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昂首高歌散淡人

    唐時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有一首《絕句》是以動態,靜態景物相結合描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幹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青天"下,以立於柳樹枝頭嘰嘰歡叫的黃鸝鳥,與奮飛直衝青天的白鷺,作為動態景物,雪後初晴,萬里銀裝,以從窗戶看到的西山嶺及嶺上的"雪",和"門"及門外"東吳地界的船,作為靜態景物

    動靜結合,相互妝點映襯,焉然一幅白雪皚皚鳥鳴圖,詩中有畫,畫中含詩。

  • 2 # 江湖浪子風情豪客

    雜文論壇:戲說古詩詞的動態描寫得心應手之妙筆生花。舉例淺析古詞新篇《沁園春》(迎春賦、心靈暢想)世紀長歌,匯演平臺,亮酷聚焦。舉雄心壯志,相思兩岸,情牽萬眾,鑑賞天驕。姐妹同行,編織玉緞,錦繡家國龍鳳袍。傾城處、盛邀風情客,才俊英豪。東西南北征召,慶典日、雙飛試比高。訴衷腸九曲,一生暢想,千姿百態,還看今朝。萬道金光,創新憧憬,架設人間七彩橋。迎春賦,品甘甜美酒,喜上眉梢。(此篇古詞新篇,透過現代時尚女性兩姐妹牽手聯營文藝服裝租賃訂購專業特服門店,以其典型、生動的情景交融的具體個性化光鮮靚麗的動態形象鋪墊與特色描寫,展示了人文傳承與文藝服飾的互相依託與齊頭並進的和諧奮鬥,共舉大業的深層內涵與生命活力。由此,身體力行的產生了人生在世的精神素質與物品價值之完美的再現。)

  • 3 # 多元靜墨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暄》,隱居終南山而寫。在秋雨過後傍晚時分透過動靜相結合描寫了山村旖旎的風光和村民淳樸的風尚,表達了詩人王維隱居山村田園恬靜自然生活的滿足!明月松間照是靜態的,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勁下漁舟,是動態的。整首詩從視覺、感覺、聽覺、身受四方面之情景而生情趣,因景而得佳句名詩,又因詩而得美畫一幅。如此之清秋佳景,如此之優雅情趣自可讓王孫留戀陶醉!

  • 4 # 了悟壺途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一首詩感動,而要回答它怎樣感動了我們時,卻無從回答。其實,詩歌的創作是有技巧的,知曉詩歌創作的主要規律和法則,無疑會加深我們對詩歌的理解。

    化美為媚

    “化美為媚”是萊辛在《拉奧孔》中拈出的一種方法,他指出:“詩想在描繪物體美時能和藝術爭勝,還可用另一種方法,那就是化美為媚。媚就是在動態中的美。”這不禁使我們想起了《詩經·衛風·碩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一化美為媚的動態,“直把個絕世美人,活活的請出來在書本上滉漾”(孫聯奎《詩品臆說》),即便在千載之下讀之,亦猶如親其笑貌。

    儘管中國古典詩論中沒有化美為媚這個術語,但注重動態美的表現卻是從《詩經》以來的一貫傳統。試看杜甫的《少年行》詩:

    馬上誰家白麵郎?臨階下馬坐人床。

    不通姓氏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這首詩表現一個少年郎豪邁可人的意態。詩人沒有作靜態的描述,而全部作了動態的演示:少年郎春風得意地騎著馬在街上顧盼自如,忽然他似乎聞到了酒香,於是縱轡到人家階前,下馬入堂,直坐床上,不通姓氏,卻手指銀瓶說道:“快將酒拿來嚐嚐。”這段動態的表現,直將少年郎豪縱不羈、意氣飛揚的神態,躍躍欲動於紙上。

    不僅人物的表現可以化美為媚,景物的描繪也可以化美為媚。我們看蘇軾的兩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其一)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魚鱉逐人來,

    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

    風船解與月徘徊。

    望湖樓在杭州西湖邊,古人在這個美麗的風景區不知寫下了多少讚美的詩篇,而作者的這兩首絕句之所以在今天還為人們所賞,就在於他那化美為媚的描繪。前一首寫雨過放晴,首句以“黑雲翻墨”表現雨意甚濃,次句以“雨珠亂跳入船”表現驟雨從天而降,三四以“卷地風吹”表現雨過天晴,水天一色。後一首寫月夜泛舟,更是句句用動態表現,從魚鱉逐人到荷花盛開,從船與山共俯仰到船與月相徘徊,將西湖美景表現得生氣盎然、意趣橫生。當我們讀完這兩首詩,無疑在腦中會留下強烈的印象。

  • 5 # 詞林青築

    用動態描寫結合的古詩有許多,如李白的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日照、生煙、遙看、掛川,飛流直下、落九天,全都是動態描寫。作者用生動誇張而又不失真實寫出了廬山的景觀,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動態的山水畫。這首詩雖然誇張但又近貼自然,雖然新奇卻又無比真實。使得整首詩的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餘地,顯示出李白那種仙人般的縹緲浪漫情懷色彩。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描寫的是黃昏登鸛鵲樓之景,粗看下以為是平淡無奇的平鋪直敘,只有細細品讀才能瞭解某中深遠含意。這首詩只有二十個字,兩對聯組合而成。上聯是工整對仗聯,下聯雖是流水對,但又與前聯寫景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從而把詩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讀者展示了更大的視野。

    這首詩的動態視野十分廣闊,有縮萬里於咫尺之勢。白日依山盡的“依”已經寫盡大自然悠然眷戀之情,接著黃河入海流的“入”也體現了大自然波瀾壯闊激盪的豪情。一靜一動配合雙顯章益。緊接著下聯描寫欲窮千里目,“千里目”與李白的“落九天”都是誇張寫法、都是虛數。最後的更上一層樓,就是登樓寫實了。整首詩縱橫視覺,一動一靜,一虛一實。空闊中無所不有,雄渾裡而又不疏寂。從而使這首詩名垂千古!

  • 6 # 硬筆規範字

    毛澤東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文中採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了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試一試與老天爺比比高,這樣壯觀的景象,大氣磅礴,氣吞山河。

  • 7 # 使用者振華

    用動態描寫的古詩數不勝數,這裡我列舉一例:早發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讚美了三峽壯麗的風光,表達了詩人喜悅激動的心情。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後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歡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亨利靜靜的坐在那裡滿眼都是自己當年的影子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