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李子電影片段
-
2 # 清風笑影視
《音樂家》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火爆的印度電影《鋼琴師》,可能是因為都和音樂有關吧,其實兩者並沒有什麼關係。影片講述了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前往前蘇聯,完成二戰電影音樂製作,在前蘇聯阿拉木圖那段不為人知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影片採用倒序的方式,開篇交代了冼星海有兩個女兒,一中一外,二人火車站相逢。本來我覺得影片是一部人物傳記片,應該沒有什麼大場面,結果一上來就是一段精彩的空襲,再加上故事主要發生在前蘇聯,絕大多數都是外華人,竟然有種美國戰爭大片的既視感。冼星海在阿拉木圖遇到了一對母女,受到她們的照顧,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影片的高潮不出意外的是冼星海指揮演奏了那盡人皆知的《黃河大合唱》,可惜只播放了一遍,冼星海就病倒了。冼星海非常懷念祖國和妻女,在中蘇邊境上遙望祖國,寄託著思鄉之情,因戰爭原因始終沒有回國,最終客死他鄉,年僅40歲,讓人甚是惋惜。總的來說,影片比我想象中的好看太多了,從運鏡效果和國外的演員等方面來看都算是大製作,而且非常感人,覺得非常值得一看。
-
3 # 波瀾觀影
過去的主旋律歷史正片,總是凝聚在偉人叱吒風雲、英雄就義的高光時刻,這一次,視野並不怎麼大,甚至只是一個流落異鄉、不得歸家遊子的躑躅獨行、無能為力,但卻如此貼近人心,不激烈,亦不煽情,讓人不禁在大熒幕前,一次又一次動容,一次又一次落淚,流淌的旋律,真實地再現了戰爭年代中每一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
故事以冼星海之女冼妮娜去往阿拉木圖,尋找素未謀面的“姐姐”卡麗婭,取回父親冼星海遺物為序幕。
彼時,冼星海與妻女別離時,甚至來不及給襁褓中的妮娜一個擁抱。
1940年,為突破各方勢力對延安的宣傳封鎖,洗星海化名為黃訓(以下介紹使用化名),帶著革命影片去往蘇聯進行音樂創作和後期製作,然而,不久之後,蘇聯衛國戰爭爆發。
黃訓被迫緊急轉移,途中,列車遭遇德軍轟炸,鮮活的生命在黃訓眼前一個個倒下,鮮血染紅了大地與水源,被迫流亡阿拉木圖的黃訓得到了劇院的收留,只是運輸影片的卡車在途中遭遇伏擊,悉數毀去。
劇院負責人之一拜卡達莫夫欣賞這個華人的才華,為讓黃訓能夠安心創作,拜卡達莫夫將黃訓送往孀居的姐姐家中,在那裡,黃訓結識了小女孩卡麗婭,也就是影片開頭,冼妮娜那個素未謀面的姐姐。
整個衛國戰爭期間,死亡時刻籠罩著人心。
在阿拉木圖,有放下樂器,慨然赴死的音樂家,亦有終日借酒消愁,最後自鐘樓一躍而下的小提琴家,飢餓、貧窮、瘟疫、不知還會不會有的明天,交織成戰爭的模樣。
黃訓在拜卡達莫夫的鼓勵下,持續創作著,卡麗婭的母親也漸對這個陌生人放下戒心,默默支援起黃訓的創作,天真可愛的卡麗婭更親切地將黃訓稱之為闊克——在哈薩克語中,意為親近的長輩。
因對祖國的思念,創作演出之餘的黃訓,不顧危險一次又一次努力尋找回國之路,卻只能一次又一次止步在邊境,寫在五線譜上的十六封家書,也被悉數退回。
顛沛流離的困苦生活,愁腸百結的思鄉之情,終於讓這位音樂家,在音樂與思念之中,耗盡了生命……
做為一個音樂家,在戰爭時期,似乎並不能對敵國造成什麼傷害。
但實際上,音樂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那個分分秒秒都籠罩在死亡陰影下的世界裡,音樂是唯一最能普遍照亮人心的光,即便是在戰後的和平年代,每每聽到那些鏗鏘的節奏,激揚的旋律,眼前的色彩似乎也會變得更鮮活一些。
而時代的音樂亦是一種真實的記錄。
諸如二戰時期的德國與日本,本該鏗鏘的軍歌,亦透著詭異邪氣的轉音,不登大雅之堂,難以卒聽,看來,音樂可以是不朽的,卻也可以是速朽的。
影片中,小女孩時的卡麗婭哭著追問“大人為什麼要打仗?”
硝煙瀰漫的破敗城市中,沒人回答她的問題,唯有反抗侵略者的悲愴之聲,在被硝煙遮蔽的天際迴盪,流傳至今。
-
4 # 小魚愛說故事
很榮幸看到你這個問題,我來大概表述下我的看法,那麼就進題吧!
這部劇是關於冼星海先生化名黃訓在哈薩克漂泊的故事,是中國和哈薩克合作完成的影片,很簡單的傳記式電影,簡潔樸實的美術設計,到位的形象塑造,比較優美的視聽語言。影片是從冼星海在莫斯科處理電影膠片的畫面開始的,一開頭就展示了戰爭的殘酷,以此往後隨著冼星海的處境越發艱難,影片氣氛也預發壓抑。到了後半部分,鄉愁的力量預發強烈,情感也接近爆點,眼淚是止不住的流哇!影片剪輯穿插了很多冼星海先生對國內抗戰時期的回憶,以及同時段在國內的冼星海妻兒們對先生的思念與盼歸,雙重襯托下,增強了情感的渲染。雖然開頭的時候有點嫌棄過於牽強和生硬的情感賦予,但到後面就比較自然了。要堅持看完才不會後悔呢!
戰爭年代音樂家創作的音樂可以用不朽來形容,每顆音符都將感情表達到極致。影片細緻刻畫了那個年代,那時的冼星海,彷彿我們就置身在艱苦拮据的背井離鄉的戰亂年代,當<<黃河大合唱>>唱響的時候全場飆淚,甚至走出影廳,心情還是沒能平靜。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根,一場電影,彷彿體驗了一次人生。
回覆列表
相信這部影片有很多朋友沒有看過,在這裡我想先科普一下《音樂家》這部影片。這部影片是講述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於抗日戰爭期間輾轉來到阿拉木圖,在惡劣的環境下得到哈薩克音樂家救助後,以音樂創作的形式激勵中哈人民抗擊法西斯的故事。
就是前面幾位所說,除了《黃河大合唱》這一首歌以外,我們真的很少去了解這位偉大的名族音樂家冼星海,不知道在那個年代,在那樣的條件下他是如何完成這些著作,是如何堅持自己的。
冼星海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民族音樂家,也是為中國抗戰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革命家。
從冼星海的生平微觀其人格品質,粗略的對其人格品質生成的歷史文化背景與現實土壤進行分析,對我們當下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文明過程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人文精神,會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他的音樂作品不僅在抗戰時期廣為傳唱,成為喚醒民族覺醒意識的號角,而且在他去世後的60多年裡仍然受到人民大眾的喜愛。
迴歸主題,針對這個問題,我找了一些知名認識對其的點評。
中央共青團:他曾是翩翩少年,六天六夜譜寫一曲《黃河大合唱》鼓舞無數華夏兒女;即使流落異國他鄉,也用音符陪伴著戰鬥前線的每一個人…他,就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這也體現了國家對其的尊重。
而著名鋼琴家郎朗直接就是錄製了一個影片,在影片裡他這樣說“感謝電影《音樂家》為我們展示冼星海生命的最後歲月,讓我們有機會透過看電影,共同緬懷冼星海先生的偉大精神”。也表明了音樂人對在那個時代艱苦奮鬥的人的一種敬意。
在這個時代,可能很多的年輕人不會喜歡這類的電影,但是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對這些為了新中國艱苦奮鬥的人飽含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