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領眾教育路老師

    為什麼能養成熊孩子?

    孩子父母:孩子這麼小,他能懂啥?你這麼大的人了好意思計較嗎?

    突然憤怒,導致忘記說什麼。。

    不好意思

    我們先不管別的,熊孩子家長這份推脫,為什麼能這樣廣泛應用呢?因為孩子這麼小,真的懂得不多!

    畢竟!生而知之的沒有,智商高的也特別少!

    可以說,從孩子出生到小學畢業,甚至成年之前,都是孩子學習的時候,學習自己穿衣服,學會走路,學會吃飯!

    學會辨別能否食用,學會認識各種物體,學會電器的使用方法,學會認識事情的本質,學會思考,學會道德,學會八榮八恥,學會知法守法,學會尊敬,學會剋制,學會謙讓,學會辨別好壞!

    總之,一句話就是學會懂事!!!

    六歲,你指望他一下子全學會嗎??

    所以,

    我們需要知道他這個年紀需要會什麼!連成年人都會生氣的時候摔東西,失去理智,小孩子懂得什麼??

    我們非常非常希望孩子能夠長大,能夠懂事!

    但是我希望你有個期待的時間,有期待的過程!

    因為,不告訴你,是因為你理解不了,所以才要求!哪怕孩子不懂,但是我們需要讓孩子瞭解,太多的家長,孩子做錯事,就打,打完了,孩子只知道不能做,為什麼不能?不知道!

    這點,我希望家長能夠和孩子溝通!

    用正能量的方式進行溝通!

    當然,對孩子來說,打的確很管用,但是希望家長有度!

    六歲的孩子還和你搶手機,打吧,嚴父慈母!孩子爸爸,加油!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作為反面例子,我偷偷上黑網咖的時候,看到過很多學壞的小孩子,也就六七歲,網咖開黑,連坐,lol甚至黃金白金段,cf十幾把神器,或許不知道所謂的神器多少錢,或許不知道lol和cf是什麼!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你的孩子在六七歲的時候,玩遊戲,充錢,最起碼五千塊錢!!

    而且還是環境特別不好的黑網咖!!

    很多人玩遊戲一兩年,可能都在白銀段徘徊,孩子直接黃金段,白金段,你覺得他們玩了多久??白銀段的更高層次是黃金,黃金後面是白金!

    之前所說的,突然憤怒,是因為我想到了以前看到的新聞,三個孩子虐殺女老師長達三天!最大11歲,最小8歲!

    為什麼孩子懂得變得花樣的玩虐殺?卻不知道不可以殺人?不可以虐待?

    難不成僅僅知道自己受到保護嗎??

    是因為惡意啊!!

    他們虐殺老師,可能,大概,或許是老師沒有教好,逆反心理導致孩子犯罪!!

    但是,家長沒有責任嗎?我知道,我說的多了,但是,為什麼你覺得僅僅六歲的孩子,就認為沒救了??

    我希望你能反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願祖國的花朵健康成長!

  • 2 # 淏東

    首先說,這裡邊有一個概念:6歲絕對可以矯正的過來。其實幹什麼事情都不晚,只要開始。關鍵問題是要明白每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階段的特點。首先,5~8歲是形成他初步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一個階段。換句話說也就是,5~8歲的時候其實更應該重視和考慮,給孩子去形成一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那再來說一下什麼是價值觀,價值觀簡單來說就是認為什麼有價值的一種判斷的傾向。價值觀會決定什麼是有價值。價值可以指收益,這種收益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首先孩子愛玩手機,搶奪手機,說明他認為這東西有價值,所以這也是他的一種收益。

    如果家長不去了解,不去理解孩子的這樣價值觀,而所導致的這樣一種行動選擇。盲目的去幹涉或者說,卻強制性地奪掉孩子手中的手機。這樣以來孩子更加會大怒大吵。你想啊,每一個人的利益和價值被剝奪掉了,那他的反應自然是反抗。

    俗話說的好,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其實這樣子來分析的話,解決方法就顯而易見了。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去認同什麼樣的價值和什麼樣的價值觀才是他應該具備的。那就是讓他覺得手機有什麼好處,手機有什麼壞處,什麼時候可以看,什麼時候不可以看。如果看的時間長了,眼睛肯定會受傷害,另外如果說只玩手機不用幹其他的,不能玩玩具,不用吃飯,那就讓他玩手機好了,讓他自己去選擇。

    在行程有良好價值觀的基礎上,教會孩子去選擇他的行為,把選擇權交給他,這個時候如果它沒有尺度沒有,對於玩手機這件事情有良好的把控,那麼家長的懲罰手段相應就到來了。懲罰手段,同樣也是一種收益對收益的行為的一種剝奪。

    舉個例子,我小時候不聽話,老去河邊玩兒,結果我的媽媽沒有打我,反而說你去游泳去,你接著去遊,你也不要回了,你就天黑了,都不要回來,結果我挺害怕的,天黑了還是不敢回去,我媽真的當時挺,我覺得挺絕情的。但是這樣子讓我覺得,還是回家比較好一些,我就不去游泳了。我選擇了這種對我有利更加有利的收益。

    再說一下,如果採用暴力或者說暴力的揍孩子或者說暴力的把手機搶過來強制進來不讓他看,這種行為其實一種強制性的懲罰措施和手段。這種手段不帶有疏導性和心理輔助以及安慰的作用的話,其實是最愚蠢的一種做法。所以不建議採用。

    另外如果真的採取以上方法的話可以讓孩子得到他自己該有的收益,然後呢,也讓他注意了尺度,換句話說這些,行為這些方法都是讓它去形成一種良好的價值觀,然後以良好的價值觀去指導他的行動的傾向,這樣行動的傾向才能給他得來相應的收益,而這種收益對他來說又不產生傷害,而且這種收益也會最大化,他,我想會自己選擇好的。

    家長只需要給他去作為指導和作為尺度的拿捏的人就可以了。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實際上是給他形成了一種規矩,叫做什麼是規矩,哪些東西能碰,哪些東西不能碰,哪些東西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碰,在什麼情況下又不能碰?

    這就好比我們在講什麼是自由,大家都想自由,但需知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呢,既有思考能力又有相對來說完整和完備的價值判斷體系,對他將來走上社會有更大的好處。

    當然在處理其他事情的時候,他還可以以此作為借鑑,而且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當然把這種習慣堅持下去的話,對他來說那就形成一種習慣慣性。

    5~8歲的孩子,實際上更多的應該去教育他學會什麼是規矩,在規矩的基礎上,將來才能夠有很多的東西去構建,構建他美好的人生。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辦法把孩子能夠控制在把他教育在一個可以讓他自己掌控自己在一定自由度範圍內去活動的話,那麼將來在12歲之後,那壓根兒就不可能管住。

    再舉個例子,現在在5~8歲這個階段,你還有力氣有能力還能把它拿得住,或者說你採用強制性或者暴力性的手段,能把它拿得住控制得住,但如果說12歲以後你再試試你使用暴力,根本就不可能那個時候孩子更加叛逆,你說你打你罵或者你採用暴力,他可能帶來的,就是離家出走,你連人都找不著,你追也追不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初嫁給自己愛的人,婚後有沒有後悔,現在過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