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公亶父
我是千夜,我來回答。
季札肯定是寂寞的,無論是當世,還是後世。何以見得,季札身上有貴族遺風,身為君子身處亂世,在禮崩樂壞的大環境之下,他的個人信仰與現實價值取向的矛盾、他三讓辭國的恭謙克己與後世人為了皇位不惜骨肉相殘的貪婪血腥。他是孔子敬仰的人,註定成為後世人眼裡的一個符號。懂他的人,不多。
先來看看他的身世,他是古公亶父的直系後裔、周皇室血脈,第十九代吳王壽夢的第四子。本來壽夢想傳位於他,他恪守嫡長子繼承製的禮法,一再退讓。吳王之位從壽夢長子諸樊,傳次子餘祭,再傳三子餘昧。三個哥哥臨死之前,都想要把王位傳給季札,季札推辭了四次,最後一次還逃到他國,最後是他的侄子王僚繼承王位。諷刺的是,他辭讓的王位,後來又被另外一個侄子闔閭設計謀殺兄長吳王僚後奪取了。他一生所堅持的克己和禮讓,被權謀碾得粉碎。
季札
為辭王位逃到晉國的季札,聽聞國內的變故,急急忙忙從趕回來。此時他早已烏髮變白髮,面對雄心勃勃的侄兒闔閭,他只有一句話:
無奈嗎?闔閭以非常手段上位,素有君子之志的他,內心深處肯定為之不齒。可是,他明白時代已經變了,周人的禮樂和宗法制度,逐漸在約束不了蓬勃的野心。他雖然有自己的堅持,但是也看清楚世易時移,像闔閭這樣權謀而動的人,是沒有耐心聽他說教的。只要祭祀不廢止,華人有君主,這個君主是誰又如何呢?
他能做的,維有到王僚墓前痛哭一場,盡一番君臣之儀。他沒有反對闔閭,新任吳王也因為有這樣德高望重的叔父支援,坐穩了王位。時代轟轟烈烈地往前走,各國的廝殺紛爭,這樣君不君、臣不臣的事情還少嗎?季札應該是那個時代少有的智者,他曾經幫助齊國大夫晏平免於禍亂,到了晉國告誡孫文子,使之終生不聽琴瑟,並預言晉國最終政在三家。趙、魏、韓三家分晉,春秋落幕,戰國開始。戰國時代,野心和慾望肆意地生長,原本諸侯伐國,都是禮儀性的爭鬥,而戰國時代,國與國的征伐充滿了殘忍和血腥。
季札作為春秋末期的見證者,以他的智慧一定感知到未來的國家,已經脫離了宗周禮樂秩序的約束。禮崩樂壞無可挽回,想當年,吳國的開過之祖為了避讓王位,千里迢迢從中原腹地來到蠻荊之地,他們以文明人之身,在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太湖流域紮根,數代經營才孕育了吳國的文明。
吳國的開國先祖是古公亶父的兒子泰伯、仲雍,古公亶父將周人遷到岐山之下,恢復后稷與公劉之道,發展農業,定居生活,周人勢力逐漸強大起來。古公亶父想傳位給小兒子季歷,季歷之子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古公亶父是相中了姬昌這個孫子,“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他認為姬昌是能興周業的人。古公亶父的眼光挺準的,但是季歷繼位,不符合周人的嫡長子繼承製。
雖然後世子孫闔閭為了皇位不息兄弟鬩牆,但是闔閭的先祖泰伯、仲雍為了季歷能夠順利繼位,主動離開岐山周原,一路拔山涉水,穿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今天的太湖流域。“蠻荊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他們的精神感動了當地的吳人,吳國是揉合了周文化和蠻荊文化的國家。
作為古公亶父嫡系後裔的季札,他的血液裡流淌著對華夏文明的天然親近。雖然身處流行披髮紋身、民風彪悍好武的吳國,他對中原文化非常傾慕。他博學經通禮樂,在壽夢四位兒子之中,最有賢德。也就是這個原因,壽夢想將皇位傳給這個最具先祖遺風的兒子,深了嫡長繼承製是宗周禮法核心制度的季札,拒絕了:
壽夢無奈將王位傳給了長子諸樊,但卻也叮囑諸樊,死後不可傳子,要將王位傳給季札。
諸樊臨死之時,將季札叫來,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接受王位。季札卻用禮制一再推辭:
吳國當地的百姓深知季札賢明,都為之請願立他為王。季札仍然堅持,“不受而耕於野”,逃出城,到達荒郊野外耕作,以示自己不接受的決心。吳人這才作罷,諸樊也將其位傳於其弟餘祭,像壽夢一樣叮囑餘祭死後傳為於季札。餘祭照樣說不動季札,無奈把王位傳給餘昧。四辭王位的季札,在王兄繼位的時候周遊列國,留下了很多讓後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最有名的是魯國觀樂和墓前掛劍。
季札出使禮樂之鄉魯國,魯君一口氣命人演奏了二十多首樂曲。沒想到,來自南邊蠻荒之地的吳國王子季札,深諳禮樂精妙,以廣博的學識征服了魯國君臣:
聽到《周南》時,他感嘆道:“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聽到《齊》時,讚美道:“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
演奏《唐》時,他講述出了上古帝堯的功績:“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
……
後人評價這次觀樂道:“季札賢公子,其神智器識,乃是春秋第一流人物,故聞歌見舞,便能盡察其所以然。”
魯國觀樂彰顯其學識才華,徐國掛劍見人品。
季札與徐國徐公會面時,徐公很喜歡他的佩劍。那時候,佩劍是貴族身份的象徵,就如同標識身份的徽章一樣,不能輕易送人。季札將徐公的表情看在眼裡,並沒有什麼表示。他繼續出使其他國家,當他再返徐國的時候,徐公已經去世了。季札來到徐公墓前,將佩劍解下,掛劍而去。左右侍從問他,“徐君已死,尚誰予乎?”
季札答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君子一諾,生死不易。他沒有口頭承諾過徐公,卻在心裡打定主意送他這把代表身份的佩劍。即便徐公已經去世,他依舊踐諾。這便是先秦時代的君子之風,重義輕利,一諾千金。
可是後來,君子之風漸漸消減,恪守禮節的是迂腐,心慈手軟的叫懦弱。鄭莊公姑息養奸,對弟弟公叔段用了一招捧殺,坐穩了鄭國國君之位;堅持“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的宋襄公,堅持等楚軍渡河才發起進攻,受傷而死之後,被釘在愚蠢的恥辱柱之上。
貴族精神消亡,君子之風遠去。再後來,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血刃兄弟,逼退父皇,手染鮮血篡改國史,卻頂著明君之名青史留名。李世民如果讀到季札四讓辭國,如果讀到季札的先祖泰伯、仲雍放棄嫡長之位,自動流放蠻荒吳地,會不會臉紅?
為何季札是孤寂的?他所堅守的信念,或許在後世喋血上位的皇帝看來,是不能夠理解的。當野心變成血腥的宮廷秘聞,或深或淺在歷史上留痕時,或許我們也能讀懂季札的寂寞。
古公亶父
我是千夜,我來回答。
季札肯定是寂寞的,無論是當世,還是後世。何以見得,季札身上有貴族遺風,身為君子身處亂世,在禮崩樂壞的大環境之下,他的個人信仰與現實價值取向的矛盾、他三讓辭國的恭謙克己與後世人為了皇位不惜骨肉相殘的貪婪血腥。他是孔子敬仰的人,註定成為後世人眼裡的一個符號。懂他的人,不多。
先來看看他的身世,他是古公亶父的直系後裔、周皇室血脈,第十九代吳王壽夢的第四子。本來壽夢想傳位於他,他恪守嫡長子繼承製的禮法,一再退讓。吳王之位從壽夢長子諸樊,傳次子餘祭,再傳三子餘昧。三個哥哥臨死之前,都想要把王位傳給季札,季札推辭了四次,最後一次還逃到他國,最後是他的侄子王僚繼承王位。諷刺的是,他辭讓的王位,後來又被另外一個侄子闔閭設計謀殺兄長吳王僚後奪取了。他一生所堅持的克己和禮讓,被權謀碾得粉碎。
季札
為辭王位逃到晉國的季札,聽聞國內的變故,急急忙忙從趕回來。此時他早已烏髮變白髮,面對雄心勃勃的侄兒闔閭,他只有一句話:
“苟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誰怨乎?”無奈嗎?闔閭以非常手段上位,素有君子之志的他,內心深處肯定為之不齒。可是,他明白時代已經變了,周人的禮樂和宗法制度,逐漸在約束不了蓬勃的野心。他雖然有自己的堅持,但是也看清楚世易時移,像闔閭這樣權謀而動的人,是沒有耐心聽他說教的。只要祭祀不廢止,華人有君主,這個君主是誰又如何呢?
他能做的,維有到王僚墓前痛哭一場,盡一番君臣之儀。他沒有反對闔閭,新任吳王也因為有這樣德高望重的叔父支援,坐穩了王位。時代轟轟烈烈地往前走,各國的廝殺紛爭,這樣君不君、臣不臣的事情還少嗎?季札應該是那個時代少有的智者,他曾經幫助齊國大夫晏平免於禍亂,到了晉國告誡孫文子,使之終生不聽琴瑟,並預言晉國最終政在三家。趙、魏、韓三家分晉,春秋落幕,戰國開始。戰國時代,野心和慾望肆意地生長,原本諸侯伐國,都是禮儀性的爭鬥,而戰國時代,國與國的征伐充滿了殘忍和血腥。
季札作為春秋末期的見證者,以他的智慧一定感知到未來的國家,已經脫離了宗周禮樂秩序的約束。禮崩樂壞無可挽回,想當年,吳國的開過之祖為了避讓王位,千里迢迢從中原腹地來到蠻荊之地,他們以文明人之身,在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太湖流域紮根,數代經營才孕育了吳國的文明。
吳國的開國先祖是古公亶父的兒子泰伯、仲雍,古公亶父將周人遷到岐山之下,恢復后稷與公劉之道,發展農業,定居生活,周人勢力逐漸強大起來。古公亶父想傳位給小兒子季歷,季歷之子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古公亶父是相中了姬昌這個孫子,“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他認為姬昌是能興周業的人。古公亶父的眼光挺準的,但是季歷繼位,不符合周人的嫡長子繼承製。
雖然後世子孫闔閭為了皇位不息兄弟鬩牆,但是闔閭的先祖泰伯、仲雍為了季歷能夠順利繼位,主動離開岐山周原,一路拔山涉水,穿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今天的太湖流域。“蠻荊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他們的精神感動了當地的吳人,吳國是揉合了周文化和蠻荊文化的國家。
作為古公亶父嫡系後裔的季札,他的血液裡流淌著對華夏文明的天然親近。雖然身處流行披髮紋身、民風彪悍好武的吳國,他對中原文化非常傾慕。他博學經通禮樂,在壽夢四位兒子之中,最有賢德。也就是這個原因,壽夢想將皇位傳給這個最具先祖遺風的兒子,深了嫡長繼承製是宗周禮法核心制度的季札,拒絕了:
“禮有舊制,奈何廢前王之禮,而行父子之私乎?”壽夢無奈將王位傳給了長子諸樊,但卻也叮囑諸樊,死後不可傳子,要將王位傳給季札。
諸樊臨死之時,將季札叫來,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接受王位。季札卻用禮制一再推辭:
“夫適長當國,非前王之私,乃宗廟社稷之制,豈可變乎”。吳國當地的百姓深知季札賢明,都為之請願立他為王。季札仍然堅持,“不受而耕於野”,逃出城,到達荒郊野外耕作,以示自己不接受的決心。吳人這才作罷,諸樊也將其位傳於其弟餘祭,像壽夢一樣叮囑餘祭死後傳為於季札。餘祭照樣說不動季札,無奈把王位傳給餘昧。四辭王位的季札,在王兄繼位的時候周遊列國,留下了很多讓後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最有名的是魯國觀樂和墓前掛劍。
季札出使禮樂之鄉魯國,魯君一口氣命人演奏了二十多首樂曲。沒想到,來自南邊蠻荒之地的吳國王子季札,深諳禮樂精妙,以廣博的學識征服了魯國君臣:
聽到《周南》時,他感嘆道:“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聽到《齊》時,讚美道:“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
演奏《唐》時,他講述出了上古帝堯的功績:“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
……
後人評價這次觀樂道:“季札賢公子,其神智器識,乃是春秋第一流人物,故聞歌見舞,便能盡察其所以然。”
魯國觀樂彰顯其學識才華,徐國掛劍見人品。
季札與徐國徐公會面時,徐公很喜歡他的佩劍。那時候,佩劍是貴族身份的象徵,就如同標識身份的徽章一樣,不能輕易送人。季札將徐公的表情看在眼裡,並沒有什麼表示。他繼續出使其他國家,當他再返徐國的時候,徐公已經去世了。季札來到徐公墓前,將佩劍解下,掛劍而去。左右侍從問他,“徐君已死,尚誰予乎?”
季札答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君子一諾,生死不易。他沒有口頭承諾過徐公,卻在心裡打定主意送他這把代表身份的佩劍。即便徐公已經去世,他依舊踐諾。這便是先秦時代的君子之風,重義輕利,一諾千金。
可是後來,君子之風漸漸消減,恪守禮節的是迂腐,心慈手軟的叫懦弱。鄭莊公姑息養奸,對弟弟公叔段用了一招捧殺,坐穩了鄭國國君之位;堅持“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的宋襄公,堅持等楚軍渡河才發起進攻,受傷而死之後,被釘在愚蠢的恥辱柱之上。
貴族精神消亡,君子之風遠去。再後來,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血刃兄弟,逼退父皇,手染鮮血篡改國史,卻頂著明君之名青史留名。李世民如果讀到季札四讓辭國,如果讀到季札的先祖泰伯、仲雍放棄嫡長之位,自動流放蠻荒吳地,會不會臉紅?
為何季札是孤寂的?他所堅守的信念,或許在後世喋血上位的皇帝看來,是不能夠理解的。當野心變成血腥的宮廷秘聞,或深或淺在歷史上留痕時,或許我們也能讀懂季札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