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級學習觀
    用成長性思維看待孩子,不要給孩子直接定性。

    很多時候我們帶不好孩子,或者孩子比較叛逆,主要是我們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以我們固有的思想、規則評判孩子。

    孩子總喜歡推別的孩子,很可能他把這件事當做表達開心,而不是故意搞破壞。如果是這樣情況,要教給孩子正確的表達開心的方式,比如拍手,比如大笑等等。

    孩子總喜歡推別的孩子,也有很大可能是孩子語言表達不發達,想跟小朋友玩,不知道如何說,只好用錯誤的肢體動作表達。家長要意識到孩子語言交流是一個成長過程,主動教孩子如何跟別的孩子溝通,孩子多模仿幾次就會形成有效記憶。

    由於孩子的記憶能力有限,最好是及時發聲,及時制止。把他拉到身邊,指出推到可能會傷害到弟弟妹妹是不對的,是不對的。

    訓練提高孩子自控力,是解決此類情況的好辦法

    孩子自控力有限,我們不要期待一次兩次教育就可以提高他的自控力。

    所以要在事件發生時儘快介入,利用孩子的內疚感及時教育。別的小朋友被推到了,這時候,你要問問孩子,對方怎麼想,疼不疼,如果自己被推倒了,會不會哭。這時候,孩子一般就會意識到錯誤,要鼓勵孩子主動認錯,求得別的小朋友原諒。

    當孩子行為得到反覆糾正的時候,他就會有進步,有進步就要給予肯定,強化他的能力。等自控力提升了,逐步變成口頭提醒,直到他能夠有意識的控制自己行為,和弟弟妹妹友好相處。

  • 2 # 彤仔媽媽

    寶寶推人,是因為別人侵佔自己的利益,寶寶還小,不會用語言表達這種不滿,於是用直接的攻擊行為---推人或打人的方式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

    一般來說,1到3歲是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正在發展,表現為自我中心性,他們只是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及力量,還沒有意識到別人的存在與力量,不能意識到攻擊的行為有什麼後果。因此,當別人侵佔自己的利益時,他們就會用攻擊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利益”。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種正常現象,不能因為這樣就給孩子貼上道德問題的標籤。父母無須過多擔心,只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慢慢他就會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緒了。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父母耐心指導。

    1.告訴寶寶攻擊別人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傷害以及會有什麼後果。前面說到的,寶寶這個階段處於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的時期,沒有意識到別人的存在與力量,不能意識到攻擊的行為有什麼後果。所以就需要父母告訴他們:攻擊別人會使別人受傷,別人受了傷以後就不會有小朋友和他玩之類的話讓他們意識到後果。

    2.告訴寶寶有不滿情緒用語言表達出來。2歲半的寶寶會說很多話了,告訴他們對小朋友有不滿情緒用語言表達出來,或者告訴大人,而不是汞攻擊的行為。

    3.角色扮演教育寶寶。角色扮演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教會寶寶換位思考,考慮別人受害方的感受,以及教育寶寶正確的處理方式。父母和孩子交換角色,父母扮演寶寶的一方,讓寶寶扮演受害的一方,當別人侵佔我的利益時,父母是如何處理的?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方法比單單比跟寶寶講道理,寶寶更容易接受。

  • 3 # 王子愛看劇

    作為家長一定要知道2歲到3歲是孩子經歷的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往往會出現跟大人頻繁說不,喜歡推搡別人,甚至動手打人,原來的乖寶寶突然不見了,像變了一個似的讓人頭疼,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也不要太緊張,要理解寶寶。

    1.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及時引導,耐心的跟寶寶溝通,或者可以透過小故事告訴寶寶這樣是不對的,一定要避免以暴制暴,這樣不利於寶寶情緒的發洩,反而可能使情況更糟糕。

    2.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寶寶的模仿能力強,有時候寶寶的行為可能就是因為對大人動作的模仿。

    父母要多陪孩子,讓寶寶感受足夠的愛和安全感,等寶寶再大一點,度過這個叛逆期,那個乖寶寶還會回來的。

  • 4 # 大賽爸爸說

    2歲半的孩子,在與小朋友玩的過程當中,是很容易產生一些衝突的。會經常推別的孩子。我身邊有很多寶媽都說,自己的孩子有過這種情況。儘管父母教育了很多遍,但孩子就是不聽。這並不是因為孩子很壞,故意要去推別人。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還小,大腦沒有發育完善,控制情緒的能力也較差。

    他們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不知道用哪一種交往方式才能更好的與別人相處。加上孩子的自我意識較強,很多時候只會為自己考慮。只要自己不高興,他們就可能會推小朋友。等孩子到4歲時,他們的自控能力就會好很多了。目前家長碰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我給大家推薦一些方法:

    要和善而堅定的制止孩子的行為。

    要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推別人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小朋友摔了跤是會很疼的。但我們在跟孩子溝通的時,父母要保持平穩的情緒。

    1.在態度上要和善而堅定。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用語言辱罵孩子。但是在行為上要堅決制止孩子,不要讓他繼續推小朋友。和善而堅定的方法,可以讓孩子看到,父母既是愛孩子的,又是有規則的。

    2.平靜中斷法。

    但我們看到孩子對別的孩子有攻擊性的行為時,我們可以讓孩子暫時停下來。在寶寶18—24個月時,我們可以教寶寶“平靜中斷”。也就是說,提醒寶寶安靜下來並且不要動。讓寶寶知道什麼是安靜的坐著。等他長大一點後,時間就可以延長一點。父母可以用一個手勢的提醒他。比如食指放在嘴邊,做一個“噓”的手勢!自己也不要說話,用動作去提醒寶寶要注意安靜。

    因為寶寶小,不可能做的很好,所以這個技能需要進行練習。具體步驟有:

    (1)讓寶寶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坐在椅子上。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懲罰孩子,而是讓他的大腦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剛剛的行為。他做的是對的還是錯的?

    (2)與孩子溝通,向他說明你為什麼要讓他坐在這裡。孩子可能不會承認自己錯了。但是沒有關係,給他們一段時間思考,孩子慢慢就會注意到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好。

    (3)當孩子能夠學會安靜的呆會,並會向媽媽承認錯誤,答應不再推擠別人的時候,媽媽就可以讓他結束平靜中斷法了。在讓孩子出來的時候,媽媽可以關心的問問孩子的感受是什麼?

    (4)一旦孩子養成了習慣,學會了用哪種辦法可以冷靜下來時,孩子以後就自己會用了。

    3.擁抱孩子。

    當孩子推小朋友的時候,還可能是因為有不良情緒。比如:小朋友不理他,不給他玩玩具等等。父母可以問問孩子是什麼原因。如果孩子們不願說時,父母可以抱抱孩子。安慰一下他,先與孩子共情,等孩子感覺好一點時,再與孩子進行溝通。告訴他正面的做法。想讓別人與你好好的交朋友,就要有禮貌的和別人玩。孩子在父母的擁抱中,感覺會慢慢好起來,並且更容易與孩子建立感情的連結。

    在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要多去理解孩子的行為。他們現在還不能很好的控制他們的行為和情緒。因此,父母講太多大道理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只有和孩子產生連線後,慢慢的去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父母不用太著急,這種行為是階段性的,以後就會好的。

  • 5 # 育兒經qaq

    你可以作為旁觀者,觀察寶寶的舉動,瞭解到寶寶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寶寶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對症下藥才會有療效的。當你發現問題所在時,及時的介入,幫助寶寶解決問題,或及時的提醒寶寶接下來我們應該怎樣做。這樣既可以幫助寶寶增強思維的活躍性,還可以幫助寶寶提升發展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寶寶提高交往技巧的

  • 6 # 那一段

    你好,以前我大寶也是一個問題,兩歲左右的時候,愛推人,打人。並且力氣很大,動作特別快。那段時間每天都在跟別人道歉,但是到了快三歲的時候,這些行為就沒有了。

    孩子愛推人、打人是一件讓父母百般無奈的事情。想管不知道怎麼管,可是又不能任由孩子這樣做。

    很多家長會說:“我想盡一切辦法讓寶寶不要推人,打人,但是沒有用。我也曾處罰他,打他屁股,寶寶當時認錯了,可是第二天他又完全忘了。”

    其實這是很多孩子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兩三歲的孩子推人並不是有多大惡意。父母要正確對待。

    寶寶一歲多的時候就會出現打人,推人的行為,家長不要認為是好玩,是可愛,所以一笑置之。寶寶看到爸爸媽媽的笑容,就會誤以為是一種鼓勵,以為做的對,就會繼續去做。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及時糾正孩子不對的行為,不要擔心孩子聽不懂,孩子是聰明的,爸爸媽媽是開心還是生氣,他們是感覺得到的。

    兩歲半的孩子會說話的,只是表達能力還有欠缺,我們應該教會孩子表達他們的想法,用溝通化解危機。

    父母還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家裡有孩子時,父母要做到不說髒話,不吵架,不打架。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做得好,以後孩子也會學著做得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霸佔三十條熱搜,變身新晉國民老公,為啥李現如此讓人上頭髮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