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表達了詩人高潔的理想,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敢於自我犧牲的精神。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學家于謙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託物言志,採用象徵手法,字面上是詠石灰,實際借物喻人,託物寄懷,全詩筆法凝鍊,一氣呵成,語言質樸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強;尤其是作者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大無畏的凜然正氣更給人以啟迪和激勵。
原文: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翻譯: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擴充套件資料:
文學賞析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
第三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作者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此詩通篇用象徵手法,以物比人,把物的性格和人的性格熔鑄成一體。言在物,而意在人,不言人而人在其中,似呼之即出。風格豪邁,氣勢坦蕩、鏗鏘有力。
創作背景
于謙從小學習刻苦,志向遠大。相傳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窯前,觀看師傅吟們煅燒石灰。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經過熊熊的烈火焚燒之後,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觸,略加思索之後便寫下了此詩。
據說此時于謙的才十二歲,他寫下這首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更是他日後的人生追求。
石灰吟表達了詩人高潔的理想,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敢於自我犧牲的精神。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學家于謙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託物言志,採用象徵手法,字面上是詠石灰,實際借物喻人,託物寄懷,全詩筆法凝鍊,一氣呵成,語言質樸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強;尤其是作者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大無畏的凜然正氣更給人以啟迪和激勵。
原文: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翻譯: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擴充套件資料:
文學賞析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
第三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作者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此詩通篇用象徵手法,以物比人,把物的性格和人的性格熔鑄成一體。言在物,而意在人,不言人而人在其中,似呼之即出。風格豪邁,氣勢坦蕩、鏗鏘有力。
創作背景
于謙從小學習刻苦,志向遠大。相傳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窯前,觀看師傅吟們煅燒石灰。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經過熊熊的烈火焚燒之後,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觸,略加思索之後便寫下了此詩。
據說此時于謙的才十二歲,他寫下這首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更是他日後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