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ove '/ on
-
2 # 三個好媽媽
1、首先推薦的是這一套《你的N歲孩子》,特別推薦,每一個年齡段都有,直到14歲。2、如果對蒙氏感興趣可以看看這本,適合0~3的爸媽。3、想要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一個基礎、體系的知識準備可以看這本,很多實驗介紹,看著一點都不枯燥。4、這本書簡直是被我快看爛的一本,特別推薦,為啥我能有這麼多遊戲的點子呢 因為受了啟發,吃到了甜頭。5、腦科學的知識看這幾本,各個文章寫的比較散和碎,有些研究和實驗出處也有誤,不如看整本源頭書籍。
-
3 # 陽光下的偎依1
我猜題主想問的是育兒書吧!恰好最近看了一本。
兩個月的暑假生活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孩子能讓家長瞬間破功,也能讓家長瞬間感動,如何成為優質父母,與孩子和睦相處?
心理學家艾麗卡•雷斯切爾的研究成果——《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解答了父母的困惑。全書75條法則,旨在幫助父母養成習慣,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引導孩子成為優秀之人。
艾麗卡•雷斯切爾為芝加哥大學心理/人類發展系博士,在加州大學•哈比托特兒童博物館等學校和機構創辦了廣受歡迎的父母教育研討班。艾麗卡•雷斯切爾根據研討班的教育理念和技能,最終著成《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該書被加州伯克利分校“美善科學中心”稱為“最佳枕邊書”,“紅色三輪車(親子教育網站)”稱其為“卓越教育的‘小貼士’”。
75條法則堪稱教育的黃金法則,適用於所有年齡段的孩子,簡單實用,兩分鐘即可輕鬆實踐其中任意法則,每條法則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法則交叉使用。在實踐了其中的很多法則後,溝通、管教、放權這三個方面對我的感觸最深。
和風細雨無時不在——做會和孩子溝通的優質父母同理心原則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過“對孩子要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適合,或失敗時採用。要像一個善良的立法者一樣,不會因為去壓迫而高興,而因為用不著壓迫而高興。”聰明的家長如同立法者,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有效溝通在於合理的運用同理心。
正如書中所言“同理心是這樣一種力量,它能讓其他人有一種得到理解的感受,這種感受反過來又驅散不愉快的事態和衝突的關係。”同理心的運用在於對孩子的理解與尊重,設身處地的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一棍子打死的思想不存在。
男孩和媽媽在旅途中渴得嗓子冒煙,只剩兩個蘋果。孩子在每個蘋果上咬了一口,媽媽百思不得其解,傷心、失望充斥大腦。最後,孩子遞給媽媽一個蘋果,“媽媽,這個蘋果甜些,我把這個蘋果給你!”媽媽羞愧難當,眼淚直流。假如媽媽感同身受一下,傷心失望從何而來?
忌用“但是”原則
此外,迴應孩子感情時,多用“與此同時”、“同樣的”,忌用“但是”。不同詞語之間所表達的衝突不同。
孩子喋喋不休時也許只是想和父母好好溝通,避免使用譴責性威脅性的詞語,語言可作和風細雨,可作鋒利刀子,能撫平孩子緊皺眉頭,也能給孩子脆弱的心靈上劃上一道道無法癒合的傷痕。
學做“腳手架”父母——會放權的優質父母包辦型父母
包辦型父母會在孩子寫作業時,教會孩子每一個習題,家庭作業工工整整,考試試卷漏洞百出,甚至還有在父母包辦式教育長大的孩子在上學後生活不能自理。
放縱式父母
與包辦式父母相對的是放縱式父母,“隨便孩子怎麼都行”,古語有去“法乎其上,得其中也,法乎其中,得其下也。”按照上等標準去做,可以得到中等結果,按照中等標準去做,得到下等結果。按照這個標準,放縱型孩子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孩子就如同脫韁的Mustang,斷線的風箏,最終失去掌控。
“腳手架”父母
會放權的優質父母首先學會做“懶父母” ,過度的關心讓孩子本該有的自責心理消失殆盡,在替孩子做事情參考《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
為什麼我要這麼做?我的孩子有能力自己去做這件事情嗎(比如為全家做家務活)?如果不信孩子做這件事,結果會如何?房屋建造時,需要腳手架臨時支援和輔助,孩子的成長就如同建造房屋,父母在孩子生活的不同領域充當維護的作用。
“腳手架”方法“少即是多,點到為止”,學習、生活方面給予適當的指點,學習過程還是孩子。孩子寫作業加油站通常會出現一些延伸知識點的題,選擇同類型的題目講解,比直接教給孩子做題收穫更多。
父母可考慮演練原則,建立生活場景。演練是學習的基礎,能最大程度上減少父母與孩子矛盾衝突,鼓勵和孩子探索事情的未知結果,用孩子喜歡的方式代替平時行為。
合理的罰單——優質父母會懲罰自然後果
正如傑出的教育家、心理學家簡•尼爾森所認為,“自然後果是指在沒有大人的干預下,自然而然的發生的任何事情。”對於孩子某些不討喜的行為,在不威脅到孩子安全健康的原則下,自然後果能取得最好效果的。
孩子吃飯慢經常踩著點進教室,在考慮到遲到的情況下不加以提醒。孩子遲到後在學校受到批評,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吃飯是自己的事情,速度就會快起來了。
合理的罰單
與其他教育孩子書籍不同,《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列出了合理的罰單,棍棒教育雖然不適合現在的孩子,但是適當的懲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是有必要的。
儘管孩子有時會做出不良行為,如同艾麗卡•雷斯切爾所言,“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介入,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可考慮懲罰,懲罰必定不能威脅孩子的安全健康,可考慮如下原則:
有意義的,對孩子意義重大的物品,比如,孩子超過界限,沒收心愛的玩具。相關性,與具體事情相關。匹配性,可看成與所犯錯誤嚴重後果相匹配。可行性,可以做到。處罰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否則就失去了意義。
此外,艾麗卡•雷斯切爾還在《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提出了父母言行合一,控制情緒,表揚孩子等方法原則。學做優質父母,先學會成為孩子眼中的“好父母”,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替孩子擋住必要的風風雨雨,必要時,小小的給個“罰單”。
孩子是快樂的天使,同時也是調皮的小猴。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想要孩子長成參天大樹,還是樹蔭下的灌木叢,選擇權在於家長,最好的行動是現在!
回覆列表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自由的孩子最自覺》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
李雪《當我遇見一個人》
孫瑞雪《愛與自由》
《完整的成長》
《捕捉兒童敏感期》
這三位都是從人的天性出發,教育理念非常符合人性。我們平時接觸的嚴厲教育都違背了人性,孩子包括我們做孩子的時候都不開心,我們長大了也不是真正的快樂,都與家庭教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