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努力總會有奇蹟的發生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紮至生後28天),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導致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面板、黏膜及鞏膜發黃為特徵的病症,60%-80%的新生寶寶在出生後2到5天內會出現皮膚髮黃的現象,是種正常現象。新生兒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膽紅素代謝異常,血中的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的一種疾病,具體又可以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醫學上取生理性黃疸的值作為新生兒黃疸正常值。足月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於12毫克為正常。早產兒的黃疸正常值為膽紅素低於15mg/dl(毫克/100毫升)。

    正確認識新生兒黃疸:

    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別

    生理性黃疸:

    1.在生後2~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

    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佈在面部及軀幹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

    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週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

    4.小兒體溫正常,食慾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黃疸:

    1.黃疸出現過早:足月兒在生後24小時以內,早產兒在48小時以內出現黃疸;

    2.黃疸程度較重:血清膽紅素超過同日齡正常兒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過85.5μmol/L(5mg/dl);

    3.黃疸進展快,即在一天內加深很多;

    4.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以上,早產兒超過3周)或黃疸消退後又出現;

    5.黃疸伴有其它臨床症狀,或血清結合膽紅素大於25.7μmol/L(1.5mg/dl)。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新生兒容易出現黃疸是其生理特點決定的。出生前,胎兒生長於媽媽子宮內,相對於大氣來說是低氧環境。與高原生活的人們一樣,會出現紅細胞增多現象,以增加血液攜氧量。出生後,嬰兒開始透過肺與大氣行氣體交換。氧氣增多,大量紅細胞變多餘,體內衰變形成引起黃疸的物質—膽紅素。新生兒處理排出膽紅素的能力又相對較弱,所以膽紅素容易堆積,出現黃疸。當飢餓、缺氧、脫水時,更容易出現黃疸。

    1.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較為常見,由於新生兒紅細胞壽命短、破壞快,同時肝細胞攝取、結合、轉化和排除膽紅素能力不足,因此多數新生兒都有可能產生輕度的暫時性高膽紅素血癥,稱之為生理性黃疸。

    2.母乳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包括母乳餵養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母乳餵養性黃疸是因早期餵養不足,排便少,致膽紅素積於體內,造成面板黃疸。多於生後5-7天始逐漸消退。母乳性黃疸從生後幾天開始,可持續2-3個月。母乳性黃疸因吃母乳而發生,是一種特殊型別的病理性黃疸。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洩,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面板和鞏膜的黃染。

    新生兒吃母乳,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對於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引起神經系統的傷害。對於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好轉後可以繼續用母乳餵養。

    崔玉濤醫生說:“只要黃疸水平低於14mg/dl(240mmol/l),就不必給予暫停母乳、服用退黃藥物、照光等治療。雖然對於嚴重母乳性黃疸,可暫停幾天母乳餵養,但真正需要暫停母乳餵養的機會很少。只要黃疸不重,黃疸持續時間長對孩子沒有傷害。”

    3.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主要是紅細胞本身的內在缺陷或紅細胞受外源性因素損傷,使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釋放出大量的血紅蛋白,致使血漿中非脂型膽紅素含量增多,超過肝細胞的處理能力則出現黃疸。常見的疾病:母子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最常見);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結構缺陷。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且逐漸加重。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早期可進行換血療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

    4.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其黃疸特點是生後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

    5.感染性黃疸

    感染性黃疸是由於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以鉅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

    1、用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也分為中藥和西藥。西藥治療方法是透過供應白蛋白,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靜脈使用免疫球蛋白。西藥以酶誘導素或糖皮質激素為主,中藥治療方法則主要以茵陳蒿湯為主。

    2、光照療法

    光照療法是一種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只要是各種原因引起的間接膽紅素上升都可以進行光療,尤其確診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癥時,適合使用光照療法。

    將新生兒臥放在光療箱中。記住雙眼要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損傷視網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餘均裸露。用單面藍光或雙面藍光照射,持續24--48小時(一般不超過4天),等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

    3、換血療法

    換血療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換出已致敏的紅細胞,減輕貧血。不過這種方法的實施需要一定的條件,且也會生一些不良反應。

    新生兒黃疸的注意事項

    1.如果黃疸在出生24小時內發生或者加深很快,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讓醫生來判斷病情;日齡越小越應重視。

    2.如果寶寶出現拒奶、反應差、呻吟、尖叫、角弓反張或抽搐等表現,應分秒必爭及時就醫。

    3.早產兒及分娩過程中出現頭皮血腫的寶寶,干預的指徵應適當放寬。

    4.父母或同胞曾因新生兒黃疸住院治療過,要告知醫生相應病史。

    5.需要請爸爸媽媽放寬心的是,可怕的膽紅素腦病只是極少數,大部分寶寶的黃疸並不嚴重,對身體也不會造成傷害。在現有的醫療條件下,即使寶寶黃疸嚴重,只要及時發現和處理,經過認真治療,寶寶也能健康成長,很少留下可怕的後遺症。

    建議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後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對症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選擇面膜貼,哪些是質量好的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