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掩面談笑
-
2 # 月明而已
第一種解釋是說:一輩子想去人間仙境,可做夢也沒夢到這就在徽州。
當時最富有的人群是徽商和晉商,尤其徽商創造的經濟文化成績突出。古徽州風景秀麗經濟發達,當然令人嚮往。這也成了當今徽州古城發展旅遊業的廣告語。
但是如果你以為這是湯顯祖在誇讚徽州風景,那就錯了。
原文:“序:吳序憐予乏絕,勸為黃山白嶽之遊,不果。詩曰: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所以第二種,我覺得也才是作者的本意。吳序看我窮困潦倒,讓我去徽州晉見許國,只要他在皇帝面前替我說句好話,那官位俸祿就不是問題。可是啊,我一生最傻的地方就是做夢都沒去過徽州。
這就表明了湯顯祖不肯低頭求人的姿態。北大校友網有篇文章《數學泰斗江澤涵》,提出“一生痴絕處”應為“一生痛覺處”,這“痛”正是來自徽州,恰顯湯顯祖生不逢時。
-
3 # 閒居杭州
這兩句詩的出處與譯文
這兩句詩出自明代文學家、戲曲家湯顯祖的一首詩《遊黃山白嶽不果》。
序:吳序憐予乏絕,勸為黃山白嶽之遊,不果。
欲識金銀氣,
多從黃白遊。
一生痴絕處,
無夢到徽州。
翻譯成白話文如下:
序文大意:我一個朋友吳序看我日子過得緊巴巴、可憐兮兮的,就勸我去黃山、白嶽之間的徽州(去拜訪一個退休的大官--許國),我最終沒有去。
詩歌大意:希望發大財的人,都要去爬黃山、白嶽求財運,但我一生痴傻絕頂,天生窮命,連做夢都沒去過徽州。
對於這兩句詩的三種解釋一、一種說法是湯顯祖辭官歸隱,不問世事,潛心於戲劇創作,生活雖然清苦,不追求富貴金錢。當所有人都去黃白之間的徽州追求功名利祿之時,我最灑脫的就是連做夢都不會夢到徽州,這是作者自嘲、看破紅塵,富貴於我如浮雲。
二、也有人說這是湯顯祖在窮困潦倒時發牢騷、顯示自個兒清高狂狷的一首詩,詩文透露著作者的萬般無奈。我一生最傻B透頂的地方就是窮命,金山銀山的徽州我連做夢都到不了啊,這輩子混的太窩囊了!
三、還有人說這是對徽州山水的無限讚美之情。尤其近年來,徽州乾脆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拿來當做旅遊廣告宣傳詞,藉此推介徽州秀美的山水。
總結我個人贊成第一種解釋,這最符合湯顯祖的本意。由於耿直的性格,得罪權貴,雖然被貶官撤職,最終生活窘迫困苦,但詩人始終遵循自己的良心、堅持自己的夢想。不同流合汙,不攀附權貴,視金銀如糞土。
湯顯祖的四大名劇《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牡丹亭》更是被譽為中國戲劇文學的巔峰之作。
最會做夢、以夢出名的湯顯祖卻為什強調自己“無夢到徽州”呢?
-
4 # 吃素的穿山甲
這兩句詩由於成了徽州的宣傳語而暴得大名。原詩摘錄如下:
《遊黃山白嶽不果》 明:湯顯祖
吳序憐予乏絕,勸為黃山白嶽之遊,不果。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對這兩句詩的解讀五花八門,追尋到底有幾種解釋意義不大,依在下愚見,各類流行的觀點其實都是一種深淺不一的“誤讀”而已,大多人云亦云,看似有理有據,但實與湯顯祖的原意不盡相符。
最本真的“原意”從序言中可以看出,當時湯顯祖的處境在外人看來是“乏絕”,也就是到了山窮水盡、窮困潦倒的意思,所以吳序才勸他到黃山、白嶽(齊雲山)去遊,但結局卻是“不果”,也就是沒有成行。在我看來,這種“不果”其實是“不願”造成的,這與“無夢到徽州”一句是呼應的,也就是其本人根本就沒想過去徽州。
為什麼吳序要勸他作黃白之遊呢?一說是勸他去拜訪湯顯祖的老師許國,靠他老師的影響力使之在仕途上“翻盤”改變目前的絕境;另一說是當時的徽州可是滿地金銀,勸他去那邊沾沾“金錢氣”開闊一下眼界從而改變自己想法換個“活法”。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從詩句中來看,第二種說法似乎更可信。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起頭這兩句屬於對偶句式,金銀正好是黃白之色,這兩句有點才子氣,但其實並非是對徽州所謂的銅臭氣味的諷刺,只不過是借用大家習以為常的說法,目的是引出“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這兩句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其時湯顯祖已經從浙江遂昌縣知縣任上不辭而別主動棄官歸田,隨後,吏部和都察院以 “浮躁”為由給予他罷職閒住的處分,這種處分對賦閒在家閉門著述創作湯顯祖來說本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而且這種別人眼裡“乏絕”的閒居生活正是他所向往的。由此分析來看,“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的“絕處”而非“痴絕”才是一個詞語,而“絕處”正好由序言中的“乏絕”相對應,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一生就是痴迷喜歡這種別人眼裡“乏絕”的“絕處”,做夢都沒有想過到遍地是黃金的徽州去追求大富大貴。這兩句其實也是一個對仗句,並非是像網上許多人解說的那樣我一生最痴絕最傻的地方就是做夢都沒想到去徽州追逐富貴名利,這樣的解釋顯然是與其本意不符的。
最美好的“誤解”這樣的兩個句子其實聯絡湯顯祖當時的處境和他晚年的思想傾向還是很好理解的,但由於絕大多數人把“痴絕”誤看成一個片語,由此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誤讀”,而“痴絕”一詞在現代語境下作為一種痴迷到極致的追求,其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流連忘返的意境。加上徽州山水人文景觀暗合了現代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使古色古香的徽州成了現代人們逃避擁擠的物質文明擠壓的一方“桃花源”,於是這兩句與徽州山水風馬牛不相及的詩句,藉此“穿越重生”面目全非地“歪打正著”成為徽州的最佳廣告語,並且“欲辨已忘言”,從原本的意思抽離出來,其意思演變為:一生痴迷到極致的地方就是徽州,到了這裡才發現這才是真正的夢裡山水,到了這裡都不用做夢了,這裡本身就是美好的夢境呀。這種最美好的“誤解”卻成為另一種經典,其中的是非曲直至此已經不太重要無關宏旨了。
回覆列表
此詩句出自明代湯顯祖的千古佳作“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根據本義可解釋為:我一生都想發財致富,但做夢也沒想過去徽州求達官貴人幫助。也有人說:一生到處尋找人間美景仙境,做夢也沒想到原來美景仙境就在徽州。而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意外收穫,就如“眾裡尋他千百度,募然回首,卻在燈火闌珊處”很多意外驚喜都在你做夢都想不到的時候發生。朋友們堅持關注轉發意外之喜就要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