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的文人身上還有這些缺點嗎?
8
回覆列表
  • 1 # 漁耕樵讀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當然有些偏見,但是離婚率和受教育程度成正比是真的。

    自古文人相輕,到現在依然是這樣,就拿李敖來說,他都罵人罵了一輩子了。還有很多名人相互吐槽。

    沈從文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他的文章都是一種自然的感覺,經常被學貫中西的劉文典嘲笑。兩個人一起在西南聯大教書,因為日本轟炸,防空警報響起,老師學生們一窩蜂的奔跑,劉文典逃跑的時候經過沈從文還不忘鄙視一下沈從文:“陳寅恪跑是為了儲存國粹,我跑是為了儲存《莊子》,學生跑是為了儲存文化火種,可你這個該死的什麼用都沒有,跟著跑什麼跑啊!”

    劉文典還曾說:“在西南聯大,只有陳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要是我發工資,陳寅恪四百塊,我拿四十塊,朱自清拿四塊,沈從文四毛都不給。”

    黃侃在大學上課的時候,調侃胡適:“昔日謝靈運為秘書監,今日胡適可謂著作監矣。”

    學生問:“為什麼?”

    黃侃:“監者,太監也。太監者,下面沒有了也。”

  • 2 # 靜話詩詞

    謝邀。我只能說個大概。第一,自負。提起來就說讀什麼聖賢書,其實在古代你能考中還好說。考不中啥都不是,自己都不能養活。百無一用是書生,孔乙己就是一個例子。現在也有這種情況,太多大學生就業,一說我什麼本畢業。工資太低,工作條件不好。我的單位就曾經遇到過,直接告訴他你以為你是誰啊,我只看能力。

    第二,思維邏輯比較簡單。讀書讀成書呆子。一個博士群問一滴水從高空掉下來能不能砸壞人,各種計算,公式。一個人說你們沒淋過雨嗎。然後被踢出群。這個雖然是個笑話也反映出思維問題。

    第三適應環境能力太差。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說白了把那些書生送到戰場,估計死的很快。現實也是如此把那些大學生扔到亞馬遜叢林估計兩天就得全軍覆沒。

    第四,膽小。古人如此現在還是如此。沒幹啥呢前怕狼後怕虎。

    第五啃老。這個現象古今有之。

    第六七八九十還沒想到,想到再說

  • 3 # 今生意難忘

    感謝邀請!做為人,都有優缺點,都不完美。而古時那些讀書人從小便與書本相伴,個個都有滿腹理論,但實踐的卻很少,都是教別人如何如何做,自己反而做不到。背起書來行雲流水,做起事來一塌糊塗,典型的眼高手低,花駕子,紙上讀兵是他們的本事。理想與現實不符!

  • 4 # 一葉扁舟3300

    現在的文人是玩弄文字混飯吃的,以前的文人讀書是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寫文章只是為了表達一下觀點,抒發一下情懷。古代儒生有個特點,不能單純說是缺點,就是仕途不得志的時候牢騷比較多,發牢騷還發的特別有水平。

  • 5 # 井夫子

    所謂古代儒生的缺點,其實也帶著儒家一些追求所偏激的地方。

    我們不妨看看,所謂“學而優則仕”,“萬般皆無用,唯有讀書高”,都讓儒生容易陷入迷思,正如我們現在說的情商大多數時候比智商更管用。這樣的想法也讓儒生容易失去了人際關係的鑽營,所謂酸腐文生,不外如是。

    而對於道德的追求過於完美,也是缺點之一,須知道人無完人,從古至今,儒家很容易走在道德的制高點,這也就讓他們容易脫離群眾,哪怕用現在的社會距離也是,所謂高大上只能小眾,真正大眾的才是接地氣的東西。

    再說說現在的文人,其實也已經不可從一而論,所謂文人清高,或許高之舉仍舊有之,可是缺少了那一份清,也就多了些世俗。

    在學問通達之上,不在精雕細琢,或許大家少了,但是文人卻多了。若說起來,或許儒家的理論淡了,一些缺點沒了,但又有新的缺點出來。

    所謂文人與儒生本就不可通論 ,僅作此觀點,權當一言。

  • 6 # 無限輪迴

    拋開個人獨特的因素,古代儒生身上,具有一種矛盾的特點。

    1.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儒家創始人孔子,在《論語》中有言: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把學習當成人生的一種追求,這無疑是一種正確的導向。但是,慢慢地出現了階級歧視的現象。這就造成了三種後果:

    第一,輕視其他行業。認為其他的行業都是低賤的,只有讀書人才是崇高的。讀書可以走上古代最好的職業:當官。即使考不上,也自視甚高,有一種階級優越感。

    第二,輕視其他文人。當官畢竟職位少,因此,文人之間就會產生競爭。比拼才華就成了文人之間的較量。他們往往不是從文采上找知己,而是在鬥爭中剷除對手,出現了文人相輕的現象。

    第三,維護封建道德。自漢武帝以後,獨尊儒術。捍衛儒家學說,就成了儒生的使命。這也是他們維護自身地位的一種方式。三綱五常、仁義道德,成了口中的至理名言。但是,為了維護道德,有時又不得不犧牲道德。比如朱熹,說得很好聽,但做起來卻是另外一套。

    2.寧做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儒生雖然具有良好的社會地位,但是,有時卻出現懦弱無能的情況。特別是當面對矛盾、戰爭、國破家亡的時候,很多儒生都會明哲保身。反而不如一些粗魯人,敢於面對困難,敢於重逢陷陣。在這種時候,儒生的作用,就是磨磨唧唧,平添一些嘈雜的聲音,擺出一些奇怪的理論,大部分都屬於投降派。

    在社會安定的時候,以文治國,在國家動亂的時候,以武安邦。反過來一定會出現很大的失誤。當然,歷史上好的儒生也有很多,能夠憂國憂民,殫精竭慮,不能一概而論。

  • 7 # 天長水秋

    謝謝邀答。我是天長水秋,歷史問答達人。

    看了幾個回答,感覺有的隔靴搔癢,有的答非所問,沒說出題主想要的內容。

    題主問:古代儒生身上的缺點是什麼?

    我理解題主說的儒生就是讀過書、識文斷字的人。此為前提。古代儒生身上共同的缺點有:

    一、體能弱。讀書若想達到專業程度,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這勢必會影響到體能訓練,換句話說就是體力勞動太少。這就造成了中國古代儒生們肩不能擔,手不能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體能狀況。

    二、心能強。受儒家文化忠軍愛國的影響,古代儒生們多攀緣在君權神授的大樹上,看見任何有異於其思想的,都視為異類並狂吠不止。累世經年的訓練使得儒生們形成了嘴賤皮厚腹中空的特點。

    每個儒生都覺得自己是經天緯地之才,都可以出將入相,都可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其實,絕大多是都是隻能憑所讀之書混口飯吃的平庸之人。

    三、心自由。讀書使得儒生們能更好地解釋自己的行為,只要自己能過了自己這一關,相對就比較少考慮別人的感受。

    有為了心而甘願放棄的,如摔琴謝知音;又有為了利益而放棄自己曾經的堅守,如“君恩似海矣臣節如山乎”的洪承疇;有為了明天更美好而拋妻棄子的陳世美。

    類似的事情多了,就有人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盡是讀書人。

    很多儒生仗著自己多讀了幾天書,動不動就叫囂書中自有黃金屋,輕視別人的行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四、儒生們對儒生中高於自己的仰視巴結阿諛奉承竭盡全力討好之能是;対不如自己的,小瞧蔑視排斥打擊不遺餘力攝服而為之。

    所謂的文人相輕,就屬於此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問下麻辣燙鍋底吃起來太油膩的話該怎麼弄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