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毛驢講三農
-
2 # 阿強土特產
樓主,你好
榆耳出耳期間要注意病害,如何防治?
榆耳出耳期間一般發生綠黴病、軟腐病、枯萎病和根腐病,具體發病特徵和防治方法如下:
(1)枯萎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培養料過分乾燥,噴水不及時,空氣相對溼度過低或乾熱風直接吹向子實體,造成生理缺水所引起。發病後,原基或耳片停止生長,逐漸萎縮變幹而枯死。防治方法:第一,配料時培養料含水量要適宜,出耳階段應及時調整菇房空氣相對溼度,低於85%時要及時噴水;栽培室通風換氣要緩慢進行,防止空氣流速過大或乾熱風直吹菌袋,出耳期要防止Sunny直射菇床;第二,當發病症狀出現之初,應及時補足水分,其症狀可隨之消失。為防止因子實體生活能力下降而導致併發症的發生,可結合噴水噴施1次0.1%苯菌靈液;
2)綠黴病:是一種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育期間都危害的病害。一般在高溫高溼不通風的條件下發病,菌絲生長階段表現為菌袋內有綠色木黴菌汙染,並且在高溫條件下危害榆耳菌絲體。在子實體生長髮育階段表現在子實體上面基部產生綠色木黴,並且使子實體腐爛變黑。防治方法:第一是栽培袋滅菌要徹底,接種採用無菌操作,降低汙染率;第二是儘量在溫度達到20℃以下時開袋出耳,並且適當通風換氣,防止高溫高溼不通風;第三是發生病害要儘早採收,防止木黴蔓延整個子實體;
(3)軟腐病:又稱指孢黴病,是危害榆耳主要病害。榆耳發育各個階段都可遭受指孢黴侵害。發病時在培養料表面產生棉毛狀白色菌絲,並迅速蔓延,菌絲逐漸由白色變成水紅色;子實體被侵染後逐漸變成褐色,使耳片變軟腐爛。防治方法:第一,栽培室溼度大時,應加強通風換氣,降低空氣相對溼度,出耳階段噴水時要加大通風,耳片表面不能長期積水,以防病菌侵染;第二,發病初期,可用2%石炭酸或2%來蘇兒水溶液噴灑料面,抑制病菌的蔓延;第三,局部發病時,用0.1%苯菌靈或多菌靈噴灑,還可在料面撒生石灰粉或漂白粉,以控制病情發展;
(4)根腐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感染初期在培養料表面有白色混濁水滴滲出,這種水滴積聚在菌袋內,導致幼耳腐爛。發病原因是滅菌不徹底或環境中病菌的傳播,培養料含水量過高。以室溫偏高時發病最為嚴重。防治方法:第一,配製培養料要掌握用水量。在接種之後如發現菌袋內含水過多,可用消毒後的鋼針在菌袋底部穿刺小孔排水,然後用膠帶貼封孔眼;第二,防止菇房溫度過高。夏季室溫過高時夜間開門窗通風降溫;第三,料面有白色水滴時,可用無菌棉球吸乾,並撒少許生石灰粉控制病害蔓延。
-
3 # 鄉野大頭
人工栽培榆耳需要注意的是,栽培的時間場所和配方,栽培榆耳一般都是在室內進行栽培,在室內要控制好溫度溼度和光照空氣,榆耳有很高的食用價值,營養豐富!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治療病菌有很好的效果,還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人工栽培榆耳有椴木栽培、袋栽和瓶栽三種方式,這個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栽培方式!
回覆列表
榆耳又稱榆蘑、沙耳,口感柔中帶脆、味道極其鮮美、營養含量又十分豐富,除食用價值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治療腹瀉、抑制病菌,還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功效,是一種食藥兼用真菌;在中國主要分佈在東北三省,黑龍江是榆耳的主要產地,野生榆耳喜歡生長在光線較暗、溼度高的家榆、春榆的枯枝、樹樁上,是一種典型的木生真菌。
一、榆耳生活條件;
1、營養;野生榆耳主要生長在榆樹的朽木、枯枝、樹樁上,從中吸收生長髮育所需要的養分,人工栽培可以用棉籽殼、雜木屑、玉米芯等為主要原料,以麩皮、玉米粉、過磷酸鈣、石膏等為輔助原料。
2、溼度;培養料水分含量在65%左右,適宜菌絲體生長,培養料含水量低於55%時,菌絲體雖然還能生長,但不能分化原基;出耳階段空氣溼度要保持在90%左右,低於80%原基難以長成子實體。
3、溫度;適宜菌絲體生長的溫度在25℃左右,溫度低於15℃時生長緩慢,溫度高於30℃,雖然生長很快,但長勢較弱;適宜原基形成的溫度在10至22℃之間;適宜子實體生長髮育的溫度在20℃左右,溫度低於10℃或高於25℃時,原基難以分化成子實體。
4、光照;菌絲體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照,在黑暗環境下菌絲體生長粗壯;原基分化時則需要一定的散光刺激,光照不足或光照過強都不利於原基的分化;子實體在生長過程中有一定的向光性,光照強耳片色深,光照弱耳片色淺,所以,子實體的品質與出耳階段光照強弱有密切的關係。
5、空氣;榆耳是一種喜歡氧氣的菌類,菌絲體生長階段、原基分化時以及子實體生長髮育階段都需要新鮮的空氣。
二、人工栽培方法;
人工栽培榆耳有椴木栽培、袋栽和瓶栽三種方式,下面介紹榆耳袋栽的栽培方法;
1、栽培時間;最適宜子實體發生的溫度在20℃左右,栽培地點溫度穩定在18℃時,再向前推40至50天,就可以製作菌袋和接種。
2、栽培場所;榆耳可在室內、菇棚或者塑膠大棚採取層架式栽培,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棚內空間。
3、栽培原料和配方; 人工栽培榆耳可以用棉籽殼、豆秸、雜木屑、玉米芯等為主料,常用的輔助材料為麩皮、玉米粉、過磷酸鈣、石膏等;
常用的配方有:
(1)、棉籽殼68%、麩皮17%、木屑10%、玉米粉2%、石膏和蔗糖各1.5%,料水比例1:1.3;
(2)、廢棉47%、木屑30%、麩皮20%、石膏和石灰各1.5%,料水比例1:1.25;
(3)、棉籽殼90%、玉米粉5%、過磷酸鈣1%、石灰和石膏各2%,料水比例1:1.25;
(4)、玉米芯84%、麩皮14%、石膏1%、石灰和過磷酸鈣各0.5%,料水比例1:1.3:
4、菌袋製作;根據當地的資源選用上述配方中的一種配製栽培料,用聚乙烯塑膠袋每袋裝料1kg,按常規方法滅菌、接種。
5、發菌期管理;接種後的菌袋移到黑暗的培養室中,培養室的溫度要控制在25℃左右,一個月的時間菌子就可長滿袋,這時要把菌袋移到有一定散射光栽培場所,栽培場所的溫度控制在22℃左右。
6、出耳期管理;完成發菌後,適宜的環境下,十天左右就會分化出子實體,當出現粉紅色至淺黃褐色子實體原基時,要解開袋口,並在產生原基的地方用刀片將薄膜隔開小口,室內的溫度要保持在15至20℃,並適量的噴水;隨著原基不斷膨脹,要把袋口解開,在這個期間要定時開啟門窗通風換氣,棚內保持適宜的散射光,當耳片長到3cm左右時,溫度控制在18至15℃,空氣溼度控制在95%左右,從出現原基到子實體成熟要25天左右。
7、適時採收;當耳片充分展開、邊緣捲曲、耳片的顏色由粉紅色變成咖啡色時,用小刀沿耳根割下,採收後要停止噴水,用塑膠薄膜覆蓋,在進行水分管理,就可長出第二潮子實體。
採收的榆耳很少新鮮出售,所以採摘後要及時曬乾或者用烘乾機烘乾,製成幹品後放通風乾燥處儲藏或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