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英國牛津大學和芬蘭阿爾託大學專家分析320萬人資料後發現,人們的“交際巔峰”出現在25歲左右,此時朋友數量最多。之後隨著年齡增長,朋友數量會下降,最終只有一小群密友。一旦到了55歲,朋友的數量會再次穩步下降。對此你怎麼看?你的朋友多嗎?
6
回覆列表
  • 1 # 小懶人麼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的朋友很少。我是個不善於言辭和交際的人,但是卻是個愛憎分明的,從小到大朋友都很少,交心的朋友更加少。自我意識中只要這個人做了讓我覺得不能接受的事情或者動作,我就徹底將這個人刪除掉了,不會主動去見,除非不得已見到,也不會去理會的。以至於到了現在,出去逛街,看個電影都找不到人一起去看,所以常常一個人逛街看電影。

    我不適合跟工作中認識的人成為朋友,也不適合跟只見過幾次面的人就交心。只是回想起來,似乎自己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個看似交心的朋友,陪自己走過那段人生路,只是這些朋友隨著我那段人生路一起成為過去式了,毫無徵兆的再也沒見到了,再也沒聯絡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沒有打電話給他們,他們也就從來沒有找過我。可能我比較自私吧,總是期望他們能夠主動聯絡一下我,即使自己很想他們,捨不得他們,只是從來沒有這樣的機會過。以至於到了現在,都把他們搞丟了,即使見了面也是摻雜著些許尷尬,我知道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都說越長大越孤單,上學那會自己很自卑,家裡很窮,根本不敢去交朋友,直到大學畢業後才明白那根本沒什麼,能夠坦然接受的時候,卻也交不到朋友了,直到現在一個人逛街看電影。所以說我這是從小孤單到大麼?

    其實真正的朋友們是用來交心的嘛?我覺得所有的委屈和難受再見到朋友那一刻都不見了,即使你的朋友什麼也沒有做,只是跟你一起吃了個飯,看了個電影,甚至都沒有去開導你安慰你,但是就是那麼的神奇,就是好了,就是天晴了。很神奇的東西,所以說一個真正的朋友是個多麼難得的事情。

    我現在沒有交心的朋友,但是呢有一群酒肉朋友,每個週末固定的節目就是搓麻將。這群異性朋友沒有辦法去理解一個女生細膩的內心,但是能讓我去忽略那些細膩的感傷。跟他們在一塊不要那麼的計較,不用顧忌他們的感受。當然這群傢伙也沒把我當個女的。我們都是一個學校的校友,很湊巧的住在深圳的一個村裡很多年了,說是湊巧其實是特意的,即使當中很多人結了婚,找了女朋友還是一定要在村裡找個房子租住,不想離大家太遠了,這樣週末可以一起搓麻將,一起去蹭飯。

    只是有時候也在想,如果大家都要陸陸續續回老家了,到時候該怎麼辦?畢竟深圳不是我們想留就能留下來的。到那時候是否連想打牌都湊不齊了!

    珍惜跟朋友們在一起的時間,可能哪天不見了的時候就再也沒在我們的人生見到了。

  • 2 # 魏先生心理課堂

    我,朋友多!但是真正可以交心的幾乎沒有幾個了!隨著時間推移,工作的不同,處境的不同,經歷的不同距離越來越大!以前無話不說,現在無話可說!即使你傾訴出來,別人也只是當笑話聽罷了!或許這就是長大吧!長大,多麼孤單的一個詞語,孤單到連一個偏旁都沒有!

  • 3 # 玲瓏小主DADA

    嗯是的,年齡越大越是難交到朋友的,我朋友不算多,但到我這五十歲大部分人交的朋友都算是酒肉朋友或客套的友人多,知心?在當今社會只有權勢或富貴的人怕是能知心到有人,但人家有富貴權勢的人圈子交到的人群也怕都同樣圈子的相當實力的,現在人就是很現實的,現實的都找不到真實了

  • 4 # 賢惠151688966

    怎麼說呢?我在那個群體玩過後都有一、二個女人喜歡我而主動加我微信。我是不會主動加別人微信的。但也是誰願意找我就找,我不會主動打擾別人。總之我不太喜歡這種社會朋友。我喜歡我瞭解的姐妹。就算都是姐妹,我們也是有不同距離的。感覺這樣彼此都舒服,融洽。異性朋友不接觸,有異性只是掛在朋友圈。私下沒有異性交往。根本也不喜歡。

  • 5 # 長姐享受慢生活

    首先我非常認同你的觀點,到了一定的年齡以後,朋友數量就會少了,但是留下來的都是知心朋友。

    我的朋友比較多,每到一個單位上班,就會有朋友出現。

    從小學起有一個三人圈的同學,哪時我們都在農村生活,但是父母親和孩子都是吃固定公食的城市戶口,上學之餘農村戶口的孩子們要去幹農活掙工分養活自己。

    我們三個放學放假只需要帶好弟妹就行,我們有同樣大小的弟妹,把弟妹放在一邊,我們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這讓我們的童年時光有著非常相同的經歷,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我們雖然不同城,還會經常走動,有了微信更方便,經常提醒季節變化要保重自己。

    到了初中隨父母到了城裡生活,住到了部隊大院,那時有很多要好的同學,每天上學都是等上三五個一起走,玩的是形影不離,可是到現在還聯絡的只有一個同學。

    到了高中又結識了一批新同學,我們一起學工、學農、學軍、學醫術,同吃同住增強了我們的感情,學生時代的青春和理想把我們緊緊的聯絡在一起。

    畢業分別讓我們有千言萬語,讓我們難以割捨,當時感覺我們會是一輩子的朋友。

    可是走上社會,事業的追求,成長的快慢,結婚生子到現在也只有倆個,近五十年的相交沉浮,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一路的前行,一路的相幫相助,我們雖然性格不同、職業不同、但我們有一樣相同,我們彼此相互牽掛著,相互關心著,相互信任著。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

    很難忘宋同學每一次在我困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為我排憂解難,記得父母親和四弟去世,她都是第一個到現場,為我安排好一切,這樣的同學朋友是我一生的榮幸。

    到了參加工作,在眾多的同事中相處了四個朋友,那時我們年青,工作中、生活中總是會碰到不順心、想不開的事,只要招呼一聲,總是能放下家裡的事,四人小聚一起有苦的訴苦,有冤的訴冤,愁眉不展而來,帶著快樂回家。

    另外就是一同長大的發小,我們從小就過著遠親不如近鄰的日子,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都由相鄰的叔叔阿姨照顧,我們吃的是同一個食堂,喝的是同一個水㙮裡的水,住的是同樣的房子,穿的是同樣的軍裝。

    我們相同的地方太多,相同的教育,相同的見解,相同的信仰,相同的善良。

    太多相同的記憶把我們聯絡在一起,就是這樣的關係到後來也只剩下一個兩個的朋友。

    所以我非常認同到了55歲身邊的朋友還會下降。

    社會、生活、工作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也跟著發生了變化,你我也曾經是別人的好友,可是不知從哪天起,就變成了從好友中記憶中消失的那個人了。

    現在數數,一生中那麼多要好的同學、同事、發小到了今天還能走到一起的也就連十人不到。

    這十人對我來說緣分太深,必須要好好守護這份情緣。

    記得四十歲生日時說過:一是感謝我的父母養育之恩,二是有在坐的朋友是我的財富和驕傲。

    四十歲過生日我有三四桌的好朋友,今天讓我再請大概連一桌都湊不齊。

    朋友,真的要且行且珍惜!

  • 6 # 寂寞的0辦公室

    朋友多不是好事,知心朋友更是難得,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朋友多,往往被坑被騙被賣的恰恰是朋友,防火防盜防閨蜜朋友,背後下刀劈腿的多數是朋友,他只要起了壞心,防不勝防,他了解你的弱點,專門對著你的弱點下刀,穩準狠,朋友妻不可欺,但是往往都是朋友搞鬼。交朋結友還是要慎重,有一兩個知己就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知識變現,怎樣才能快速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