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豬豬六
-
2 # 2100年的銀河
硬科幻類,核心意思就是比較科學,幻想情節有嚴格的技術推演。當你看電影或小說時,發現有一些大量你不認識的物理、天文詞彙時,一般就可以叫硬科幻了。
大家熟悉的《三體》,裡面有複雜的推導和計算。大片《星際穿越》就是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加入人物和相關情節改編而成的,這就是硬科幻。
除去硬科幻,就是軟科幻了。
-
3 # 時間的河Omnis
硬科幻,軟科幻的定義本就模糊。
一、在有些說法裡,硬科幻指符合科學的科幻。
比如凡爾納幻想人類登月,會用兩頁的篇幅計算各種資料。《火星救援》內,有這眾多的科學計算;而軟科幻指那些不符合科學的科幻。比方說《星球大戰》,電影裡的太空戰爭甚至有聲音。
二、另外的一種說法,硬科幻指情節受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科學推動的科幻作品,比如小說《接觸》,小說末尾幻想外星人在圓周率裡隱藏了資訊。小說《達爾文電波》裡,幻想用另一種生物進化的方式反駁達爾文的進化論;而軟科幻指用語言學、心理學等人文學課推動情節的作品,比如特德姜的小說《你一生的故事》,透過的是語言學,而《三體》的“黑暗森林”卻是運用了社會學和博弈論的原理。
有些所謂的科幻迷高呼“硬科幻”反對“軟科幻”和“偽科幻”(比如漫威)。但是,我基本上不會用這些標籤來區別作品的。科幻是幻想類作品的一個分支,科幻姓幻不姓科。它們為我們構造了一個個不同的世界,它可能是《基地》裡的那個銀河帝國和基地;它可能是《神們自己》裡的三性外星人;它可能是《降臨》裡的七肢桶;它可能是《最後一個地球人》裡黑暗的未來;它也可能是《沙丘》裡的沙漠行星;它甚至可能是《復仇者聯盟》裡那個魔法和科技並存的奇異世界。
幻想,一定是天馬行空的,但是最頂級的幻想一定是“自洽”的。科幻符不符合科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不是自洽,並給我們帶來不同於現實世界的體驗。
-
4 # 中國畫報出版社
《科幻編年史》中涉及包括“硬科幻”和“軟科幻”在內的35種科幻型別。
“硬科幻”(Hard SF)對許多人來說,這才是科幻的定義。硬科幻主要探索先進真實的科學思想,對未來的科學發展進行猜想,描寫相關的技術。人物刻畫及文字風格不強,與“工程科幻”密切相關。如阿西莫夫的《機器人》《基地》系列,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就出自《我,機器人》。
“軟科幻”(Soft SF),相對於科學或技術本身,這類科幻對未來的人類或未來科技給人類及社會帶來的影響更感興趣。這類科幻也被稱為社會科幻。如《銀翼殺手》《星球大戰》等。
-
5 # 不服來辯啊
科幻, 首先是科學成分然後是想象。
軟硬這東西非常的主管,基本上除了個別非常硬的沒有爭議,大多數都是很難準確說的。
。。。。。。。。。
如果把科幻當做一道菜,科應該是一道主料,幻是另一道,脫離科學框架故事就無法繼續下去,這個科學也需要邏輯自洽,設定合理,經過推導,甚至可以說將來有可能成為現實的。
比如
2001太空漫遊
三體
後天
駭客帝國
地心引力
流浪地球算一個吧
星際穿越我覺得不算,
因為很多硬傷。
。。。。。。。
軟科幻,基本對於軟科幻來說,科學性就像是調料,幻想才是主料。或許很重要,但不是主要的。
絕大多數科幻是這一類。
如果很多也算是科幻的話。
比如
異形系列
星球大戰系列
地心遊記
2012
等等
。。。。。
有一些總掛科幻名頭的
比如
超體
幽冥
變形金剛系列
復仇者聯盟
。。。。。。。
還有一些經典的但很難分類的
比如
侏羅紀公園系列
原始碼
盜夢空間
這些
。。。。。
總的來說這個很難區分絕對。
-
6 # UPERY先生
在“科幻”的分類中,雖然有各式各樣的分類,但硬科幻和軟科幻的說法無疑是最多的。
按照大家公認的文字表述,大體是這樣定義的:“硬科幻小說,是一種對科學精神的尊重和推崇的科幻小說”;“軟科幻小說,是情節和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小說”。
然而,這樣表述則太過於書面,假如我們用白話來描述,則可以非常簡單地理解為:“硬科幻小說就是用科學講故事,軟科幻小說就是非科學講故事”。
用科學講故事這條很好理解,無論故事講述何種故事流程,出現的各種場景至少是基於已知的科學理論,或者是在已知理論的基礎上推匯出來而能夠被世人所理解的理論。比如“三體”中,羅輯冬眠醒來後,人類電力供應摒棄了線纜,而採用微波的形式供應能源
,使得汽車不用再加汽油,電器不再用電池。這樣的場景,是基於現實世界的需求和對未來技術的可預期性得出的結論,讀者自然認為這樣的技術未來是能夠實現的。這種描寫是硬科幻小說的典型手法,無論讀者怎樣理解,都會覺得“有道理”。而讀者按著這套思路讀下去時,會不由自主地在大腦裡構建一套完整的故事體系,這套體系將是自然而完美的,因為讀者潛意識裡就認為這是“真的”。
但是硬科幻小說並不是說就一定要遵循這樣的標準,在故事情節需要的地方,也可能會以“偽科學”的方式進行描述。最出名的例子莫過於“麥田怪圈”了,相信10個有9個人都知道麥田怪圈吧。其實所發現的所有怪圈都被證實是人為偽造的。但這並不妨礙藝術家對其藝術加工,比如2002年電影《天兆(Signs)》,就是將外星人與麥田怪圈聯絡起來的題材。
“軟科幻小說就是非科學講故事”,其實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準確,但至少能讓大多數人有個大致的理解方向。這裡的“非科學”並不是假科學,也不是偽科學,更不是胡謅的科學,而是在科學的範疇的基礎上,向哲學、心理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的延伸。比如我最近看過的小說《雲球》:為了研究地球演化和生物演化,地球演化研究所運營著計算機虛擬世界“雲球”。將文明放在計算機裡,操作計算機的我們會不會就是雲球文明所認為的“上帝”呢!
這會讓讀者產生很多的遐想和思考。這樣的題材可以為作家有更廣闊的思維方式,不侷限於已知的科學,更加註重思想實驗、哲學思考。
總之,無論是軟還是硬,都會基於已知人類的知識,只不過走的方向略有不同而已,它們都是值得讀者細細研讀的好東西。
回覆列表
你好,硬科幻的側重點是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想象,這種作品一般會涉及很多技術性問題,有很強的理論依據。所以叫硬科幻。代表作有《基地》三部曲,《三體》三部曲等
軟科幻更多關心的是社會人文,就是未來科技給個人和社會施加的影響,一般來說都較為沉重,屬於反思型小說。像反烏托邦三部曲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