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我是考拉考拉

    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人生觀:一個人覺得要踏實工作,積極奮鬥,生活就越來越好;另一個人卻想著天上掉餡餅,天天想發橫財。

    價值觀:一個人覺得要及時享受生活,一個人覺得要把錢緊緊守著一毛也不花。一個人總是鑽各種空子佔小便宜,另一個卻覺得要按規矩按規則來非黑即白。

    世界觀:一個人凡事拜神求佛,另一個則認為事在人為。

    上述也只是淺顯舉例,非代表性的,只是為了說明兩個人在某些事情上無法統一看法,做事觀念是相反的,久而九之,矛盾漸生,誰都不能改變和妥協。

    如果婚姻要穩定,要麼是統一觀念,兩個人大多數能一致,這是最理想的狀態,此時可以伉儷情深,舉案齊眉;

    如果兩個人做事看法想法總是不一樣,可以說是三觀不合了,這個很難改變的,只能一方忍讓或者改變,如果沒有人願意退讓或者改變,產生矛盾,引起爭執,爭執久了,傷夫妻感情不說,生活家庭幸福指數也不會太高,再好的感情都會被消磨殆盡。誰都改變不了對方,互相失望,彼此傷害就更加嚴重了。直至最後,看愛還有多少來維繫婚姻了,有些人看在孩子份上,維繫不痛不癢的婚姻。

    還有一個方法是如何讓愛更多才能抵消各種觀念不一樣導致的爭執和矛盾。生活挺複雜的,有的時候只能靠理性方法來處理了,也看自己的處事方法跟雙方的協排程了。

    婚姻那裡那麼容易說清楚啊。

  • 2 # 美又丶

    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不合嚴重影響婚姻,因為:

    第一、三觀不合的兩人在一起,對待每件事的看法不同,理解不同,處理方法不同,因此會產生很多分歧,引發家庭矛盾。

    第二、三觀不合兩人在一起,不會更好的理解彼此

    三觀不合,總想把自己觀念強加給對方,而對方也有自己的觀念,雙方都不會去理解對方,就像,你不懂他的心酸,他不懂你得難過。

    總之,性格不合可以磨合,習慣不同可以適應,但是三觀不合,很難相處。

  • 3 # 望江南

    三觀真正影響婚姻的成敗,

    婚姻能否長期共存的也是三觀,

    婚姻是否合適就是三觀是否相近。

    大多數人,因為愛而結合,可是婚後過日子,所有事情都與三觀密不可分。

    價值觀: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吃喝拉撒睡,娛樂休閒,哪一樣不與價值觀有關,價值觀落到生活裡,就是你對錢的態度,有些人家庭環境很好,大手大腳,賺一分花一分,甚至透支,而有些人,從小環境艱苦,從父輩那裡就習慣了省吃儉用,或者不捨得花錢,一分錢當兩瓣花,如果這樣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一定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

    還有一種價值觀:有些人買東西重視質量,比如食品要買新鮮的,健康的,家電要買效能好的,品牌的,返修率低的,衣服要買有質感的,商場正品。而有些人,為了省錢,或者是觀念的影響,任何東西都買便宜的,食品買便宜的,家電買便宜的,衣服買便宜的。其實,有時候想省錢,往往多去了錢,食品不新鮮,有時會生病,拉個肚子什麼的,這麼一來矛盾就出來了,長此以往,矛盾越積越多。

    有個鄰居,有房有存款,兩人都很勤勞,但就是為了花錢的事,幾乎天天吵架,男的工作體力消耗大,要吃些有營養的,比如魚肉葷素搭配,而妻子呢,就喜歡存錢,天天給一家人吃些鹹菜和青菜,買了洗衣機不用,即便冬天手洗完了衣服,都不用洗衣機脫水,有人問,為何不用,她說電要花錢。

    她老公說:她最好跟錢去結婚過日子,每天面對她都要瘋掉。

    世界觀:在婚姻裡看似抽象,其實不然,我們對婚姻的認知,對伴侶的認知,對工作的認知,對交際應酬的認知,對上網玩遊戲,玩手機、興趣愛好等等的認知都屬於世界觀的範疇。

    比如說對婚姻的認知,很多人認為婚姻是兩個人的問題,是要用心共同去經營,而有些人認為,婚姻是丈夫的問題,他要掙錢養家,妻子只負責帶小孩,買房買車全是男人應該做的事情,否則就是沒有責任、沒有能力;而有些丈夫又認為,我只負責上班賺錢,至於賺多賺少,你別管,所有家裡一切事物都是妻子的事情,妻子儼然成了管家婆、老媽子,丈夫就是個甩手掌櫃,就連孩子教育丈夫都不管,所以沒有相近的世界觀,怎麼能經營好家、經營好婚姻。

    再比如對工作的認知:有人認為工作只是賺錢的工具,為了賺錢而努力,也有人認為工作是我體現價值的平臺,不但努力賺錢,還要不斷提升自己,越努力越幸運,平臺越來越大。但還有一種人認為工作就是一種束縛,今天這裡做幾天,明天那裡混幾天,沒有固定的收入,更別說長久的發展。

    昨天電視新聞,一個28歲的女子被30歲的前夫殺害,其原因是女孩不同意與前夫復婚,前夫長期沒有工作,兩人已有一個十歲的孩子,女孩微薄的收入要養自己,還要養孩子。男孩因為沒有工作,眼看復婚沒有希望就把女孩給殺了。

    人生觀:人生觀在婚姻生活裡,無處不在,夫妻雙方對自我的認知,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對老人的贍養和孝敬問題,對親戚朋友的待人接物問題。還有夫妻雙方彼此的體貼、關懷、或者冷漠、暴力等等問題,不同的人生觀,反射出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處理方式。

    比如孩子教育問題,很多夫妻常常有分歧,甚至引發夫妻之間矛盾的激化。

    比如有的對孩子過分溺愛,有的給孩子補習班太多,壓力太大,有的只管孩子學習成績,其他道德品行卻不重視,一旦孩子出了問題,夫妻雙方相互指責。

    曾經就有一個孩子,母親過分溺愛,小孩從小學開始拿家裡的錢,一塊、十塊,母親覺得很正常,父親說要教育從小要養成好習慣,母親與父親吵架,不準父親管教。

    結果孩子知道母親偏袒他,整天討母親歡心,常常在母親面前表現很好,後來拿家裡錢就成百上千,再到後來,走上社會,坑蒙拐騙,最後,遠逃他鄉,要債的上門,母親每月用退休金為兒子還債,父親氣得住院。

    這就是一個母親對自己責任的認知和對孩子教育認識的偏差導致的悲劇。

    今年春節有個小品,為了回哪家父母處過年,夫妻兩引發了一場爭吵,這個小品很貼近生活,也反映了對父母孝敬僅限於自己父母?以及是否尊重伴侶感受的社會現象。

    春節之後,有資料顯示,節後上班最繁忙的是民政局辦離婚的視窗,而且離婚率急劇上升。很大一部分都是過年而引發的家庭矛盾導致,比如,去哪家過年呀?給雙方父母的禮品或禮金是否平衡,在父母家過年有哪些問題不孝順?或者待人接物不禮貌等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都與人生觀有關,看似雞零狗碎,但在婚姻生活裡卻傷筋動骨。

    所以,很多人對時下大齡女青年存在偏見,認為她們是眼光高,太挑剔,實際上,是她們對婚姻的認知比較成熟,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堅持要尋找三觀相近的人,她們說:看到身邊很多小姐妹婚姻的問題,都與三觀有關,三觀對婚姻太重要了!

    有人說,結婚要找一個聊的來的人一起過日子,沒錯,聊得來就是對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觀點和看法相近或一致,才能聊得到一起,否則,夏天的蟲子怎麼知道冬天的寒冷,因為夏天的蟲子只能活在夏天,它根本不知道冬天是什麼樣。

    婚姻真正的合適,就是三觀相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蔣勁夫,還有哪些令人震驚的家暴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