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74258108719

    三星堆未解之謎,早已被李白的詩點破?當三星堆成為熱點後,李白的《蜀道難》也被眾人所關注,引起大家討論的不再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是“蠶叢及魚鳧”,顯然,李白對古蜀國是有些瞭解的,蠶叢“目縱”,眼睛向前突起,他是蜀國第一個稱王的人,而他教會了蜀人養蠶,魚鳧的主要功績則是在於“教民捕魚”。

    蜀人進入農業社會,則是從杜宇開始的,值得一提的是,杜宇還參加了武王伐紂的戰爭,在甲骨文中,記載了古蜀國為“牧誓八國”之一。

    另外,在甲骨文中,“蜀”的古字形像是大眼睛的蟲子,其眼部與三星堆出土的“眼睛”多有相似;“蠶”則是“從”。“蜀”與“蠶”有著不小的聯絡,是否也能夠證明蠶叢對蜀國的影響。

    繼而有人認為李白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才對蜀國熟悉,寫下一首《蜀道難》,更有人認為李白不是古代,而是來自另一個世界?

    事實上,李白能寫出《蜀道難》,並不難理解,儘管在先秦以及秦漢的文獻一直沒有蜀國的詳細記載,但到了東晉時期,史學家常璩編撰了《華陽國志·蜀志》,常璩是蜀郡江原(今四川成都崇州)人,對蜀國的歷史還是瞭解不少,後編寫成書。

    不過蜀國在歷史上確實是神秘的,少有人關注,李白做出一首《蜀道難》,也是轟動一時,引起了世人對蜀地的關注,在民間,由蜀地流傳出來的傳說還是不少的,由此也可清楚,李白的學識淵博,遊歷之地也頗多。

  • 2 # ppocai

    在李白的《蜀道難》中,不僅提及了蠶叢,還提到了另外一位古蜀先王魚鳧。青銅縱目面具對應了“蠶叢”,那麼“魚鳧”在三星堆文物中,又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形象出現?

    此時,一件金杖的出土,瞬間讓所有人目光聚焦於其上。出土於三星堆一號祭祀坑的金杖,長約142cm,直徑2.3cm,淨重463克。由於出土時呈現圓筒狀,故而專家們推測它當年應當是包附在一根木棍上,作為一根象徵權力的金杖而存在。

  • 3 # 13890796068

    沒直接關係,當三星堆成為熱點後,李白的《蜀道難》也被眾人所關注,引起大家討論的不再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是“蠶叢及魚鳧”,顯然,李白對古蜀國是有些瞭解的,蠶叢“目縱”,眼睛向前突起,他是蜀國第一個稱王的人,而他教會了蜀人養蠶,魚鳧的主要功績則是在於“教民捕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師為了保護學生犧牲了自己,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