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津門小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土雞養殖已成為現在一個非常熱門的養殖專案,甚至有些地方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畢竟土雞不僅口感好,而且含有的營養價值也非常豐富。但是對於養殖戶們來說,銷路是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一個好的銷售渠道可以大大提高商品本身的價值,可以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那土雞會有哪些渠道可以供大家銷售呢?

    1、就近聯合銷售

    就近聯合銷售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只需要自己外出聯絡就可以了,首先可以和附近市場的商販達成一個合作銷售的協議,比如我負責供給貨源,你負責銷售,這樣都是可以的,或者也可以選擇和一些比較熱門的農村旅遊專案合作,給他們提供一個和土雞近距離接觸的機會,當做一個遊玩專案,這些都是比較不錯的銷售方法。不過具體的可以根據當地的市場情況來選擇。

    2、酒店商場聯合

    酒店商場聯合的這個銷售方法是比較考驗養殖戶交際能力的,一般都是將目標指向於那些大酒店和大商場的採購部門,爭取和他們達成合作協議,首先要制定一個合理的發展規劃,然後可以帶他們到實地的養殖場去視察一下,讓他們看到養雞的技術。因為現在大部分的養雞都是為了供大家食用的,這也是最大的銷售方向,所以養殖戶們應該好好把握。

    3、電商

    還有一個銷售方法就是電商,這也是很多農村養殖戶即將面臨的一個現狀,雖然對於這個新興起的行業既不瞭解也不能去接受,不過這個銷售方法還是比較簡單的前幾年比較好,因為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路是非常受歡迎的,所以對於一些農村的養殖戶們來說,可以適當的接觸一下這方面,說不定就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4、各交友平臺

    還有一個非常常見的銷售方法,是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對於一些有經濟頭腦的人來說,在很多人把它們當作交流工具使用的時候,那些人已經開始做起了生意交易。而且現在很多的交友平臺也都是誠信可靠的,所以這也是銷售的一個很好的出路。

    以上就是關於促進銷售的幾個方向,畢竟銷售的渠道都是人開發出來的,只要大家勇於嘗試一些新的渠道,對以後的發展還是有幫助的。

  • 2 # 月昔丿乀

    雞種保障,防疫管理,品牌銷售等環節。私人做養殖最好找正規公司而不是隨便的小孵化場,雞種質量和防疫都跟不上。

  • 3 # 終歸農村

    土雞很受歡迎,但為何有人養殖不成功,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雞肉,是國內僅次於豬肉的第二大肉食品。而土雞肉,肉質更好,優於飼料雞,成為消費者追捧的物件。然而,市場上真正的土雞卻不多見,只有山村農民家庭式散養的土雞,未飼餵精料,養殖週期長,養殖出來的雞肉更優秀,更有“肉味”。

    於是,很多人看到土雞具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嘗試進行規模化養殖。可最後發現,土雞養殖也不是那麼輕鬆的事情,成功的很少。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土雞成活率太低

    養殖土雞,一要散養;二要餵食粗飼料,比如青菜、牧草、昆蟲以及蚯蚓等,不能使用精料;三要養殖1年的時間。只有符合以上三個要求才能夠算得上進行了土雞養殖。然而,這樣的養殖模式卻帶來一個足夠導致失敗的問題,就是成活率太低。

    散養,讓土雞自己出去覓食,很容易遇到天敵比如黃鼠狼、老鷹以及土狗等。同時,散養遇到下雨天或者潮溼的氣候,或者進入炎熱的季節,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很容易就患上疾病。無論是遇到天敵,還是患病都增加了土雞死亡率。

    飼料餵養方面,都是粗飼料,營養肯定比不上科學配比的精料。這樣,土雞就需要經過一個考驗,即長期的食用粗飼料,營養跟不上,體質較弱,經受得住,適應下來了,就能夠更好的生長,適應不了就要面臨死亡。

    此外,養殖週期長,患病死亡或者意外死亡的機率都會增加。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土雞養殖的死亡率較高。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散養1000只土雞,成活率能夠有60%就很厲害了,而有的時候只有30%。

    成活率低帶來養殖效益低

    成活率低了,養殖的利潤肯定不高。雖然說,一隻土雞的價格可以賣到20元/斤,但是也不足以挽救總體的效益。比如1000只土雞,成活600只,平均每隻4斤,一隻產值是80元,總產值是48000元。

    而養殖1000只土雞一年的時間,包括養殖場建設投入、雞苗引進費、藥品防疫、飼料支出等成本在內,平均一隻土雞的成本在40~50元之間,總成本在40000~50000元之間。最多能夠盈利8000元,弄不好也會虧本。最終,養殖的效率太低,成功也就無從談起。

  • 4 # 老周說三農

    土雞具有較強的野外覓食和生存能力,耐粗飼、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肉質鮮美。雞蛋在城鄉市場上非常暢銷,且蛋價也高於普通雞蛋,營養價值高。雞肉口味鮮美、蛋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市場需求前景廣闊。但為何有人養殖不成功,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我認為影響因素很多,

    第一應該是缺乏養雞技術,沒有掌握好養雞各個關鍵的環節,首先是雛雞的引進,不懂怎樣育雛,造成育雛失敗。不懂怎樣育雛就採用老祖宗使用的方法,用老母雞孵化,老母雞有保護雛雞的天性,帶雛雞非常細心,不需要你費力,每隻老母雞每次可孵化15—20只,育雛結束後老母雞育肥後可以銷售,並不增加投資,可能還要賺一點錢。其次是雞疫病防治欠缺,沒有注意雞疫病防治"重"在防,"貴"在早,出雛以後的第一天就要接種雞馬立克氏疫苗。同時,做好雞新城疫、雞支氣管炎、禽流感、禽霍亂、法氏囊、雞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還要注意及時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療,做好養殖場的清潔和消毒,才能保障生態雞健壯成長,減少因疫病帶來的損失。

    第二是飼養管理方面的問題,可以嚴格按照農村傳統養殖方式進行養殖,雞嚴重缺乏營養,營養缺乏就帶了疾病。在飼料方面可以自己配製混合飼料,只要不使用飼料新增劑和藥物、激素,使用農家常規飼料原料,如玉米、高粱、豆粕、米糠、麥麩等,這樣雞的營養保證,怎麼會不成功呢。

    第三是養殖地點的選擇,比較恰當的養殖點應該有水源、交通方便、遠離村民聚集區、能排水、地勢稍高,選擇的山坡周圍應便於隔離,做好鐵絲網圍欄,防備雞的天敵和強盜。

    第四是銷售意識有誤差,一口想吃個大胖子,商品的銷售價格是要根據市場的價格而定,要獲得好的銷售價格就要關心市場行情的變化,許多商品價格都是人為的炒作,價格虛高。搞養殖也是一樣,自己要有一個心理價格。

    第五是假貨的衝擊,由於市場上土雞、土雞蛋銷售的火爆,一些雜交肉雞悄然入市,這些“土雞”比真正的土雞稍微重點,黑羽毛、黃面板,這都是消費者喜歡的顏色,你需要什麼顏色、面板的“土雞”,市場上都能創造出來,你認為土雞個體重在2公斤左右就生產2公斤左右的“土雞”。這些“土雞”一般養殖就在2—2個月左右速成,圈養、喂配合飼料長大的。假土雞價格低,消費者不識真假土雞,那個“土雞”便宜就買那個,當然你養殖真正的土雞價格就上不去了,養殖也就不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種方法減肥既省力又有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