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6733570360
-
2 # 12121988
終結來說,沙坨人少而精悍。經常被別的部落所侵擾,可以說部落裡面的人都是下馬可生活做飯生孩子,上馬就立馬可作戰殺人。長期的這種生活練就了他們一身的作戰本領。
-
3 # 品點歷史
沙陀騎兵,是以沙陀族人為主的騎兵部隊,主要活躍在唐末宋初的五代十國之際。沙陀騎兵戰鬥力強悍,當世無可匹敵者,在唐末軍閥混戰時期打出了赫赫威名。在沙陀族傑出首領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的領導下,沙陀騎兵雄踞中原,陸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後唐”、“後晉”、“後漢”三個王朝。沙陀騎兵對整個五代十中國產生了深遠影響,甚至一直延續到兩宋。
沙陀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規模較小的少數民族,人口也不多,為什麼他的騎兵如期強悍呢?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長期在艱苦的環境中求生存,鍛煉出了這個民族超強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沙陀族來源於西域的處月部,處月部內部民以朱邪和沙陀兩姓居多。唐朝時期,處月部主要在金娑山(今中國新疆北疆境內)下放牧。西突厥崛起後,處部月不得不在大唐和突厥的兩大強鄰中求生存,由於自身實力弱小,他們沒有過多的選擇,為求自保,只能採取騎牆政策,大唐和突厥,哪邊佔優勢,他就倒向哪邊。不過,這種行為在大唐看來無疑是首鼠兩端的行為,是大唐絕對不能容忍的。
永徽三年(公元 652 年),處月部又一次勾結西突厥作亂,唐朝派出大將契苾何力前往平亂,契苾何力戰鬥中斬殺了處月部首領朱邪孤注,戰後,唐朝在處月部故地設定了沙陀、金滿二州。顯慶三年(公元 658 年),蘇定方與蕭嗣業生擒突厥首領阿史那賀魯,西突厥滅亡,處月部全部歸降唐朝。
安之之亂爆發後,安西、北庭兩處的唐軍大多抽調回中原參與平叛,一時間唐軍在西域的兵力十分空虛,吐蕃則趁機佔領隴右與河西走廊,切斷了安西與北庭和中原的聯絡。之後乘勢大舉進攻安西與北庭,駐守西域的唐軍與沙陀騎兵浴血奮戰,抵禦吐蕃的進攻,但終究眾寡不敵,安西與北庭陷落,沙陀族在首領朱邪盡忠帶領下投降吐蕃。
沙陀投降吐蕃後,吐蕃將沙陀部東遷,到達甘州。看到了沙陀騎兵的強悍戰鬥力,“沙陀勁勇冠諸胡”,於是不斷征伐沙陀騎兵加入吐蕃軍,作為與唐軍作戰的先鋒。連年征戰,沙陀人口損失嚴重,困苦不堪,久而久之招致沙陀部民的強烈不滿。吐蕃攻陷涼州後,又向把沙陀人遷到涼州去,沙陀人不僅給吐蕃衝鋒陷陣,還被吐蕃像牲口一樣遷來遷去,長期的不滿徹底爆發了。首領朱邪盡忠、朱邪執宜父子商議:“我世為唐臣,不幸陷汙,今若走蕭關自歸,不愈於絕種乎?”
憲宗二年,朱邪盡忠、朱邪執宜父子帶領沙陀人脫離吐蕃,迴歸唐朝,在付出損失近半部族的代價後,沙陀族終於衝出了吐蕃軍的圍堵,來到了唐朝鹽州,被靈鹽節度使的範希朝編入靈鹽軍。範希朝改任河東節度使後,沙陀人又心甘情願的跟著範希朝來到河東,而範希朝也將沙陀部族裡的騎兵獨立編成一軍,稱為沙陀軍。
“希朝乃料其勁騎千二百,號沙陀軍,置軍使,而處餘眾於定襄川。執宜乃保神武川之黃花堆,更號陰山北沙陀。”
二沙陀族的先天優勢雖然沙陀族歸附唐朝,但仍然恪守遊牧民族的傳統,崇尚武力,男子從小就聯絡騎弓,騎術精湛,在這點上是中原王朝的軍隊所不能比的。沙陀族規定,成年的本族男丁必須參與征戰,只要種族不滅,兵源就不會斷絕,保證了其戰時兵源的充足。而中原王朝一旦陷入財政困難,就很難徵到士兵,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中原王朝雖然人口遠多於少數民族,但是能發動的軍隊卻還少於少數民族的原因。而且,沙陀族常年集體遊牧,共生共存,共榮共辱,部隊內部無明顯的派系
分化。內部的安定與團結,保證了其部隊的戰鬥力與凝聚力。此外,“軍政統一”的政治體制讓沙陀首領對沙陀騎兵部隊有極強的控制能力與人生依附關係。且遊牧民族勇猛好鬥,恥於怯懦,士兵作戰往往一往無前,所向披靡。故沙陀騎兵的戰術執行力極高,無論指揮官下達任何艱鉅的任務,他們都能不折不扣的堅決完成。
三沙陀族所處地區的地理優勢沙陀族隨範希朝來到河東後,被指定在代北定襄生活,從此,沙陀族結束了遊牧的生活,改為“半農半牧”的定居生活。代北地處河東地區(今山西省)北部,河東處於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過渡地帶,連年戰火,民風彪悍好鬥,尚武之風盛行。沙陀騎兵後來又吸收了許多漢人豪傑,不僅增強了戰鬥力,還突破了沙陀族少數少的弱點。而且可代北豐富的牧場資源保證了沙陀人遊牧習俗與沙陀騎兵充足的馬源,沙陀騎兵規模逐漸擴大,後唐明宗李嗣源曾言:“太祖(李克用)在太原, 騎軍不過七千, 先皇(李存勖)自始至終,馬才及萬”,至李嗣源時騎軍規模達到了三萬五千人。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沙陀騎兵在唐末時期成為一支越來越強的軍事力量,幾乎參與了唐王朝在後期所有的平叛的行動,其中就包括平定黃巢起義。但是,由於軍閥勢力越來越強,唐王朝再也無力迴天,天下最終全面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沙陀騎兵也加入到群雄逐鹿的盛宴中來!
-
4 # 這些歷史要讀
唐末五代沙陀騎兵為何那麼強悍?
五代時期沙陀人建立了四個政權,分別是李存勖後唐、石敬瑭後晉、劉知遠後漢、劉崇北漢,僅有3萬人的沙陀人,可謂是相當強悍了!
1.戰鬥強悍,來自天生沙陀人是全民皆兵,他們是出生在馬背上的民族,平時群居群牧,從小就練習騎射本領,能夠靈活機動地殺傷敵人,並且這些騎兵部隊都由本族最精壯的成年男丁組成,騎術精湛,戰馬充足,作戰時常常以大量優勢兵力出現,極具戰鬥力,天生的強悍,是其他民族無法比擬的。
2.民兵合一的軍事制度這種兵民合一的軍事體制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其兵制規定本族成年男丁必須參戰,只要種族不滅,兵源就會不斷,保證了戰時充足的兵源。這些兵民常年集體放牧,共生共存,因為有團隊意識,類似親人的作戰方式保證了騎兵部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3.強悍的發展歷史沙陀是馬背上的少數民族,經過近二百年的艱難發展,他們鍛造出強悍的民族精神。對於他們來說,生活本身就是與外界進行艱苦的鬥爭,每天都是在為生存而戰。
他們的騎兵行動迅速、戰力驚人,他們的首領機智果敢、英勇善戰。在弱肉強食的年代裡,這是一個少數民族得以存在乃至繁榮的必要條件,也是他們強悍的成因。
回覆列表
沙陀人是突厥別部,原來在甘肅,有部落人口3萬,不願被吐蕃人欺負就舉族千里東遷,一路被追殺,到達唐朝時只剩不到萬人,有一說是剩總人口7000人,兵3000。大唐收留了他們,從此沙陀人對大唐忠心耿耿,一直是唐朝忠實的打手。不斷為唐朝征戰。沙陀首領被賜姓李。到唐末沙陀人總人口有5萬人,騎兵1萬人。在五代十國的歷史中,有三個朝代是沙陀人建立的。但是由於沙陀人還是人太少了,沒能統一中國,沙陀人一直把自己當唐人,入主中原也沒對漢族有大的傷害,所以中原漢人也沒有大的反對,但很快沙陀人就被漢族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