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楊19
-
2 # 站崗的路燈
水果、蔬菜不能互相替代
首先,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從營養素的總體含量和總的抗氧化能力來說,水果不如蔬菜。水果和蔬菜雖然都含有維生素C和礦物質,但水果中除了鮮棗、山楂、柑橘含維生素C較多外,一般水果如蘋果、梨、香蕉等所含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都比不上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從經濟角度來說,水果品種沒有蔬菜豐富,價格更是較蔬菜昂貴。因此,要想既充足又經濟地攝取維生素C和礦物質還是多吃蔬菜好。
其次,蔬菜不能代替水果。
與蔬菜相比,水果也有其自身的優點。除了味道香甜、不用烹調、營養流失少外,多數水果都含有蔬菜中所沒有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非營養物質,如各種有機酸(檸檬酸、蘋果酸和葡萄中的酒石酸等)、酚酸類物質和芳香類物質。這些非營養物質對健康不無裨益,可刺激消化液分泌,開胃消食,並促進多種礦物質的吸收,可抗菌消炎,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凝集等。
由此可見,水果和蔬菜既有共同之處,又各有特點,兩者不能互相替代。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中早就提出了“五菜為充,五果為助”,這句話準確地道出了蔬菜和水果在功用上和用量上的不同,蔬菜作為人體獲取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可以較多地食用,而水果只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少量食用。現代營養學也推薦“每餐有蔬菜,每日有水果”。
許多人認為水果與蔬菜營養成分相近,不吃蔬菜,一天吃一斤水果,不僅營養夠了,還是減肥的好時機,於是早晚餐變成了水果餐。持這種想法的女性不在少數,但問題是,水果能完全替代蔬菜的作用嗎?兩者之間的營養真的沒差異嗎?答案是肯定的,水果是不能代替蔬菜的。
-
3 # 花吃小雙
不可以呦!
蔬菜和水果不可以互相代替吃!因為其營養價值各有特點,一般來說,蔬菜品種遠遠多於水果,而且多數蔬菜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的含量高於水果,故水果不能替代蔬菜;在膳食中,水果可以補充蔬菜攝入的不足。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機酸和芳香物質比新鮮蔬菜多,且水果食用前不用加熱,其營養成分不受烹調因素的影響,故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推薦每餐有蔬菜,每日吃水果。
回覆列表
不可以,以下是權威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劉燕萍為讀者解答。 蔬菜水果該誰唱主角 問題:人每天都離不開蔬菜水果,“營養指南”也是把蔬果並列。那到底該誰唱主角? 解答:蔬菜能為人的機體提供所需的多種維生素、膳食纖維、無機質和水分,同時不像水果含有那麼多糖分,會增加身體代謝的額外負擔。但也有人拿水果當飯吃,他們的道理同樣不容辯駁,從營養成分上看,水果一點兒不比蔬菜少;而且水果可以生吃,既不會因為加熱烹煮而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更不會額外攝入很多的油鹽調味料,才更天然和健康。 蔬菜和水果本是一對親兄弟。自古以來,菜、果在我們膳食結構中的地位便已確立——“五果為助,五菜為充” (《黃帝內經-素問》),或為助,或為充,是平衡我們膳食結構的左膀右臂。好的飲食應該是有菜有果,品種豐富,均衡適度的,而不該有所偏廢。 蔬菜缺勤的時候,水果來替一次班,或是水果不夠了,拿蔬菜來救救場,在咱們的飲食生活中都會是常有的事,無礙大局。 特別提醒貪戀水果的小女子,光吃水果不吃菜,或生吃蔬菜當飯來保養面板的,一定行不通。那隻會讓您落個脾胃虛弱的病身子。 那些胃腸功能虛弱,動不動就鬧肚子的朋友,雖不能享受生吃水果的樂趣,在吃少纖維不產氣蔬菜的同時,可來點兒蒸煮過的水果。 糖尿病病友,與蔬菜為伴也別與水果絕交,每天少吃幾口低糖度的水果(大棗、香蕉、西瓜、荔枝什麼的就算了),只要一次不超過100克,一天不超過200克,一般是不會影響血糖控制的。 無論是誰,都別拆散了蔬菜和水果,一天一斤菜加上半斤果正合適。 蔬菜不等於維生素 問題:蔬菜是為了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 解答:蔬菜不等於維生素。傳統的七大類營養素,還有現代的成千上萬種植物化學物質的存在都不足以概括蔬菜的好,因為它們的天然配搭只有在原生態的物產上才能獲得,每一棵小菜,每一個果實都是那麼奇妙,根本不是維生素你高我低那麼簡單。 只有經常全面地吃,才能完整地獲取來自蔬菜的滋養,記住它們不只有維生素。 問題:生吃蔬菜可避免烹調造成的營養流失嗎? 解答:問題是蔬菜不經加工,營養是保住了,有毒有害的物質同樣毫髮無損,還在。 舉例說明。芥菜屬蔬菜,含有少量致甲狀腺腫物質,這種物質會干擾甲狀腺對碘的吸收利用。花椰菜(花菜,菜花),和其他芥菜科蔬菜一樣,也含少量致甲狀腺腫的物質。與此相類的還有蘿蔔、大豆等十字花科蔬菜,經體內代謝產生一種甲狀腺毒性物質,可引起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甲狀腺增大。 而這些來自於蔬菜的甲狀腺殺手都懼怕加熱,經過適當的烹製就可以有效規避危險。 不要大肆生吃蔬菜了。焯水後涼拌,快炒,或是做湯,菜餡,這些烹製方式兼具保全營養及減少毒素。 問題:多“藥”蔬菜有哪些? 我們愛吃豇豆、大白菜、圓白菜、花菜、小白菜、莧菜、辣椒和茄子,害蟲們也愛吃,特別是豇豆和茄子,為了從“蟲口奪食”,須施藥。因而這些蔬菜可能存在農藥殘留,而南瓜、紅薯、胡蘿蔔、洋蔥、茼蒿、大蔥、香菜、生菜、西紅柿等蔬菜因為無需為驅趕蟲蟲施藥,自然就安全得多。 另外,施用化肥是現代農業必不可少的手段,卻構成蔬菜產品對健康的潛在威脅。比如氮肥,能增加植物中硝酸鹽的含量,根、莖、葉的硝酸鹽汙染程度遠遠高於花、果、種子。所以,儘可能多吃瓜、果、豆和食用菌,如黃瓜、番茄、毛豆、香菇等。如果您很喜歡吃葉菜,也不要太為難自己,注意補充一些維生素C,來阻斷亞硝酸鹽形成,減輕葉菜潛在的危險。 水果什麼時候吃最好 問題:水果什麼時候吃最好?哪些水果不能空腹吃? 解答:營養學家大多贊同在兩餐之間吃水果。理由有兩點:水果含有一定的糖分和能量,隨餐吃勢必影響對其他食物的運化,並增加血糖代謝的負擔;充滿其他食物的胃對水果的排空會減慢,水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在胃酸的長時間作用下會有損失。相反,餐間吃水果不僅能更充分吸收水果的營養,還能補充身體能量的不足,減輕飢餓感。 不過,並非所有水果都可空腹時吃,也非人人適合在餐間(空腹時)吃水果。 橘子、檸檬、杏、李、山楂、楊梅等水果具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空腹吃可能傷胃,而含鞣酸、果膠的柿子、番茄在空腹時吃會造成胃石症,香蕉、甘蔗和荔枝含有極高的糖分,空腹大量吃會造成血糖不穩定。 患有胃腸道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胃酸過多、消化道潰瘍的人,不適合空腹吃水果。用中醫的觀點看,胃寒脾虛者也不宜空腹進食生冷。 問題:柿子不能和海鮮一起吃,會引起嘔吐。還有哪些水果不能和其他食物一起吃? 解答:富含鞣酸的柿子、桑葚、石榴、葡萄、山楂都不適合與富含鈣、磷的蝦、貝、蟹等同食,否則易形成一種不能消化的鞣酸石,繼而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 不過水果與食物的搭配其實沒有那麼多禁區,很多情況多半是違反了適時適量原則,胡亂吃出的問題,比如,美味雜陳的自助餐後,有些人常常難逃一次洩瀉的結局,讓人懷疑吃了“相剋”的東西。其實不過是寒熱、生熟相混,胃腸無法耐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