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外飛石68167706

    多了,變色漆,啞光漆,放射性治療癌症,微波爐,高速公路,流水線生產工藝,放毒面具,太陽鏡,深海探測器,衛星定位導航系統,不鏽鋼,太多太多,軍用發明創造很多,但是為了保密,只有部分才會公佈給民用,怕洩密......

  • 2 # 使用者夏天的風

    軍事技術轉為民用的實再是太多了簡直是數不勝數,現在我就拿幾個大家最常見的技術成果與日常人們都離不開的產晶與技術成果來說吧。

    抗菌毒,這是英國軍醫佛萊明在一次大戰中對於傷兵們因為傷口感染而大量死亡的情況下來始研發抗感染藥物。他在研究過程中無意中發現黴菌的洐生物有抗菌奇效,後經美華人佛羅裡與錢恩繼續努力在二戰初期終於研發成功並非是大規模用與盟國的軍醫與傷兵,它拯救了無數傷兵的命,戰後轉為民用後起碼讓人類的壽命平均延長了幾十歲。

    電腦,電腦是二戰時期英華人在布萊奇梅莊園研發的超波解碼與程式設計機,主要用破譯秘碼與計算彈道等等。戰後美華人尤其是lBM公司與貝爾試驗室繼續研發並非是逐漸的改進,現在已經是成為了改變世界必不可少的電子資訊產品。

    手機,原本是美國軍方上世紀六十年代出資摩托羅拉公司研發的軍隊戰場移動通迅系統,現在已經是成為了每個人必不可少的電子產品。因特網,也是美華人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研發的國防數握傳輸系統,當年稱為阿帕奇網路。現在也是大家每個人都必不可少的日常用途了。

    SUⅤ越野車,這種車輛更是軍用越野車軍轉民的產品。另外還有除草劑、衛生巾等等都是軍轉民的產品。

  • 3 # 赤焰噠噠噠

    戰爭雖然殘酷,但是對於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來說卻是一劑不可多得的催化劑。幾乎每一次戰爭,都會帶來巨大的科技發展,並且可以迅速轉入民用領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軍轉民的技術太多太多了,已經滲透到了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手機,網際網路,電腦,飛機……都是由軍用技術轉的民用領域。如果要一個一個羅列,那篇幅實在是太長了,噠噠噠和大家分享幾個自己熟悉,還有就是比較經典的軍轉民技術。首先說一個最熟悉,最粗暴的軍轉民技術——人工降雨用的高射炮。

    小時候,在我家附近一座廢棄的大樓裡,停著一架用帆布罩住的55式雙管37毫米高射炮。這架高射炮對於童年的我來說,是一個神聖的東西,同時它也是我覺得最粗暴的軍轉民技術之一。這架高射炮原本是服役於部隊的防空武器,後來它轉業了,來到了地方,也就是我的家鄉。它的主要職責也從防空變成了人工降雨。每年到了乾旱的時候,馬路對面的大片農田就會出現缺水,河流的水量無法滿足農田的灌溉。這個時候就要根據氣象資料進行人工降雨,透過增加降水量的辦法來保證農田的灌溉。

    人工降雨的操作也很簡單,直接使用彈頭裝藥換成乾冰的37毫米高射炮炮彈,等到積雨雲路過頭頂時,將裝著乾冰的炮彈打進積雨雲。彈頭中的乾冰快速汽化,帶走大量熱量使積雨雲中的水蒸氣液化,從而形成降雨。第二個典型軍轉民技術——核電站。

    原子能的首先運用是核武器,直到後來可控核反應堆技術的突破,這項高大上的技術才走下神臺,來到民用領域造福人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華人首先發現了神奇的重水,隨即開始了核武器研究。但是因為戰爭的迅速失敗,德國核武器計劃的大部分科學家和資料都來到了美國的曼哈頓計劃。經過大量研究,終於研製成功人類第一枚原子彈。1945年,美國將兩顆原子彈投向了日本廣島和長崎。在見識到原子彈的強大威力之後,日本迅速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原子能的研究不僅沒有止步,各國都在朝著原子能使勁,核武器也是越做威力越大。同時有一部分人也見識到了原子能的強大商業前景,準備將其民用化,核武器對原子能的利用是不可控的鏈式反應,作為破壞性武器來說不可控鏈式反應是絕佳效果。但是作為民用情節能源來說,不可控等於毀滅,需要把桀驁不馴的原子能控制住,於是可控核反應堆技術出現了。隨著技術的深入,可控核反應堆成了現在人們耳熟能詳的核電站,成為現代最為清潔的新能源之一。第三個,運載火箭。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華人發明了導彈(怎麼又是德華人),並迅速將其實用化,用於遠端攻擊英國倫敦。戰爭結束後,導彈得到迅速發展,成為現代各國軍隊一種不可或缺的武器。同時,也擴充套件到了民用領域,將彈頭換成衛星,成為運載火箭,將各種型別的衛星送上了太空。

    總得來說,科學技術沒有領域壁壘,只要不進行人為干預,幾乎所有的軍用技術都可以融入到民用領域來參加經濟建設。

  • 4 # 血染戰旗紅

    微波爐是許多家庭必備的烹飪廚具——特別是對我等懶得動手的單身狗而言,它簡直就是救星啊。可你知道嗎?它的誕生居然和雷達有關。

    二戰的時候,為了對付德國的空襲,英華人發明了雷達。可那時候的雷達效能很不穩定,得有專門的人員時刻對它進行除錯和維護。雷聲公司一個叫斯本賽的工程師就接了這麼個活。大家知道,戰爭期間,德國的飛機隨時會來,所以這位斯本賽經常要守在雷達旁邊,有時候常常忙得吃不上飯。為此,它常常在兜裡帶上些巧克力,餓了就吃一點救救急。

    有一次,當這位老兄餓了想吃巧克力的時候,把手伸進兜裡一摸,我X,巧克力都溶化了。哪個混賬東西把空調開這麼高的?然而,這並沒有。斯本賽想起來,當他每次經過雷達的微波發射管時,總能感受到一股熱浪襲來。難道是它們搞的鬼?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它將一塊巧克力放在發射管前,結果很快這巧克力就被熔化了。後來,它又將一些玉米粒放到微波發射管前,結果這些玉米粒很快就變成了爆米花。斯本賽從這些實驗中得出結論,微波具有加熱的功能,要是把飯菜放在它面前,他就隨時可以吃到香噴噴熱騰騰的飯菜了。斯本賽本來就是個工程師,有了這想法後說幹就幹,很快,世界上第一臺簡易的微波爐就誕生了。

    1947年,雷聲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民用微波爐。可一開始這東西並不好賣,原因是價格太貴。為什麼呢?你想想,當初的微波爐用啥做的?雷達材料啊!買一臺微波爐的錢都不知道能上高檔酒店吃多少頓了,普通人哪裡消費得起。直到1967年,斯本賽和福斯特對微波爐進行了深度改進,使用普通材料以後,微波爐的價格才“親民”,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有些人可能就想了,既然微波爐的靈感來源於雷達,那直接用雷達能不能做出一頓美味可口的佳餚呢?嗯,這好像是可以的。曾經有傳言,說米格25戰鬥機的雷達功率大得嚇人,能在800米開外烤熟一隻兔子。當然,這只是傳言。但如今五代機上的雷達功率更嚇人。美國的F35的雷達可以在1000米距離上烤熟肉串,F22更牛X,在1500米距離上可以烤熟一隻雞。俄羅斯蘇57的雷達在1300米距離上可以烤熟一塊排骨。不過,和我們的殲20比,它們都太OUT了。我們的殲20的雷達可以在1500米距離上烤熟一隻小乳豬。看到這,可能有人就問了,既然雷達可以當微波爐用,那反過來,咱們將N臺微波爐拼湊在一塊,能不能當雷達用呢?這當然是不行了。你見過把豬變成香腸的,但有誰能把香腸變成豬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原生家庭的焦慮,如何克服?感覺像是被注進血液一樣,始終沒辦法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