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格悟黃從寶
-
2 # 往後餘生卍我護著你
服裝現在競爭真的很大了,電商和實體店就看你的資源跟創新了~有特色有客戶生意才能長久,新手不建議做實體店~我家的也只能保證溫飽了,前幾年確實很賺錢的
-
3 # 鞋包王國
不怎麼樣,大品牌可能還能站得住腳,大品牌的款式和麵料有獨特之處!而且電商網商抄襲款式太快而且又比較便宜,當然肯定在面料上下功夫,不然低成本是做不出同樣款式出來的
-
4 # 文哥打金銀
首先我們要承認現在是資訊時代,什麼事情都容易知道,暴利的生意已一去不復返,簡單地說想小本賺大錢幾乎不太可能了,生意本就是在價格賺取適當不透明的差價,近幾年來電商的日益壯大已經奪走了線下實體店絕大部分的流量,線上線下結合可能是比較明智的出路,雖然有人覺得實體重在服務,只要服務做得好還是相當有機會的,但是首先你可能得是知名品牌才好做,現在年輕人買東西都會網上對比價格,起碼商品底價在心裡已經有個底了,差價太大可想而知,顧客必然望而怯步。服飾類商品售後服務專案不多,不易形成依賴,大環境來看前景不算樂觀,當然如果售賣的衣物品質尚好價格便宜,管理經營能力比較強,加上適當廣告營銷,也不是沒有機會,只要有心,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再多的理由也只能當作參考,所謂功夫不怕有心人,加油!希望可以幫到你!
-
5 # EricChen509
兩極分化
好的商場有生意,但是租金等成本高,要做好心裡準備
新開商場沒客流,租金便宜,但是貨品,人工等成本算下來還是很厲害的
所以,想要做品牌,必須要進好場。
-
6 # 前瞻產業研究院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及其消費觀念的轉變,一方面中國服裝零售行業整體發展態勢起伏不定,另一方面數字化時代消費者的購物方式、交流方式的轉變引發了服裝零售業態變革,服裝零售線下線下融合趨勢愈加明顯。
人均消費規模有待提高 服裝零售額增速回升
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加和社會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外國品牌紛紛進入中國搶佔市場,本土服裝品牌亦不斷湧現,中國的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選購品牌服裝,並透過時裝來表達自我品位和個性,無論城鎮還是農村居民,用於服裝的消費在不斷增長,中國服裝零售額不斷增長。不過國內服裝行業相比於發達國家尚不成熟,且中國服飾人均消費金額和行業集中度低於國外,各品類人均服裝消費金額亦低於發達國家。
近年來中國服裝消費已經從單一的遮體避寒的溫飽型消費需求轉向時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費潮流,服裝行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產業規模增速不斷下降。
2017年,中國服裝產量同比下降8.5%至287.8億件,出現了六年以來的首次下降,服裝零售市場同樣有所下降。進入2018年後,中國服裝零售行業趨於復甦。2018年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4792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實現觸底反彈。
企業加強網路佈局 網路零售規模逐年增長
服裝品類有區別於其他品類的獨特性,相比3C電子產品個性化程度高,簡單的變種就可形成新的設計,在產品質量差異化低的時期,產品可替代性強;相比食品類早期消費者對安全性有所顧慮,服裝尤其是成人服裝產品比較少有安全性的潛在危險;相比高價商品,服裝產品單價低,更容易形成交易。
因低成本、銷售廣等優勢,服裝企業紛紛加強網路銷售渠道佈局。大型服裝企業不僅在電商品臺開發自己的品牌銷售渠道還會在網路上創立了自己的入口網站,並提供全系列商品的售賣,包括耐克、阿迪、H&M、優衣庫和ZARA,國內企業也有歐時力、拉夏貝爾等也先後搭建了各自的入口網站。而其他相對規模較小的服裝品牌在國內主要以入駐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發其品牌旗艦店為主。另外一些獨立設計師小批次的服裝零售則以門檻較低的淘寶、微店等電商平臺進行服裝零售業務。
隨著服裝零售企業網路渠道的完善,以及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推進了中國服裝網路零售市場的有效發展。2011年中國服裝網路零售額約為1934億元,2017年增長至4447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4.9%,遠遠超過服裝零售額增速,預計2018年中國服裝網路零售額將達到5114億元。
線上線下融合將是重要發展趨勢
縱觀國內外服飾零售市場,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的普及,消費者生活方式發生變化,服裝企業的經營策略也隨之發生一系列變化,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開始將線上線下融合,真正實現O2O。
O2O服裝零售模式能夠將虛擬試衣間、3D展示等試衣、搭配的虛擬體驗變為現實,可以提供線上線下同步比價、消費者預約試衣、個性化定製等服務,服裝零售企業的O2O意味著消費者可以透過網上銷售平臺選貨下單,線下實體店試穿取貨,或者先線上下實體店體驗試穿,再透過移動電子裝置線上選款搭配並下單支付,O2O模式融合了線上虛擬店鋪和線下實體店鋪的優勢,提高消費者個人體驗的同時也有效解決了傳統店鋪貨品有限的弊端。
服裝零售企業的O2O變革,改變了傳統電商環境中線上和線下的敵對局面,不僅開闢了服裝電商企業線下銷售的新途徑,更重要的是,給那些仍未電商轉型或轉型不太理想的傳統服裝零售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所以未來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服裝零售行業一個很明顯的發展趨勢。
-
7 # 華東經濟研究員
普通服裝實體店的風險真的太高了。現在服裝實體店分化為線上直播為主的下沉低端庫存貨和以線下輕奢高階貨兩部分。有資料統計,前者主要是服裝批發商,售後退貨率76%以上;後者則以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ITM模式衣品店為主,這種店不再以銷售額為主,而是以會員年費制、簽約式消費和注重服務客戶的衣品實際價值,如幫助會員膚色體型診斷、TPO情景穿搭、性格色彩重塑以及上門為會員的衣櫥進行定期管控等一系列服務。
另外,衣品店依託ITM產業模式體系創新的金融信託消費業務,使其店內現貨和私定服裝服飾貨品,完全“免費”供給會員,使其會員花一份錢就得到私定貨品和享受專業衣品的雙價值。因此,其會員接受率達80%以上,且去普通服裝店(含線上網購)消費意願降低50%,會員粘性提高70%,滿意度100%,復購率超95%,退貨率0,利潤提升70%;
山東去年就已對傳統服裝實體店實施轉型升級為ITM衣品店的新舊動能轉換,衣品店的導購員、營業員重新進行嚴格的《衣品形象管控資格等級證》色彩、服裝等方面的技能知識學習考試和認證,才能成為正式“衣品師”。但這種ITM模式衣品店適合高階利潤店,不適合賣貨走量的低端庫存店
回覆列表
這個關鍵還是要取決於商城運營的本身,所以需要實地對目標商城進行考察,有幾個維度供參考:
1、商場的業績及品牌結構
2、客流及客流結構
3、對比上面兩個資料,尋找差異化機會和可能性
4、公共區域指數,特別是衛生間,如果商場管理規範,這個區域通常會比較好
5、看成交使用者比例及品牌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