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在vivo的IQ00釋出之後,小米9立馬就有了現貨,這也可以看出2998的起售價確實對小米來說有非常大的威脅。

    總體來看的話,vivo的這款手機其實在中高配版本與小米9相比來說有一定的優勢,但在其售版本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亮點!

    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實vivo的這款機型優勢點主要在於大電池容量以及全新一代的屏下指紋,拍照方面其實是要落後於小米9的,而在無線充電部分也是落後於小米9的。

    對於小米來說,其實目前價格並不是最大的問題,主要問題在於備貨量上小米,我們說一直非常擅長飢餓營銷,那麼在此次小米9上也擺脫不了飢餓營銷的嫌疑,目前來看的話,如果備貨量不充足的話,也就有一部分使用者轉向vivo的這款機型。

    除此之外我們知道vivo的這款機型還是一款遊戲手機啊,不僅作為KPI的官方使用手機同時在機身上也是加入了液冷散熱技術,這在遊戲上的體驗相比其他手機來說要好很多。

    所以對於小米來說,目前最大的難題就是備貨備貨備貨,如果備貨量趕不上的話,領先優勢也就只有這一兩個月,五六月份的新機上市之後,其實小米9的價格優勢就沒有如此的明顯了。

  • 2 # 閒來說機

    其實,這樣的情況小米應該是司空見慣了。

    小米1以1999元的價格橫空出世的時候,各大品牌手機的價格都還高高在上,但是很快,榮耀8860也就是榮耀的第一代旗艦機也是1999元的價格面世了。兩者上市時間僅僅相差月餘,緊接著在小米1取得巨大成功之後,各大手機也紛紛降價以應對小米的價效比之戰。在小米數字系列漲價到2499元左右後,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各大旗艦機價格也紛紛隨之上漲,但是彼時的他們除了榮耀與魅族等旗艦機針鋒相對外,更多的手機廠商針對的是千元機市場,而小米現在來到2999元這個價位,這無疑就動了很多手機廠商的乳酪。

    小米的戰略非常清晰,小米手機做精做細,價格上浮走中高階路線,而紅米手機則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深耕,走中低端手機的路線。但是小米手機上浮就勢必要搶奪原來高階市場的蛋糕,這對於友商們來說顯然是難以接受的。

    之前OV紛紛推出新的子系列手機主要針對的還是小米的千元機市場,也就是中低端機,而隨著小米價格的上浮,OV勢必要對小米進行狙擊。

    有人或許會有疑問,還是之前的那個小米,怎麼價格上漲就會影響到OV以及華為呢,價格上漲應該賣不出去才對啊。

    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考慮最多的一定是預算。比如預算是4000元,那就會在4000元左右的區間中去考慮手機。而小米價格過低的話,在考慮手機的時候甚至不會出現在考慮範圍內,這樣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即便小米旗艦機的配置並不比OV或者華為的旗艦機低,但是對於高階形象的衝擊毫無裨益。

    這也是小米手機在沒有決心衝擊高階市場之前,OV僅僅推出子系列手機來與小米的千元機競爭的主要原因。而小米手機一旦開始衝擊高階,佔據原本高階市場的OV、華為勢必要進行狙擊。

    目前VIVO推出了IQOO子品牌來對標小米數字系列,華為則依舊依靠子品牌榮耀,不僅榮耀V20定價2999元,據悉數字系列榮耀20也將定位在2999這個價位。我在之前的回答中也提到過,小米9此次的定價非常不科學,可以說雷軍說服一眾高管來確定依舊3000元內起步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案。

    無論是VIVO還是華為,都是用中低端子系列來對標小米,這無疑會給人一種感覺,小米就是一款中端手機,也只能與華為和榮耀的中低端品牌對標。殺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殺人還要誅心。

    榮耀V20在先發布,並且定價2999元的背景下,小米無論如何不能定位2999元,既然小米已經將紅米分離,並且確定己身要走高階路線,那麼此次釋出的小米9就無論如何不能佔據2999這個價位,從而與榮耀V20形成一個區間。

    小米完全可以採用雙發戰略,即紅米推出高階手機來佔據2999元這個價位,而小米數字系列則應該3599元起步,這樣無論任何人在比較時都會下意識的將紅米與榮耀進行對標,而小米自然會對標VIVO NEX以及華為mate和P系列手機。

    那麼事已至此,小米該如何自救呢?

    首先,紅米手機應該儘快推出高階系列手機,定價必須在2599元這個檔位,並且配置應該與小米9持平,但是在相機上或者手機材質上稍稍欠缺以拉開差距。這樣會將IQOO以及未來榮耀20的活力拉向更能打的紅米手機。

    緊接著,小米應該釋出小米MIX3的5G版手機,定價可以更高一些,進一步提升小米高階手機形象。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小米在推出一款新的系列,完全對標高階手機價格,採用更紮實的做工,更奢侈的用料來堆積,價格可以做到4599元起,釋出時間可以定在年中8月份或者9月份。

    這樣小米手機將形成一條完整的戰線,年初、年中以及年終將都有手機發布,可以更加細緻的根據市場變化隨時調整。

    當然,再完美的戰略都需要有堅實的後盾,小米想要走的更高、更遠,紮實的研發投入是不可缺少的。

  • 3 # 心動GFONE

    一直以來vivo都是主打線下市場,小米則是主打線上市場,本來兩者因為差異化原因所以影響並不是很大,不過隨著手機市場競爭越加激烈,小米開始著力線下,vivo也是開始著力線上。iQOO就是vivo主攻線上市場的一款機型,競爭力非常強大,對於小米來說,iQOO的出現將會是很大的壓力,勢必會被iQOO分走一部分蛋糕。從高價賣到低價很容易,但是從低價賣到高價卻不簡單。小米如果說想要挽回局勢的話,那就只能從創新科技研發入手,還有就是現貨問題要解決,不然只靠做低端那未來會很危險。

  • 4 # 搞機情報站

    說實話,看到vivo的IQOO,作為一個資深米粉,我都慌得一批。估計小米應該也不好過吧。

    但是,作為一個企業,自然會有其它企業來搶一杯羹,這正說明了小米的強大讓友商也很慌,不是嗎?

    應對IQOO,我覺得小米唯一能做的就是:

    第一:創新,把更前沿的技術拿出來。

    當初小米率先提出全面屏概念,MIX更是驚豔同行,虜獲多個設計大獎,拉開了各大廠家全面屏的爭奪戰,可謂是全面屏先行者。

    所以,創新必須一直進行下去。

    第二:價效比,要不忘初心,做好用不貴的手機

    可以說了,有了小米才有國內手機市場的親民形式。當初隨便一部手機幾千上下,小米一出,直接千元以內,估計一時間在友商眼中就是個攪屎棍了吧。但是,就是這樣的策略才成就瞭如今的小米。

    所以,價效比是小米的初心,這個不能忘。

    第三:黑科技,需要大力投入,而不只是搬運

    當初澎湃S1過後就再也沒有下文,我不知道是不是已經放棄。其實,對於一個起步較晚的企業,能投資自研晶片,已經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了,況且澎湃S1的表現也還可圈可點。

    所以,小米必須繼續專研內在,只有總有足夠強大的核心技術,方能走的更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最窮的時候是怎麼過的,睡橋洞吃野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