人。如果按照2萬對6萬,朱元璋損失一千多人還有點靠譜,20萬對戰60萬損失一千多人,朱元璋簡直就是神兵天將。
回覆列表
這一戰,朱元璋和陳友涼在參戰人數上不成比例,但還是朱勝了陳,一是朱的軍事指揮能力還是強於陳,二是朱也傷亡了36員大將,打的也很殘酷,三是由於朱勝利了,記載這次戰爭的人是朱的人,也有可能歌功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