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辦公知識局

    你可以心理暗示自己,拖延會死,例如,誰因為不守時死了,可能僅僅需要一個故事,我給你舉個例子,我小時候我爺爺跟我說,用酒精消毒,否則會跟白求恩一樣的破傷風死掉,我根本就不懂破傷風的病理學知識,但是我就輕易的相信了,我三十多年裡一直在用酒精消毒,導致我的手會鎮顫,你只需要一個能讓你信服恐懼的故事,但是這很極端,你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 2 # 釣愚

    我們為什麼會拖延?要想戰勝拖延症,我們首先得明白我們為什麼會拖延。當我們碰到一個比較棘手的任務,比如寫一篇二十頁紙的論文,或者備戰高考數學,我們就會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這時,我們的大腦就會驅使我們將注意力轉向其他更容易的任務,比如看bilibili的吐槽影片,或者刷朋友圈。這樣,我們就能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暫時愉悅。顯然,拖延帶來酸爽。人是習慣的動物,久而久之,人就會把拖延養成一種習慣(悲劇)。

    如何戰勝拖延?

    解釋了拖延症的由來,接下來我會分享幾個我曾經親身用過,並見證了效果的戰拖方法。這些方法大部分來自我之前在coursera上完成的一門課:Learning How to Learn。

    方法一:改變環境回顧我不堪的“老託”歲月,我發現幾乎每一次拖延都是由環境中的一些誘因觸發。這些誘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這些:

    1. 沙發(看到就想坐下,坐下可能就想躺著,躺著就有可能睡著。一睡,就延遲了任務達成時間。)

    2. 手機(各種app發來的通知讓我沉浸其中,耽誤了我的正事。)

    3. 其他人(和他人聊天可以是一種愉快的消磨)

    所以,如果想戒拖,你最好能夠遠離充滿此類誘因的環境。打不過你,我躲還不行?我曾有一段時間需要做同時做特別多大事。我當時很清楚,如果這段時間被拖延症勾搭上,我的職業生涯就很難上一個臺階。所以我告訴自己一定不能給拖延症哪怕是搭訕我的機會。於是我便開始給自己打造一個遠離拖延的環境。我做了以下這些事情:

    a. 斷開我與休閒網站的連線我白天需要在公司工作,而工作需要專注,但有許多休閒類的網站,比如新浪微博和bilibili,會蠶食我的專注時間。於是我祭出了一個叫selfcontrol的大殺器。下載地址我最後會給大家。不過,這個軟體只能在Mac OS下執行。如果你是windows使用者,你可以用alternatives selfcontrol windows這組關鍵詞在Google上搜索Windows平臺下的替代品。接下來是selfcontrol這個軟體的使用方法。在開啟軟體後,你只需要填入你想要封掉的網站,比如iqiyi,然後設定一個封鎖時間,比如6小時,最後點選開始即可。在封鎖時限內,哪怕你把這個軟體刪除,你也無法開啟那些被封鎖的網站。沒辦法,自己選的路,含著淚也要走完。

    b. 鎖手機

    可能你覺得碎片化的時間並不可怕,但實際上你的工作效率會因此大幅下降。這麼說吧,你從一個專注的工作狀態中抽離出來,進行哪怕只有五分鐘的微信聊天,你會發現你很難迅速恢復到原有的高速專注工作狀態,因為你的大腦在任務與任務切換時需要時間來調整,來進入狀態。

    當時,為了防止我的手機碎片化我的時間,我採用了最笨但卻很有效的一個辦法,直接把手機鎖在櫃子裡,然後把鑰匙交由公司前臺或者同事保管。在此要再次感謝當年的同事。後來我發現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每天下班我從櫃子裡取回手機,看到非常多的微信通知,微博通知時,我內心就會一陣暗爽。這就好像吃一碗雞腿麵,我總喜歡把雞腿留在最後吃(請原諒我的這沒有出息的比喻!)。

    c. 尋找充滿自律者的環境

    最後一個方法是讓周圍充滿自律者。你可以去圖書館或者學校的自習室自習。我當時選擇的是下班後或者假期去某大學的自習室。雖然該大學離我家比較遠,來回要一個小時,但是我並不介意。因為我如果待在家裡,我可能會學著學著,就躺在沙發上睡著了。那浪費的時間就絕對不止一個小時了。而且這路上的一小時,我還可以充分利用來刷刷單詞,聽聽podcast什麼的。雖然這樣對時間斤斤計較的確挺累的,但我認為關鍵時期就我們就該對自己狠一點。也許有的人會問,那為什麼不去公司呢?原因是下班後及假期時公司基本就沒有什麼人了,孤零零學習的感覺並不好。在自習室刷題,背單詞什麼的就沒有這個煩惱了,因為周圍都是埋頭苦讀的人。更妙的是,他們還不會打擾你。

    方法二:注重過程

    許多時候我們之所拖延,是因為我們覺得某個任務很難,所以我們就會拖著不做,直到非做不可,才開始亂做一氣(好熟悉的場景!)。

    但如果我們把注意力轉向過程,我們便不會有太多懼怕,拖延症對我們的控制力也就會減弱許多。比如,當你想到要寫完一篇20頁的paper你可能會非常恐懼,但如果你想到接下來要花60分鐘時間在寫paper這個過程上,你的恐懼感就會小很多。你也許會說60分鐘根本寫不完一篇20頁的paper,但你不能否認60分鐘至少讓你完成這20頁的一部分。而這,總比拖延症患者因為恐懼,一頁都不願意開始寫要好。

    所以,富有生產力的一天應該是由n個60分鐘的工作時間段 + 每次5~10分鐘休息間隔組成的。

    在知道這個道理之後,我們還需要一些工具來規劃這每次60分鐘的時間段。許多文章都推薦番茄鍾軟體,但我個人不是特別喜歡。因為番茄鐘的提醒聲音讓人非常煩惱,並且預設的25分鐘工作時間段又太短。所以,我推薦你使用Awareness for Mac(文章最後有下載地址)。這個軟體會每一個小時提醒你一次,並且提醒的聲音是非常柔和非常舒緩壓力的敲缽聲。要知道,敲缽聲在東方被很多人用來作為冥想開始和結束的提醒聲。我最近開始體驗這個軟體,感受非常好。當然到底應該選擇番茄鍾還是Awareness for Mac,還是看大家個人的喜好。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看似簡單得離譜的工作方法。我從知道這個方法開始就堅持使用。因為這個方法,我在一個又一個工作時間段中,達成了許多我之前難以想象自己可以完成的任務,比如一週看完一本厚厚的喬布斯傳(英文版),比如備考期間每天刷1000~2000個單詞(包括複習舊單詞),再比如,完成你們現在看到的這篇長文。

    方法三:提供獎勵

    除了以上兩個方法,你還需要搭配最後一個方法--提供獎勵--來給予拖延症最後的一擊。每當你高效地工作一天之後,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獎勵。你可以自己根據自身情況去定義高效,比如6小時讀完了半本英文原版書,比如5小時寫完了一篇5頁紙的paper。

    至於獎勵,你可以無憂無慮地去看一場電影,你可以給花一個晚上去逛街,由你任性。這幾年我獎勵自己的方法就是去影院看電影,或者是和一群朋友一起看意甲或西甲比賽。到時你會發現,這種娛樂是沒有負罪感的。而白天渾渾噩噩後晚上再跑去出玩是會給你帶來負罪感的。畢竟我們可以像豬一樣懶,但沒法像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

    簡單小結這套戰勝拖延的組合拳:

    1. 改變環境 2. 注重過程 3. 提供獎勵

  • 3 # 江湖大道一路走來

    什麼是拖延症你的你得明白,拖延症是指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並伴有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現這種狀態,需要引起重視。

    首先要擺正心態,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滿身正能量,今日事了今日畢。

    第二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生活中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工作中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制定一個計劃每天要必須完成多少?一定做到循序漸進。

    第三多看看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的書籍,休息的時候加上鍛鍊。

    第四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逐漸養成有自信,有能力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戒浮躁,最好戒菸戒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些爺爺奶奶接孩子騎車過馬路,伸出一隻手臂示意一下直接橫穿馬路,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