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官人睡不著

    準確的說庫頁島與中原王朝基本沒啥聯絡,但這不妨礙庫頁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一客觀事實。

    有專家認為最早有關於庫頁島的記載來自於山海經:毛人之國,為人身生毛。這被認為是說庫頁島位於極北苦寒之地,島上居民體毛茂盛。

    由於距離中原王朝實在太遠,又是苦寒之地,所以真正有中原王朝踏足庫頁島是唐滅高句麗之後,庫頁島也是那時候得名的。但也僅僅是踏足,並未進行管轄或設立行政機構,並且島上也有原住民。

    宋朝時,庫頁島歸屬遼國五國部節度使管轄,不清楚具體情況。

    直到後來的蒙古帝國征服中原王朝,設立了東征元帥府,管轄黑龍江下游包括庫頁島在內,庫頁島第一次被納入了國家行政管轄範圍之內,在法律上確定了不再是無主之地。

    清朝時期對庫頁島管理相對成熟,滿清未入關之前島上的原住民費亞喀人就臣服於女真人,滿清入主中原,庫頁島就像女兒的嫁妝一樣,成為了我們的固有領土。

    總的來說,越瞭解歷史,越不糾結於過去,越瞭解歷史,越珍惜當下。在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文明中,出現過的眾多文明都曾擁有廣袤的土地,而這些文明如今要麼沒落黯淡無光,要麼早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現在世界上主要國家的土地要麼是失而復得,要麼就是得而復失,沒有哪個國家的版圖是從來沒有發生過變化的。要知道,這個星球原來是屬於恐龍的。

  • 2 # HuiNanHistory

    談到庫頁島與中原王朝的關係,就不得不提金朝、元朝和清朝這些少數民族政權的歷史。

    昔日的庫頁島:金、元、清

    庫頁島,在古代的史書中也被稱作“骨嵬”、“窟說(悅)”、“莫曳”、“苦夷”等,這些寫法不同的詞語,都是“庫頁”這個詞的漢語發音。

    庫頁島與中原王朝的交往始於唐朝,但真正成為中原王朝的領土,則是金朝、元朝和清朝時期的事情。

    例如,在《金史》中有這樣的記載:

    金之壤地封疆,東極吉里迷、兀的改諸野人之境。

    此外,在《元史》也提到類似的事:

    徵骨嵬。先是,吉里迷內附,言其國東有骨嵬、亦裡幹兩部,歲來侵疆,故往徵之。

    這是庫頁島被納入中原王朝統治的明證。

    元朝結束後,庫頁島再次歸入中國的統轄,則是清朝時期的事情。

    清朝對庫頁島的管理

    清朝在黑龍江的德楞設有三姓副都統衙門。

    大約在每年六月,庫頁島的島民都會持清朝所賜的憑證,到德楞交納貢物,並接受清朝官員賞賜的烏林(ulin)。這個儀式也就是貢貂-賞烏林制度。

    此外,清朝還在庫頁島上統計了各部族的人口,並施以姓長制度。根據《欽定大清會典》的記載:

    混同江岸及海中大洲居住之赫哲、費雅喀……不編佐領,轄以三姓副都統,統以吉林將軍。

    由此可見,清朝與庫頁島的關係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密切的時期了。

    可惜的是,十九世紀中期庫頁島的歸屬遭到俄、日的挑戰,最終清朝失去了庫頁島。

  • 3 # 史海尋蹤

    一提起庫頁島,就一陣陣的心痛。因為隨之會很自然的想到清末為俄羅斯所佔據的那150萬平方公里的富饒之地。

    如果庫頁島還在,現今最大的島嶼已非寶島臺灣。臺灣面積只有3.6萬平方公里,而庫頁島面積高達7.64萬平方公里,足有臺灣島的兩倍多。

    庫頁島位於黑龍江入海口,曾是中國距離日本最近的地方,與日本北海道只是隔著一條狹窄的宗谷海峽。如果還在手中,那就不是什麼“第一島鏈封鎖”的問題了,庫頁島的戰略位置可以直接威懾日本本土。

    “庫頁”一詞,源於對島上原住民費雅喀人稱呼的音譯。“苦夷”、“庫野”、“庫葉”等名字,同樣是音譯的一種。

    作為距離黑龍江口極盡的這麼一大塊土地,歷朝統治者們自然不可能視而不見。在此更正一下,對於庫頁島的管轄,並非由金朝女真開始,而是要早的多。

    自隋唐時期,中央政權已經對庫頁島行使了管轄權。唐時已在黑龍江下段設立“黑水軍”,後升級為“黑水都督府”。到後來庫頁島由北方政權遼金相繼管轄。元朝時,庫頁島由遼陽中書省控制。明時在庫頁島設立衛所,屬於奴兒干都指揮使司轄區。

    這種有效管轄權一直延續到清咸豐年,直到1858~1860年,由於《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庫頁島隨著那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被沙俄奪取。

    庫頁島上曾出土自隋唐始的大量文物,充分證明了早在隋唐開始,島民就與大陸有著密切的交往。史料記載明清時期,島民向中央政權納貢,無非是毛皮等島上土產,雖然價值有限,然而象徵意義要遠高於其價值,相應的中央政權也給予豐厚的回贈。甚至這種納貢行為在清割讓庫頁島十餘年之後的同治年間還有發生,這也表明了即使被歸屬沙俄,庫頁島居民仍對大陸的濃濃依戀。

    不止是沙俄覬覦庫頁寶島,日本對此扼守要害之地也一直垂涎,日俄戰爭後,取勝的日本曾佔據北緯50度線以北的庫頁島。二戰後,庫頁島全島,連帶千島群島,被前蘇一舉拿下。

    庫頁島作為中華固有領土在《尼布楚條約》有清楚記載,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東至海,包括庫頁島在內,都屬於清朝之地。

    近代羸弱,痛失寶島,近在咫尺,卻已天涯,心痛難已。

  • 4 # 西湖邊的耕田人

    中國是最早對庫頁島行使主權的國家:

    [附]日人鳥居龍藏也到此地考察過,發現了奴兒干都司遺址展明代瓷器(見《奴兒干都司考》,《燕京學報》第三十四期)。

    奴兒干都司設有都指揮,都指揮是康旺、僉事王肇州,二人原來都是遼東鎮東寧衛的人員。

    都司下設有三百八十四衛,據黎敬文的《明代東北疆域考》(見《考古學報》1976年1期),目前已能指出的衛所有斡難河以東,嫩江以西,包括呼倫貝爾和黑龍江南北地區。當時在這個地區遊獵的大多靼部落,明代有時也混稱為“女真野人”或“野人”,這個地區設立的衛有十四衛所,即堅河衛、海剌兒千戶所、只兒蠻衛、斡難河衛、古賁河千戶所(古賁河衛)、卜魯丹河衛、木河衛、塔哈衛、木裡吉衛、阿倫衛、阿真同真衛、額克衛、出萬山衛。

    從精奇里江到黑龍江與松花江交匯地方有有五座衛(在黑龍江東北岸),即脫木河衛、土魯亭山衛、阿剌山衛、古裡河衛、脫木衛。

    黑龍江以東直到黑、松兩江匯合處,計有九衛,其中七衛在黑龍江以北,二衛在黑龍江以南。即可令河衛、木魯罕衛、哈剌察衛、蜀河衛、兀剌衛、弗河衛、扎肥河衛、考郎兀衛。

    烏蘇里江和黑龍江交匯處到黑龍江口,包括烏第河和庫頁島(明稱苦夷)在內的地區,以庫烏河為中心(今蘇聯哈巴羅夫斯克,亦稱伯力的附近區域),設立九衛,即乞勒尼衛、忽魯木衛、喜申衛、古魯衛、亦幾古裡衛、撒兒呼衛、鎮真河衛、蓋平衛、哈兒分衛。

    黑龍江北岸格林河支流設立五衛,即葛林衛、忽石門衛、卜魯兀衛、福山衛、弗山衛。亨滾河是黑龍北岸的一大支流,這裡設立了七座衛所,即欽真河衛、敷答河千產所、者屯衛、滿涇衛、依木河衛、朵幾必河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醋里脊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