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殺豪傑,焚書坑儒,銷天下兵器做十二金人,讓秦王朝中不再有見義勇極重誠實的君子,而任欺弱說謊小人們玩指鹿為馬玩死秦二世,秦始皇偉大何在? 讚美秦始皇,是因為人們喜歡任善欺弱喜愛說謊小人們用指鹿為馬玩法律,玩他們嗎。這樣就偉大了?
6
回覆列表
  • 1 # 趣簡歷史

    要論中國帝王裡,爭議最大的一位,恐怕得算秦始皇。

    提起統一中國,少不了他;提起宏圖霸業,少不了他;

    可提起專制集權,少不了他;提起橫徵暴斂,亦少不了他。

    秦人贊他,可能因為統一六國;秦人罵他,可能因為苛政重賦。

    漢人贊他,也許因為襲其制度;漢人罵他,也許因為政治需要。

    唐人贊他,恐怕因為長城永固;唐人罵他,恐怕因為亡國之鑑。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今天,已歷經2239年,今天的我們似乎更應該歷經歷史的的滌盪,撥開年代的迷霧,客觀、辯證、歷史的來看待秦始皇,評價秦始皇。評價秦始皇,我想五個字大概夠了,徵 ,一 ,威 ,霸, 暴。

    征伐是秦始皇前半生的主題。秦始皇一定是軍事奇才,或者軍事帥才。他在位期間,啟用李斯、王翦、李信、蒙鶩、蒙恬等文臣武將,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等諸侯列強,統一了當時的"中國"。後又南征百越、北擊匈奴,最終構建了強大的秦帝國。

    秦始皇繼位時,等待他的是這樣的不錯開局,《史記》中這麼記載:"當是之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週,置三川郡。"秦有次局面,是因為商鞅變法後,秦國逐漸強大,歷代秦王積累起了強大的國力,所謂"六世之餘烈",疆域與楚國差不多。歷經秦始皇的征伐,六國亡後秦國的疆域幾乎翻了一番。秦始皇戎馬半生,征伐平定,開疆拓土,這是他的一大特徵。

    "一"是秦始皇一生中的功績。這裡說的"一"有三個層面,先是地理層面的統一,即是滅六國統一中國,這一功績結束了春秋戰國的混亂局面,從諸侯征戰走向了大一統;再有制度層面的歸一,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將分散的權力收歸皇帝一人所有,任用三公九卿代理皇權,治理國家。地方上設立郡縣,層層相依,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了清朝;還有文化層面的合一,秦始皇統一了文字、錢幣、度量衡,這些舉措使得春秋戰國各個諸侯國的文化差異得以逐漸消除,最終走向了中華文化大一統。

    威儀是秦始皇最顯著的旗幟。始皇其人,有一個說不上來好壞的特點,就是要面子,講排場。說好聽是皇家威儀,至高無上,說難聽是鋪張浪費,好大喜功。

    一是定稱號,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一次廷議中與群臣商議要給自己定一個稱謂,有人說叫"泰皇"(三皇之最),秦始皇不高興,他既要皇又要帝,於是就叫皇帝,自己是始皇帝,後代稱二世、三世……他還規定了一系列皇家用詞,即"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二是喜歡歌功頌德。秦始皇喜歡巡遊,也喜歡在巡遊之處刻石碑來歌頌自己的豐功偉績,僅《史記》記載,就有五次這樣的事情。秦始皇的威儀是君臨天下之威,這是王者之風,是集權的象徵,但這種威儀一旦過頭就成了驕縱,君主驕縱而不禮賢下士,恐怕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霸道是秦始皇所奉行的主義。秦國行法家,即用法家的思想作為自己的治國之道。儒家講王道,那麼法家則講霸道。軍事上的霸道就是秦始皇南征北戰、兼併天下,秦國也是全民皆兵、軍功之上,這簡直就是"軍國主義";社會治理的霸道就是嚴刑峻法,苛政橫行;文化和意識形態的霸道就是愚民政策和言論控制,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焚書坑儒"。由此看,嬴政確實是行霸道,做霸事,當霸主。

    這裡要說一下焚書坑儒事件,焚書坑儒是秦始皇飽受後世詬病的一件事,這件事說白了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一次"矯枉過正"。史書上明確記載,秦始皇難逃其咎,書確實燒了,除了法家的書籍和博士官所藏之書,其餘的全部付之一炬,人也確實殺了,但不是人們所理解的殺盡天下儒生,而是在一次咸陽諸生"謗主"事件中殺了四百六十人。

    暴戾是秦始皇最招罵的特徵。秦始皇的暴戾,可謂是不顧民生、罔顧生靈。一是橫徵暴斂、大興土木。秦始皇在位期間,築長城、修馳道、建阿房宮,可謂是用盡民力,搜盡民膏。僅修阿房宮一項,就徵用民夫七十餘萬人,用的是北山的石頭、荊楚之地的木材,歷經數十年;二是缺乏仁愛。舉一例,秦始皇為了求仙,不能透露自己的行蹤,有一次嬴政在梁山宮中看見丞相的車隊隨從太多,隨口說了一句"弗善也",結果下一次丞相減少了隨從,秦始皇便認為有人洩密,但是查不出來,便殺光了自己身邊的所有隨從。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書坑儒要商量。"我們今天提起秦始皇,既要站在個人和人性的角度看他,看到他暴戾霸道的一面,從這裡看,他稱不上仁君和明君;也要站在滾滾歷史洪流之上度看他,看到他偉大的一面,統一四海,統一文化,統一權力,從這裡看,他稱得上"千古一帝"。

    參考文獻《史記》《過秦論》

  • 2 # 誠實有物

    趙高指鹿“馬也”,秦二世說:“鹿也”;群臣同聲言:“馬也”。 然,殺秦二世; 法,奈何? 法,何在?

    在小人成群的社會里,談律法,太天真。

    你會是那喜歡不動用腦子為利益說謊的小人嗎?

  • 3 # 大秦鐵鷹劍士

    趙高指鹿為馬的時候,帝國元勳大部分都被處死了,朝常之上大部分都是趙高提撥的溜鬚拍馬的無能之輩。棟樑被拆而朽木立於堂,你能指望朽木與糞土之牆來批評趙高?如果這種事發生在秦始皇主政時期,你可以說嬴政皇帝無能昏潰,但發生在胡亥、趙高主政時期就不能指責秦始皇。

    法者所以愛民,但是執行法律的是人,是人就會偏離法律,你可以去把雲夢澤出土的《秦律》好好看看,《秦律》是否鼓勵人們說假話,是否鼓勵人們逃避責任!秦始皇主政時期,秦法由廷尉府解釋與執行,秦朝上下並無一個冤案錯案,亦無一個酷吏,秦法之下農勇於公戰,怯於私鬥,賞與罰皆無差錯。司馬遷這樣的能人志士翻遍先秦典籍,專門寫了一個《酷吏列傳》,但是這些酷吏無一個是秦朝的,這就充分說明了秦始皇時期秦法至少行法是公平的。

    殺豪傑大家認為不對麼,豪傑是指的誰呢?豪傑不是指的喬鋒、郭靖、楊過這樣的大俠,而是指的黑社會老大,地方豪強!豪傑們豢養武士,橫行鄉里,多行不法之事,多斂不義之財,是縣裡鄉間的惡霸暴徒。不殺豪傑,莫不殺百姓?掃黑除惡是各朝各代吏治的重中之重,不殺豪傑則黑社會橫行,遭殃的只是更多的普通百姓!漢武帝亦曾在全國範圍內遷移豪傑進入茂陵集中管理,目的只是為了遏制豪傑對百姓的侵害,同時不留下殘暴的名聲!

    焚書坑儒坑得好,腐儒方士就是今天文化騙子,江湖騙子,這類人不殺不足以穩定國家,不殺不足整頓社會風氣。腐儒們四肢不勤、五穀不知,整天聒噪國家這不好,那不行,天天嘟囔著要恢復王道,恢復分封制,就是想顛覆大秦,這樣的人不殺還要供養著麼?孔子八世孫孔鮒為秦朝七十二博士之首,領少傅之職,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但是孔鮒鼓吹封建分封制,最終叛國投靠陳勝。到了陳勝那裡後,孔鮒立即建議陳勝分封有功之臣,樹立起君臣貴賤之別,把帝王的架子擺起來。最終陳勝封孔鮒為張楚國太師,孔鮒對陳勝不離不棄,死於章邯的平叛戰爭中。東林黨首領是一個名儒,他與愛妾柳如是相約跳河自殺殉國,結果以“水太冷了”而降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NG輸給SDG,姿態微博被爆破,廣大網友齊聲喊退役,他真的不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