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浪漫集團

    這還需要成年麼?我大約在高中就意識到了。我不能腳踏七彩祥雲.大慨率不是腦後有光圈. 並不能像小說主角一樣逆襲.

    接受平凡的自己不等於放棄追逐夢想。

    不等於碌碌無為。

  • 2 # 拾休一念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每個人生來是一張白紙,寫多了就成了文章,然後才能區分文章的好壞、文筆的高下。

    沒有哪個孩子在呱呱墜地的時候就與眾不同,不同了反而要引來擔心,人天生喜歡學樣,所以我們生來都是平凡的,我們也知道自己的平凡。然而在後來成長的過程裡,人為的加上了很多他人的期望或者自我的要求,把目的地設定成一個既高又遠的地方,需要經過很多努力還要有相當的運氣才能到達。目的地越遠,自我感覺就越不平凡,但這只是錯覺,我們往往為了這樣一個錯覺忙碌半生,生活卻依然不是想象裡的樣子。

    人到中年,心有餘而力不足。當目標和能力明顯不相對等的時候,當壓力擠走夢想的時候,我們開始認清現實、承認平凡。放棄是遺憾的,不如在開始的時候就不要設定這樣的障礙,設定一些小目標。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都是快樂,也是獎勵,一個一個臺階的往上走,至於目的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前進的過程,和持續前進的慣性。本末倒置反而會使人生倍感挫折困惑。

    不要拿自己和別人比,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壓力,人生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境而不是銀行的數字。平凡原本就是應該的樣子,不要因此而遺憾失落,然後再把期待轉加到下一代。能以平和的心態,保持持續的前進,最終會到達的目的地,必定是出乎意料的。

  • 3 # 彼岸觀花065213121549

    不平凡的,都是夢想。平凡的,都是人生。無論你有多麼的遠大理想,創造出多麼大的奇蹟,可你終究是一個人,一日三餐,夜夜睡床,只不過你比別人有了更多的奮鬥和憂傷,也比別人多了喜悅優秀和更多的光。蒼穹之下,生命一樣,你活的方式更為別人所詳,你找出了自己的生活方向,歸去的路都一樣。無論你成年與否,面對前進的未知與空白,都是充滿期待與夢想,幾經挫折與碰牆,現實慢慢磨滅了夢與理想,灰灰的折斷了期待的高昂,破碎的心夢,漸漸被疲憊不堪武裝,只能偷偷學會隱藏,經不起細微風雨吹來的傷,變老的路上又多了一隻溫順的羊,平凡註定就是人本來的模樣,不平凡從來就是一路上,逆天的風景一場,平凡的活出自己的模樣,你就是自己的春和太陽。 謝謝邀請,若有不足請指正。

  • 4 # 丹陽智娃電子科技

    當你結束學校生活,踏入社會的那一刻,你會發現社會就是這麼現實,你就是如此的平凡。

    當你結婚生子之後,你會發現什麼事情都抵不過家人的健康,你也無力承擔家人的重病,你會發現自己是如此的平凡。

  • 5 # 家庭教育小辣媽

    平凡人生沒有什麼不好,我們都是平凡人啊,從一開始就應該接受這個事實,認識自己很重要,你說什麼是平凡什麼又是非凡呢,難道一定是所謂金錢地位成功才能叫做非凡嗎?我說我們認真對待每天,讓每天過的有滋味一生無悔這樣看似平凡的人生也是非凡。大可不必糾結!

  • 6 # 誠緣愛心

    這位朋友好!

    首先要區別平凡與平庸的不同,搞清楚平凡的含義。據我所見,平凡是絕大多數人的常態,人世間的芸芸眾生,大多數是平凡的。這個平凡是指平平常常,平平安安,同時也是快樂的和幸福的。平凡與平庸絕對不同,後者是不思進取,無所用心,甚至是一無是處。而平凡則是誠實地工作,努力地進取,做自己能夠做到的,快樂地生活。平凡中有思想,有智慧,有進步,有樂趣,也有對社會的平凡貢獻,平凡不等於沒有進步。其次是,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在平凡工作和生活中度過,偶爾地會有不平凡的經歷,平凡是常態,不平凡是偶一為之。而人類中只有極少數人會 躋身不平凡的行列,做出轟轟烈烈的事業,得到社會的高度評價,得到高職位,大名利。

    認清了平凡的內涵,我想大多數都可以接受自己的平凡,不去責備自己沒有達到卓越,不去強求不平凡。成年人又是如何一步步地接受自己的平凡呢?這個接受既有時間的過程,有生活的歷練,更有智慧的思考,和正確自我認知。年輕人要勇於闖社會,勇於提高自我,發展自己。社會也是鼓勵年輕人奮鬥的,以不甘平凡的姿態和勤奮來追求目標。對於年輕人,多談一點奮鬥,少講一點甘於平凡是有好處的,會極大地激發能力。如果一個年輕人早早地就甘於平凡,那他本人就沒有前途,社會也會因此而缺乏前進的動力。但到了一定的年齡,到了中年期,此時就要改變上面這個心態了,接受自我,接受自我的平凡。這個接受有知天命的 意思,五十而知天命嘛。認知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長處和短處,認知到內外環境和條件,接受無法改變的,改變能夠改變的,這是智慧。古人云:四十無聞,不足聞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到四十歲還沒有什麼作為,那麼他的作為可能就不會太大了。當然這只是相對的,但要明白,人生的奮鬥期主要在青年期,過了這個時期還沒有基礎和一定的成績,就很難有大作為了。即使那些大器晚成的人,也都是在青年階段打下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和經驗積累,有了前面的積累才會有後來的成績。讓我們接受平凡,拒絕平庸。

  • 7 # 心理諮詢師Mango

    平凡、簡單,這樣的詞語在我們的主流文化中意味著什麼呢?經常看到文章會宣傳“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人”……我們會發現,這個社會始終倡導的是“不平凡”,哪怕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哪怕安於平凡,也要有最終成為不平凡的理想,並且為之而奮鬥。

    正是這樣的文化背景,才推動了我們的技術與創新,當然也造成了我們的不甘於基礎研究。即使任正非一再呼籲數學物理很重要,可惜連清華的學霸們都忙著湊AI的熱鬧,忙著用一場場的show去融資,哪裡有空投身於平凡而清貧的基礎研究呢。

    於是,全社會極力呼籲要“堅守平凡”,並且將如此的堅守賦予了不平凡的意義。這就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即使平凡,也必須活出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也正是這樣的現狀,才使得“平凡”被認為是需要去“接受”的。

    “接受”二字通常都蘊含著某種不甘卻又無可奈何的味道。比如自古只有“天生麗質難自棄”,卻沒有說要接受自己相貌出眾的。只有相貌平平甚至缺憾的,才需要被接受。

    所以,當我們以為“接受自己的平凡”時,必然的前提就是,我們在追求不平凡的人生道路上幾經挫折,被現實打臉,終不得不用“接受”來安撫挫敗的心。

    正如朴樹在《平凡的路》中所唱: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皮亞傑的自我中心-去自我中心理論就指出,個體的心理發展不斷的經歷著自我中心化與去自我中心化的程序,我們始終在儘可能的尋找自我在世界中的地位,從而將自我與世界、自我與他人之間建立起穩定的聯絡。

    從孩提時自以為的無所不能,到真正獨立面對這個世界後的孤獨無力,不斷地在得與失之間艱難地選擇著、承擔著,然後才開始越來越活得現實,懂得了珍惜平凡且簡單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乙肝引發的肝癌傳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