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兵說
-
2 # 嫻妹談兵
事實上,假如沒有義大利德國的二戰征途之旅其實會更辛苦,毫不誇張的說,在整個二戰期間,不是義大利的坑德國,而是德國在坑義大利。在北非戰役期間,假如沒有幾十萬義大利軍隊,隆美爾根本不可能抽出足夠的兵力和英軍在前線對峙從而在南部沙漠迂迴北非英軍,義大利軍隊在整個北非戰役期間一直都起到正面牽制作戰的角色,沒有所謂的呆萌義大利軍隊,隆美爾根本不可能有沙漠之狐的稱號。
義大利軍隊一直都在幫助德國,而相反的德國卻一直在坑義大利。在地中海上德國偵察機多次情報錯誤導致義大利艦隊經常損失慘重,在阿拉曼戰役期間,撤退的德軍奪取了義大利所有的卡車和機動車輛,導致了義大利軍隊在撤退途中大量死於沙漠之中或被英軍俘虜,即使義大利軍隊表現不佳,但其實並沒有到坑隊友的地步。
-
3 # 有魔氣歷史
20世紀上半葉,爆發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兩次世界大戰。而作為兩次均深度參戰的義大利軍隊,卻被調侃為是一支用來作為戰爭調味劑的搞笑軍隊。
二戰中,曾在德國軍隊中流傳過這樣一段著名的話,是說:假如義大利保持中立,我們只需要10個師駐紮在邊境上,就能震懾住義大利人;假如義大利作為敵人,我們只需要5個師就能將他們完全消滅;但現在義大利是我們的盟友,我們必須得派20個師來保護他們。那麼義大利軍隊真的有傳聞中的那麼差勁嗎?
需要說明的是,相較於德國、英國而言,二戰時的義大利軍隊確實存在數量不足、武器效能不足、工業能力不足等問題。並且由於二三十年代國內經濟形勢的好轉,義大利國內出現高層自保、民眾厭戰的傾向,在主觀上制約了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
在1940年6月,義大利正式參戰之時,其陸軍僅有45萬人,比波蘭和捷克斯諾伐克少。然而這些並不意味著義大利的軍隊真的有傳言中的那麼孱弱,早在二戰全面爆發之前的入侵衣索比亞戰爭中,義大利便以兩萬餘人的代價,造成了衣索比亞77萬人傷亡,僅僅7個月就結束戰事併成功吞併之。要知道,此時的衣索比亞軍隊中,擁有德國一次性援助的一萬條步槍,一千萬發子彈,60門以上的火炮,3架飛機等一系列德制武器。
如果用衣索比亞軍隊來做對比,難以令人說服的話,那麼當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之後,義大利同樣參加了德國的行動。義大利遠征軍在戰爭初期橫掃烏克蘭的戰鬥在,俘虜了10萬蘇軍,並獨立攻佔了斯大林諾等重要城鎮,可見其戰鬥能力並不弱。
當蘇聯正是發起反擊之時,義大利軍隊在缺乏反坦克炮和機械化軍械的情況下,獨自正面防守斯大林格勒北翼的一、二百公里防線。面對蘇聯絕對優勢坦克部隊的進攻,意軍在沒有援兵且重武器不足的情況下,依舊堅持了近一個月,直至接到撤退命令。經過一番苦戰,一個3萬人的意軍集團軍,最終得以成功突圍並倖存了四千多人。只是,蘇德戰場上的丟盔棄甲,導致義大利試圖從蘇聯身上攫取大批戰利品以補充軍需物資的想法破滅了。
而在北非戰場上,意軍的表現同樣不容小覷,1941年11月的古比井戰鬥中,尚未滿員的義大利的阿里埃特裝甲師迎戰佔據兵力優勢的英軍,卻依舊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不過,當英軍穩住陣腳開始發起反擊之後,人數和裝備上均處於劣勢的意軍開始陷入潰敗。但隨著德軍重要將領隆美爾的到來,德意聯軍開始掌控住了北非的局勢。然而隆美爾所率的德國部隊,即便加上後期的增援力量,也不過三個師的兵力,義大利軍隊才是隆美爾麾下的主力作戰力量。
在北非戰役期間,正是由於幾十萬意軍從正面與英軍在前線對峙,隆美爾才能抽調出充足的兵力從南部沙漠迂迴到英軍後方發動攻勢。故而義大利軍隊在整個北非戰役期間一直起到了正面牽制的作用,也因此成就了隆美爾沙漠之狐的美名。
可以說,二戰期間,不僅不能說義大利軍隊是德軍的包袱,反而在蘇德戰場和北非戰場上,德軍才是屢屢坑害友軍的正主。在蘇德戰場,義大利軍隊的卡車遭到德軍徵調;在阿拉曼戰役失利之後,德軍更搶奪了意軍所有的卡車和其他機動車輛,導致意軍在撤退途中大量渴死在沙漠中或被英軍俘虜。可以說沒有大批意軍殿後,隆美爾率領的德軍能否逃出北非也未可知。
當然,即便二戰中義大利軍隊的實力並不像傳言那麼羸弱不堪,卻也實在無法與德英美蘇相提並論。這並非源於義大利人的個人作戰素質不夠,實在是因為作為國家,義大利不論是工業產能、硬體配置還是戰略意圖等方面均存在嚴重不足。
當戰爭正式打響之後,德國的閃擊戰震撼到了義大利高層。追隨勝利者,意圖發一筆戰爭橫財的投機主義思潮在義大利政府和軍隊高層中廣泛存在。正因如此,墨索里尼甚至並未做好充分的戰爭動員和戰備物資準備,便貿然參加二戰了。
未能得到國家的充分支援的義大利軍隊,嚴重缺乏作戰使命感,這是導致其在二戰中戰鬥力未能得到充分釋放的原因。然而如果沒有義大利軍隊,尤其是海軍在地中海長期同英軍周旋,德國將無法確保南歐的安全,勢必被牽扯更多的兵力於南線。
綜上所述,二戰期間的義大利軍隊之所以給人以坑盟友的孱弱印象,主要源於義大利國內對戰爭準備的嚴重不足,客觀上限制了義大利軍隊正常戰鬥力的發揮。但即便如此,如果沒有義大利的幫助,德軍不論是在蘇德戰場、北非戰場,還是南歐方向都將面臨更為慘烈的損失和巨大的壓力。
-
4 # 薛程峰
提起二戰,提到法西斯,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德國,也可能是日本,作為法西斯軸心國成員之一的義大利卻存在感很低。回憶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真的可能驚掉下巴。二戰中義大利的戰鬥力真的像傳說中很渣嗎?
-
5 # 耀哥耀哥耀哥
首先最坑的是義大利這個國家,當然軍事力量的薄弱是其頻繁坑德國的主要原因。
擅自侵略希臘,沒有打下希臘寸土反而被希臘反推回來。這一步打亂了德國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
德國不得不出兵希臘替義大利收場。這一耽誤就是數月。
還記得嗎?莫斯科城下德軍已經打到了能看到克里姆林宮的地方,若不是耽誤了進攻的最佳時機,導致德軍不得不在秋季才發起莫斯科戰役。要不是後來俄羅斯的冰天雪地,莫斯科戰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最坑的就是斯大林格勒,這次義大利和羅馬尼亞等僕從國一起擔任了德軍第六集團軍的側翼掩護工作。
在蘇聯實施天王星計劃從側翼橫掃過來時,義大利軍隊望風而逃講德軍的屁股直接送給了蘇聯人。此戰,德軍精銳盡失,從此戰略主動權易手。法西斯軸心一步步走向了滅亡的深淵。
當然從戰略上講日本也是巨坑。跟問題無關不多說了。
-
6 # 戰略論
確實,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低下源於本身國力的薄弱!
義大利軍隊的武器裝備太差勁!坦克和裝甲車太輕了,引擎馬力也不足,導致行動半徑太短,裝甲薄弱,根本無法和英軍坦克正面對抗。而其炮兵雖然數量不錯,可是大部分是一戰的老炮,射程太短。作為步兵反坦克主力的戰防炮和高射炮的裝備比例也不高,甚至連步槍和機槍也都是舊式的。
最為嚴重的是,義大利陸軍的絕大部分都是非摩托化的步兵。在北非戰場,對抗一個摩托化的敵軍,非摩托化軍隊毫無用處。非摩托化的部隊只能佔領準備好的陣地,採取防守才能與摩托化敵軍對抗。而摩托化的敵軍完全可以繞過防禦切斷其補給線,迫使非摩托化部隊投降!
所以即使是隆美爾來指揮這支軍隊也難以取得勝利。試想下你是指揮官,你的部隊機械化不足只能來防守固定陣地。敵軍的坦克厚重,進攻你的陣地,而你的坦克根本無法抵禦,戰防火力也不足,敵軍一步一步的向前推進。更要命的是敵軍的火炮射程比你長許多,它可以在安全範圍內一點點的拔掉你已經開火的炮位,瓦解你的防禦火力,最終坦克壓過你的戰壕,擊毀你的炮兵陣地,俘虜無可奈何的步兵!而你的部隊打也不是,撤退也不行,兩條腿的步兵部隊怎麼可能跑的過摩托化的敵軍!
所以義大利軍隊作戰能力有限,經常被包圍或者重創後,還需要德軍寶貴的裝甲部隊來救援。無論就武器裝備、訓練水平還是作戰意志都遠遠無法勝任一個現代軍隊的要求!
回覆列表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二戰中,來自亞平寧半島的義大利軍隊可謂是把這句話玩兒得爐火純青。義大利軍隊薄弱的戰鬥意志及內部濃厚的厭戰情緒,使得這支軍隊“鋼多氣少”。以至於流出“如果義大利中立,德軍相當於增加了10個師的力量,如果義大利加入盟軍,相當於德軍增加了20個師。但義大利加入軸心國,德軍需要50個師去保護他們”這樣的笑話。
圖:二戰中的義大利女兵
比如,在1940年墨索里尼抓住法國戰敗且英法聯軍主力已於敦刻爾克撤退至英國本土的時機,決定在英國傳統勢力範圍北非撈點兒“便宜”。但戰爭的進展卻讓所有人都難以置信,號稱擁兵50萬的義大利軍隊被不足5萬的英軍追著打,僅西迪巴拉尼一戰被俘虜的義大利人就擠滿了近200英畝土地。一心要拉攏義大利為自己站臺的希特勒,無奈之下決定派軍援助,但是此舉卻遲滯了“巴巴羅薩”計劃的實施,並且在戰爭一開始便將德軍拖入多線作戰的不利局面。
圖:西迪巴拉尼戰役中的英軍第7裝甲師坦克
1941年,德國計劃在5月15日對蘇聯發起全面進攻。但墨索里尼卻在4月份再次把希特勒給坑了。這次義大利選擇的侵略物件是巴爾幹半島以及希臘,當然又是“屢戰屢敗”,而且還把原本保持中立的希臘成功推到了英法一方。德國再次派軍援助,結果很快取勝,但卻將進攻蘇聯的時間推後了5個星期。這對於意欲避開蘇聯寒冷冬季的德軍來說簡直是個災難。
圖:進攻希臘的義大利軍隊
1942年11月,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受阻後被蘇軍鉗制住,22萬義大利軍隊按照德軍部署,與羅馬尼亞軍隊一同擔負起德軍進攻部隊的北翼安全,以防被朱可夫包圍全殲。但是在12月17日的蘇軍進攻戰鬥中,義大利軍隊堅守了不足一天便全線潰退,導致德軍北翼全部暴露在蘇軍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