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華夏

    我回答一下,首先像電視劇說的什麼大哥當完皇帝,二哥再當,最後再讓弟弟當,這類傳說就不要信了,

    那麼為什麼太后一直想讓趙光義當皇帝呢?因為從小太后就偏愛二弟。總之太后想把一切的好東西都給老二,也就是趙光義,古人非常注重孝道,趙匡胤也同意了太后的要求,但是他仍然給自己的孩子封了太子。後來趙匡胤的種種做法都預示著,皇位將不會傳給趙光義。而會傳給太子,於是就有了斧聲燭影的事情。這是我瞭解的。歡迎各位補充。

  • 2 # 有歷史

    目前沒看到這種確鑿的記載哦。

    不過母親逼哥哥傳位給弟弟,確實有是先例的。西漢竇太后一度想讓景帝把帝位傳給弟弟梁孝王,最後因為朝臣激烈反對而作罷。

    但有成功的。比如南北朝時的北齊。

    北齊神武帝高歡的正妻婁昭君,一共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高澄、高洋、高演、高湛

    高澄被刺殺沒能當上皇帝,老二高洋當了皇帝。死後高洋的兒子高殷即位,但婁昭君十分不喜歡兒媳婦,不願讓兒媳婦當皇太后,而自己卻成了個沒權沒地位的老太婆。

    於是婁昭君強力支援高演,讓他廢了高殷,當了皇帝,就是北齊孝昭帝。

    孝昭帝當了不到兩年皇帝便意外去世。

    婁昭君又故伎重施,讓高湛繼承帝位。高演的兒子高百年慘遭殺害。

    大概在政治鬥爭中,孫子確實是比不過兒子好使。

  • 3 # 思方行正

    杜太后是接受了後周恭帝母子的教訓,開國之初國無長君是個災難。老大孝順聽媽的,傳位給老二匡義,不是民間所說的燭影斧聲。

  • 4 # 國史記聞

    《宋史·后妃傳》中記載,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昭憲太后杜氏病情加重,宋太祖趙匡胤終日侍奉,不離左右。杜太后臨終前把趙普叫到病榻之前,對趙匡胤說他能夠得天下的原因“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如果接替周世宗柴榮皇位的是柴氏的一位長君而不是年幼的柴宗訓的話,趙匡胤是萬萬沒有稱帝的機會的。

    隨後,杜太后便提出了一個要求:“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意思是讓趙匡胤將來駕崩之後傳位給自己的弟弟,這才能保證趙宋江山的穩定,趙匡胤聽後答應了杜太后的這個要求,杜太后也隨即讓趙普把他們娘倆的這段對話記錄下來,藏在金匱之中,是為“金匱之盟”。

    但是這件事本身就經不住推敲——周世宗柴榮是英年早逝的,他稍微年長的幾個兒子都被後漢隱帝劉承佑殺了,能夠繼承皇位的只有他七歲的長子柴宗訓。而杜太后駕崩之時,趙匡胤雖然才當了一年多的皇帝,但是他才34歲,並且他的長子趙德昭已經十歲了啊。杜太后臨終讓趙匡胤傳位給弟弟趙光義(當時22歲),以保證趙宋王朝始終有長君,這是非常不符合邏輯的——因為趙匡胤只要再多活十年八載的,趙德昭就已經長大成人,而那時趙匡胤也才四十出頭。一個當母親的肯定不會認為自己的兒子只有四十多歲的壽命吧!

    所以,金匱之盟在一般情理上就說不通,何況它是在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六年之後,才被已經失勢並且渴望復出的趙普提出來的,這就更說不通了。

  • 5 # 耶律阿寶機

    這個問題其實不算問題,歷史沒有誰說的絕對是對的,畢竟沒誰經歷過那段歷史。假如有怎麼一說,那其實很好理解,都是自己親生兒子誰當都可以,但是趙匡胤不會那麼做,是親兄弟,在親你能親過自己兒子嗎?出於什麼也不會讓兄弟當,除非他沒有兒子,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兩條都沒有了找近支,皇位繼承也就者三條路,中國從始皇帝開始一直是這樣延續,不會說為了孝道而改變禮法。至於影視作品不要過多的去較真,有那個是符合歷史的,那是供人消遣和娛樂的作品,不是正史,就正史有那個敢站出來說全對,除非你經歷過,至於趙匡胤母親說沒說無關緊要,說也對,沒說也對,說了是出於母親對兒子的關愛,沒說也是對兒子的關愛,不要糾結這些問題,歷史與影視作品是沒有衝突的,要較真的話什麼歷史題材影視作品都有問題。。。

  • 6 # 蕭武

    宋太祖趙匡胤爆崩死後,弟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

    關於宋太祖之死和宋太宗繼位,這中間有很多種說法,比如燭影斧聲和杜太后的金匱之盟的說法。

    這兩個說法當然完全是相反的。燭影斧聲的意思是宋太宗謀殺宋太祖奪取皇位,金匱之盟則是意味著宋太宗繼位是早就約定好的,並不存在燭影斧聲的問題。

    金匱之盟出自宋朝的官方記錄,因為趙匡胤就是從後周孤兒寡婦手裡奪取的皇位,所以杜太后認為要國運長久,就必須保證國賴長君,避免出現孤兒寡婦的局面。

    而且,金匱之盟的說法還有個唯一的見證人,也就是趙普。按照宋朝官方的記錄,趙普聲稱杜太后去世時,除了宋太祖和宋太宗之外,他是唯一在場的見證人,而且是杜太后要求他做見證人的。

    但這個說法出現在宋太宗繼位之後,這時候宋太祖已死,趙普的這個說法就已經死無對證了。如果按照孤證不信的原則來說,沒有其它旁證,趙普這個說法是很難有效的。

    更何況,這時候趙光義已經繼位,也不會有人提出反對和質疑,即便是有,也只能爛在肚子裡。這也是後來宋朝就已經出現了燭影斧聲的說法的原因。因為金匱之盟的說法實在是太不可信了。

    按照元朝依據宋朝官方記錄修成的《宋史》的記載,也是另外的情況。雖然也提到了金匱之盟,但是這不是趙光義繼位的主要原因,而是因為太監王繼恩在關鍵時刻助攻。

    按照《宋史》的記錄,宋太祖死後,當時年僅二十五歲的宋皇后讓王繼恩去召太祖的小兒子趙德芳入宮,也就是要讓他繼位。當時趙德芳只有十七歲,而太祖的長子趙德昭已經二十六歲了,比宋皇后還大一歲。

    所以,這時候首先出問題的其實就是宋皇后,她顯然是想讓更年輕的趙德芳繼位,而不是趙德昭。趙德芳年齡還小一些,趙德昭繼位的話,宋皇后就會很尷尬了。

    王繼恩在這個關鍵時刻出宮以後,沒去找趙德芳,也沒去找趙德昭,而是直奔晉王府,找了趙光義。這樣,趙光義就成了在太祖死後入宮的第一個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

    趙光義入宮後,宋皇后大驚失措,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已經大勢已去,敗局已定,無法挽回了,所以立刻向趙光義求饒,稱呼趙光義為官家,也就是承認自己已經輸了。

    之所以出現這種說法,很顯然是南宋從孝宗開始,帝系又回到了太祖一系的後人,當然要證明皇位本來就應該屬於太祖後人,太宗當上皇帝只是意外情況。

    但王繼恩這個說法顯然是甩鍋,既不是宋太祖的問題,也不是杜太后的問題,而是關鍵時刻出了個壞人。這個說法也沒有直接歸罪為太宗篡奪,還是留了面子,也是因為太宗後人高宗把皇位還給了太祖後人孝宗。

    但在高宗個孝宗先後死去後,質疑太宗繼位的合法性的說法就開始越來越多了,也無需顧及什麼了。燭影斧聲的說法基本上也是南宋白逐漸形成的,也是為可證明太宗一系當皇帝本來就是非法篡奪的結果。

    而金匱之盟的說法,則很顯然主要是北宋時期形成的一個關於太宗繼位合法性的說明。而且這個說法又利用了趙普的投機心理,迫使趙普配合。但這個說法顯然很牽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尿病孕婦能不能吃油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