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閒方外雨
-
2 # 九和妙空
這寓意可以有很多種理解,七十二般變化各顯神通,都很有趣,很有價值。我是取修行悟道這個角度來理解。
大概劇情:唐僧師徒四人取到經書後,遇到通天河的老黿,馱他們過河,卻將他們弄沉,連人帶書全部翻入了河中,把經書弄溼,在晒乾的時候,他們又發現這些經書無字。
寓意: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難,最後求的真經其實就是“無字天書”。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在經歷著內在的成長曆程,會通過各種磨難考驗來不斷歷練自己,有的人在磨難中倒下了,有的人在磨難中覺悟了。
每個人在經歷了自己的九九八十一難,覺悟本心,迴歸自性後,當下看到的真相就是萬法皆空、空生妙有,能放下一切,又能瀟灑人間。而“文字”這時候也圓滿完成了它明理傳法的使命,需要放下對文字的執著,歸於空性。
有一個典故,一日佛陀拈花示眾,不言一語,眾弟子都不解其意,不敢冒然表態,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與佛陀心心相印,就是在說:實相無相,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最後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說,什麼也不知道,無修、無取、無證,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嘛。
所以劇中燃燈古佛一開始對無字真經有過評價:“東土眾僧愚昧,不識無字真經,卻不枉費了聖僧這場跋涉”。
說的再通俗易懂一點,九九八十一難最後換取的“文字經書”,都不如一路上降妖除魔的歷練、成長和覺悟。
語言文字再精美,再究竟,也代替不了自己親身的人生經歷和閱歷。
所以,“真經”就是我們走在生命當下的路上所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它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就是當下的一種感受和領悟。
而利用這些總結的東西繼續去歷練,才能讓人生不斷成長起來,真正覺悟本心。
-
3 # 島雲蒸大海
主要原因有兩個:1.上級為了使彙報報告好看。2.為了敲打一下師徒四人。
原文:菩薩將難簿目過了一遍,急傳聲道:“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即令揭諦,“趕上金剛,還生一難者。”
翻譯過來就是菩薩拿著簿目巴拉一遍,一看不對啊,便宜這哥幾個了,這麼快拿到真經了,還有個坎得給他們補齊了。所謂的九九歸真,佛教中說:“九九歸真、終成正果”。九九歸真的意思,就是指從來的地方一路走來,然後再往要去一隻走去,最終迴歸到原本的狀態。其實就是一個說法,就跟過年吉利話一樣,聽著好聽而已,取經這個事是菩薩一手操辦的,計劃書上是八十一難,得有始有終,說八十一就得八十一,要不給如來寫彙報報告也不好看。
菩薩還有個目的是藉此一難敲打一下唐僧師徒。
師徒四人掉到通天河裡打溼經書,晒得時候偏偏最重要的一本破損了,這時候唐僧開始自己絮絮叨叨,心裡不是滋味,反倒是孫悟空比較看的開,安慰他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非人所能改變,這時候看出其實孫悟空境界已經比唐僧高了,我前面有一篇文章講獅駝國的時候其實孫悟空已經看透了取經是場大秀,是有人操縱的,所以對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他都能淡然處之,小暴脾氣再也沒有了。
說的遠了,說回為什麼菩薩要敲打他們,師徒四人掉到河裡,已經完成81難,取得真經按說理所當然,為什麼還要晒經的時候弄碎一部分呢。中國有句古話叫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還有一句俗語叫留一手,你們取經取的是殘經,完整的還在我們這裡,你們別以為以後可以盡情得瑟,要對我們有敬畏之心。孫猴子看的開是因為對西天這幫大哥們做事風格已經基本掌握,佛祖也瞭解孫猴子現在機靈的很,雙方那是微微一笑,都在酒中,所以孫悟空封了個佛,而八戒和沙僧明顯要低兩個級別。
-
4 # 鹿野書院
《西遊記》是著名的魔幻小說,師徒四人加白龍馬度過劫難,最終功德圓滿,取得真經,修煉成佛。
失信於“龜”,要受懲罰這還要從第一次陳家莊降河妖,過通天河講起,一有修煉多年都的老龜在通天河有一府邸,結果觀音菩薩蓮花池走失鯉魚,下界成精,霸佔了老龜的府邸成了河妖。
等他們返程,老龜趕緊去問結果,結果就是唐僧給忘了,無言以對。作為失信的懲罰,老龜一生氣那他們掀河裡了。經書也打溼的一塌糊塗。
為了湊九九八十一難掀翻在河裡,還有一種原因。就是佛祖等唐僧取經走了,自己掐指一算,不對啊,才80難,少一難啊,功德不算圓滿,不行,得加一難。
脫卻凡胎電視劇《西遊記》演的比較清楚,就是師徒四人再從通天河出來,已經能騰雲駕霧了。
因為都成佛了,一步一步走回去也不太像話,孫悟空豬八戒他們之前雖然能騰雲駕霧,但都是以妖精的身份,要想真的以神仙身份“榮歸故里”,就得脫去凡胎。於是他們的肉身,通過通天河一難,留在了那裡。
這等德行,全套經書都給他,豈不是助長了世間殺戮之風?刀兵之霍?要是人人都殺戮完了取個經就能消去業障,那佛祖還怎麼幹?
通天河掀翻河裡,經書流水看似簡單,實則有這四層含義。
-
5 # 耒水湘人
出家人不打誑語!
初次得到老龜幫助的唐僧曾經答應幫老龜向佛祖詢問何時能得道!然,當唐僧到了靈山,入了八寶功德池洗淨全身,進了大雄寶殿,見了佛祖,封了佛,喜不自禁,卻已經忘卻了這件事,不符合出家人的口頭禪!
再有,西遊本身是一部戲,劇本這麼寫,你自然要這麼做!你是棋子自然不能脫離執棋者的手心!
最後,為了完美,所謂九為數之極,十為完美,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始留一線生機,大道不完美!所謂勢不可去盡,凡是太盡,緣分勢必早盡,所以任何數都為九,九九八十一,是為盡頭!
然,當唐僧到了西天,算劫難時只有八十難,不夠數,自然要湊齊這一劫難,西遊才能完美,至於,石頭上留下的經書,那是因為萬事沒有十全十美,凡是皆要留下缺憾,取經也不例外,殘缺的美!
-
6 # 火居道士不可說
看了其他人的分析,基本上都是一個意思。這個問題還就是我來說才行,宗教與文化相結合著回答。
先從作者的角度來看,作者原本想寫就是八十一難,可是一直寫到取經成功了才寫這最後一難,其中的原因真是讓人深思啊。還有為什麼非要是九九八十一難呢?因為九這個數字是傳統文化認為的極數,極數的極數就是八十一了。因此西遊記的作者一定是想寫八十一難的。
那麼為什麼這最後一難要在取經成功之後才發生呢?作者在老龜那裡早就埋好了伏筆。因為作者早就想好了這一難的設定情節,必須發生在取經成功之後。
大部分人都說是為了湊這最後一難才這樣寫的,可我不這樣認為。別急,等你們看過我的觀點,相信你們一定會認可我的觀點。
這一點就要從宗教的觀點上來說了。電視劇《西遊記》裡面有這樣一段話。請認真品讀。大乘教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能超亡者昇天,能渡難人脫苦。就這幾句話,其中的含義大了。如果真經取回來,世間凡人都習佛法,是不是說世上再無百冤之結,再無無妄之災,亡者全部昇天,難人全部脫苦。那這個人間豈不是完美世界了。人間成了完美世界,地獄是否也會變得空空蕩蕩了呢?那麼如此一來,六道輪迴是否還有它的用處呢?亡者全部昇天,天上的神仙是否還有特權了呢?這樣一想,這大乘佛法果然是法力無邊,但是絕對不能讓凡人修得此法,否則這還了得。
作者應該是想到了這一點,這才在寫作過程中故意埋了一個伏筆,留下這最後一難不寫。偏偏在取得真經之後才寫這最後一難,故意讓經書被水浸溼,然後在石頭上涼經,最後有幾頁損壞,讓這大乘佛法不全,世人就算是修了這厲害的佛法,卻又因為經書不全,無法達到大乘佛法的最高境界。這樣一來,凡人界只能有更多的人修習佛法,做一個好人,卻不會擾亂六道輪迴。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一定是對佛法和道法有很深的研究,才會故意留伏筆寫這最後一難。
大家在分析這個情節的時候,都犯了同一個錯誤。把自己帶進了故事裡去看,但是不要忘了,這是小說不是真實的故事。作者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為什麼非要強加進去佛祖的意思呢?在西遊記裡面,作者的意思就是佛祖的意思,千萬不要忘了這一點才好。想通了這一點一切都好說了。所以最後我要說的是,這九九八十一難的湊數之說可是站不住腳的。
-
7 # 國學必讀
在《西遊記》中的弟八十一難,老龜故意打溼經卷這一難中,佛祖(或者說是作者)無非就是在告訴人們這幾個寓意,下面就由小可來作一一解答。
首先,這一難的寓意就是,人無信而不立。因為唐僧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這個老龜在駝唐僧過通天河時,曾經託付過唐僧一件事,這件事就是讓唐僧替他向佛祖問一下,自己何時才能修成正果,可是唐僧在面見如來佛祖的時候卻將這件事給忘記了,這就是典型失信,你如若辦不到的話就不要答應人家,自古常言說的話:“許給人人等著、許給神神等著”。讓人家等來等去等場空,你說這老龜能不生氣嗎?
其次,這一難的寓意就是,即使你是再牛的人物也需要別人的幫助。就拿這唐僧來說吧,雖然經歷了種種磨難終於成佛了,而且手底下還有三個了不起徒弟和一個了不起坐騎,可以說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了吧,即使是這樣,你離開了老龜的幫助這通天河也過不去。這就是,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誰也不能例外。
最後,這一難的寓意就是說:人無完人、物無完美。這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缺點,每一件事物也都有瑕疵。就拿唐僧來說吧,是一個大善人應該完美無缺了吧,可偏偏在對通天河老龜這件事上就撒謊失信了,所以在通天河老龜的眼裡,唐僧就是一個只顧自己不守信用的人。
總而言之一句話,應人之事事必躬親,否則的話,遺害無窮。
回覆列表
唐僧取經,每一難的背後,都有它的寓意和內涵。如果前面種種,都是在考驗唐僧對“佛”的專心不二,那麼最後一難《通天河遇黿溼經書》,便是讓他悟透“放下”。
“出家之人,四大皆空”,才能六根清淨。唐僧可以放下榮華,放下感情,卻沒悟透取經本身。他認為只有取得真經,普度眾生,才能獲得圓滿,殊不知這過程裡,他反倒“忽略了眾生,執著本身便是業障。”這一難,便是教會他“放下”。
下面我聯絡上下文,從6個細節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唐僧不曾參透,佛祖傳他無字經書唐僧放下人事,最終取得真經回去唐僧過於執著,記得經書忘了承諾唐僧重視完整,惋惜書破忘了本我唐僧放棄盛宴,主動逃離方為參破唐僧不曾唸咒,慧心已明終於成佛唐僧不曾參透,佛祖傳他無字經書唐僧一行人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西天。見到佛祖後,唐僧說“拜求真經,以濟眾生。”佛祖批評了一下大唐,然後讓阿儺、伽葉帶他們去吃齋飯,然後傳經。
阿儺、伽葉帶著唐僧看完經書名,就對唐僧說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唐僧回道說: “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
何為人事呢?
表面便是人的一切相關,這裡指的是人最珍貴的東西。唐僧生活在塵世,雖已出家,卻還是肉身凡胎的人。西天之行,是他生活在大千世界的磨鍊,經歷一起又一起的人生俗世,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面對二位的提醒,唐僧並沒有懂。
可唐僧沒有參透,拘泥表面,以為他們單純是要好處。其實,他們所做的一切,佛祖又怎麼不知?不過是藉機考驗唐僧。但沒有做到心空,說自己並無他物。
阿儺、伽葉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
於是,給他傳了《無字經》。暗示他“應無所往而生其心”,意思就是內心看空一切,放任思維在紛繁世界裡,無需任何外界之力,便能參透本心,直達本源。
在《金剛經》中,佛祖對須菩提說得很清楚,大意是“佛所說法,即是非法,若見諸相空相,即見如來。”
真正的《大藏經》中,“一切有為法皆為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是說,本來就沒有什麼佛經。類似“佛所說法是為非法,故名佛法”的理念。
佛祖的意思,便是讓他們看空一切。
長老短嘆長吁的道:“我東土人果是沒福!似這般無字的空本,取去何用?怎麼敢見唐王!誑君之罪,誠不容誅也!”
於是,四人去找到如來佛祖,反映阿儺、伽葉有問題。
佛祖並沒責怪二人,反而說白本也是好的,可惜唐僧尚未悟透。只以為被戲弄了,再次討要經書。
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
這次,再遇到要“人事”,唐僧給了紫金缽盂。其實,能充當人事的,無非值錢之物,值錢物當。三徒的隨身兵器自是不可與人,袈裟禪杖本身就是佛祖所賜,奉還不過物歸原主,只剩這個紫金缽盂。
缽盂除了本身紫金的材質值些錢,還象徵什麼?
①出行唐王所贈,但取經歸去不日便可相見,帶回去也沒多大意義。
②一路化齋取水,象徵口腹之慾,民以食為天,吃飯的傢伙都放下了,便是放下慾望了。
這次,便傳了他許多有字經書。只是,唐僧還沒參透更深層次的,放下俗物不過是第一層,後面“無便是有”還沒懂。
此前,唐僧路過八百里通天河,一籌莫展之際,有個老烏龜,自願貢獻自己的烏龜殼,馱他們師徒過去。
路上,它請求唐僧幫個忙,“萬望老師父到西天與我問佛祖一聲,看我幾時得脫本殼,可得一個人身”,唐僧滿口答應。
後來,唐僧上了靈山後,一心求取真經,早把老烏龜的事情拋諸腦後,所以有因便有果,為了償還因果,他被扔在了通天河邊,再次落在通天河老烏龜手裡。
唐僧跟老烏龜,其實何不相似?
老烏龜要唐僧問佛祖,它多久才能脫了殼,脫殼在《西遊記》中意味著成仙得道,就像是唐僧,他在凌雲渡上,脫了肉骨凡胎。因此,對於老烏龜來說,它的殼,是一道枷鎖。
此處,第二次暗示唐僧太過執著,執著於經書而把自己的許諾給忘了,反而因果報應,把經書弄溼了。
所以,老烏龜這一關,也是考驗唐僧,何為度人?如何度人?
唐僧沒辦法,只好收拾經卷。不料,石上把《佛本行經》沾住了幾卷,遂將經尾沾破了,至今《本行經》不全,晒經石上猶有字跡。
唐僧這裡的懊悔,又是一處執著。
可以說,唐僧的悟性有所侷限啊。人在其中,反而不如旁人清醒。
他們晒完經書,理論上這一難已經過去了,但金剛仍沒來接他們。直到了陳澄莊上,眾人禮佛,設宴招待。
只聽得,半空中有八大金剛叫道:“逃走的,跟我來!”那長老聞得香風蕩蕩,起在空中。這正是:“” 丹成識得本來面,體健如如拜主人。”
晒完經書,羅漢遲遲都沒出現,剛逃跑出門,便有羅漢相迎。說明他們一直在暗中觀察,多次考驗唐僧。
唐僧終於看破了,放下了原本的俗世觀。
唐僧道:“當時只為你難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豈有還在你頭上之理!你試摸摸看。”
自此,唐僧已然慧心明性,終於成佛。
總結:九九八十一難,取經真諦是修行唐僧作為金蟬子轉世,入世歷練。雖然一心向佛,卻難免有所有侷限。這一切都是在磨鍊他,讓他早日悟透,參透本心。
第八十一難,看似殘缺無意,其實是唐僧真正得道,參悟本心的過程。
感謝閱讀,回答完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