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衝鋒舟舟長
-
2 # 明亮天空無悔人生
先談坦克,三型坦克研發於1943年,44年研製成功,重量18.8噸,75毫米的主炮,重量和主炮口徑均屬於輕型坦克範疇。對比當時蘇聯裝備的坦克均沒有任何優勢。另外,日本是一個島國,各種戰爭生產資源極度匱乏,不管是39年還是44年,日本的經濟和生產能力均不具備也不可能像蘇聯,美國那樣開掛般的下餃子生產武器裝備。更別提陸軍在日本屬於後孃養的,跟海軍的地位截然不同,但凡有一點鋼鐵,都拿去給海軍造艦了。綜上所述,日本即便提前幾年研製出三型坦克,也無濟於事,因為它即沒有資源去造大量的坦克叢集,即便造出來坦克本身實力也比不過蘇軍同期型坦克,數量和質量差距太大,所以諾門坎戰役日軍無解。當然,如果能把日本的聯合艦隊開到諾門坎的話或許還有機會喔!
-
3 # 冬雨AK
你好,我的回答是不可能改變歷史,日本必敗無疑!
日本的97式中型坦克(實際上是輕型)在1937年已經生產裝備日軍,在諾門坎戰役中也有登場,你說的三式中坦是日本在1943年研發的另一款坦克!但即使三式中坦在1939年大量生產,也不可能改變歷史,三式中坦車重18.8噸!裝甲厚度在8-50毫米之間,火炮為一門三式2型38倍徑75毫米戰車炮,速度為37km/h,和之前的日本坦克相比有了質的飛躍!但仍然有著輕型坦克的影子
諾門坎戰役中,蘇軍的主要參戰坦克為BT-5/BT-7快速坦克和T-26輕型坦克,其中BT-7坦克全重15噸,裝甲厚度為10-22毫米,並且使用了一定的傾斜裝甲,火炮為一門45mm的坦克炮,而且機動效能出色,公路73km/h,越野53km/h。
所以,即使是日本的三式坦克已經研發裝備部隊,也不會對當時蘇聯的坦克形成碾壓的優勢,並且,整個戰役蘇軍有超過7比1的坦克裝甲車數量優勢,6:1的火炮數量優勢,3:1的兵力優勢,完全可以群毆!更別提蘇軍的指揮官是戰神朱可夫將軍,所以,日軍的失敗是必然的,不可能憑藉一款新裝備改變戰爭結果
諾門坎戰役,雖然蘇聯付出了比較大的代價(大清洗,部隊戰鬥力嚴重下降的後果),但是挫敗了日本北上的企圖,迫使日本選擇了南下策略,為蘇聯後來的衛國戰爭掃除了後顧之憂,得以全力對付德國!所以,諾門坎戰役的勝利對蘇聯的意義重大,這些巨大的犧牲是非常值得的!
-
4 # 牧野春秋
日97輕型坦克,其設計用途均勻與蘇制T34方向不同。無論動力,火炮,裝甲都不在一個量級。德豹系,美M系,蘇T系,在歐洲戰場的實戰表現,遠不是日式坦克能相背。也就是在落後的亞洲戰場優勢明顯。所以當日本遇到強敵,遇到工業化發達的,武器更為先進的對手,註定失敗!
回覆列表
97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備的最成功的一種坦克。日本在這以前有一種89式坦克,到了30年代中期,89式坦克的火力和機動性已明顯落後於當時世界坦克的發展潮流。為此,日軍參謀總部和工程部在1936年決定發展一種新式坦克。時值七七蘆溝橋事變爆發之際,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急需大量戰車投入戰鬥,於是採用了三菱重工的樣車“奇哈”,右側的多檢視中就是這種“奇哈”坦克。日軍將其定名為“97式中戰車”(即97式中型坦克)。和89式一樣,雖然名為中型坦克,但在當下來看,只能算是輕型坦克。不過各國的軍事專家們仍然稱它為中型坦克。為了戰局的需要,日本人又對這種坦克進行了多次改進,其中有“一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以及“四式”和“五式”。97式中型坦克的總生產量約1500多輛。這種坦克廣泛用於日本侵華戰爭,東南亞戰爭和太平洋島嶼的爭奪戰中。
在二戰的初期和中期,日本軍隊的坦克以97式中型坦克為主,戰鬥全重僅15噸,車子輕,裝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備同坦克作戰的能力。但是,由於日本在戰爭的初期和中期,主要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作戰,作戰物件基本上沒有坦克部隊或僅裝備少量坦克,反坦克火力也較弱,這使得日本的小坦克得以耀武揚威。但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日本坦克的發展。二戰的中後期,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面對美軍強大的M3/M4中型坦克,日本的各型小坦克顯得不堪一擊,使日軍感到“切膚之痛”。
痛定思痛的結果,是緊急研製能與對方坦克作戰的三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於1943年開始研製,1944年研製成功,共生產了約150輛(一說60輛),成為日本的最後一張“王牌”。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可以說是三式中型坦克的繼續和發展。
三式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只有18.8噸,使用一門由75毫米野戰炮改進而來的戰車炮。初速680米/秒,100米內的穿甲能力為90毫米,1000米內則減為65毫米。所用炮彈為95式穿甲榴彈,中空彈體內裝65克炸藥。威力等同於德軍3號J型坦克的60倍徑KwK39型50毫米坦克炮。3式坦克備彈共70發。(炮塔內40發,車內30發)
我們再看看同時期的其它裝備量較大的坦克:
1.美國最有代表性的坦克-謝爾曼中型坦克,其正面裝甲50毫米,側面裝甲35毫米,炮塔裝甲63毫米,最時速為40公里每小時,武備一門76毫米L50坦克炮,能在1000米的距離內擊穿敵人100毫米的坦克裝甲。是二戰時期美中國產量最多出口最多的一型坦克,其效能在各國坦克面前實力還算中等。
2.德中國產量最多的坦克-四號H型坦克,該坦克是效能最為穩定的最方便維修的一種坦克,被德國步兵們形象的稱呼為軍馬,可見這款坦克對德國的意義重大,四號H型坦克,正面裝甲70毫米,炮塔裝甲80毫米,側面裝甲45毫米。武備一門75毫米48L坦克炮,該型坦克炮最優點就是火力強勁能在1000米的距離內擊穿110毫米勻質裝甲,最高時速40公里。
3.蘇聯最代表性的坦克-T34坦克。該型坦克是二戰最容易建造價效比最高的坦克和德國的豹式坦克一起被評估為二戰時期的最優秀的坦克,T34坦克速度快價效比高採用了傾斜車身裝甲,而豹式坦克是最昂貴的最中型坦克,同時火力上和機動上都是世界頂尖。T34坦克車身的勻質裝甲47毫米,炮塔裝甲50毫米,武備一門蘇聯野炮改裝的坦克炮76毫米41L, 火力上,是T34是一大缺點,但1000米距離內,也能擊穿90毫米左右的勻質鋼板,但在戰場上火力效能就不如美國和德國的坦克。
4.英國獨立自主的中型坦克-巡洋坦克Mk VIII"克倫威爾,這款坦克是英國當時產量最多,也是最有代表性,是英國巡洋艦坦克效能最優秀的一個型號。正面裝甲63毫米,側面裝甲35毫米,炮塔裝甲76毫米,武備一門75毫米50L坦克炮,最高時速61公里,該型坦克是英國研製的效能最佳坦克,其出色機動能力,讓人羨慕成名之戰,波卡基村之戰。
可以看出,日本的97式三型坦克無論在火力、防護力和機動能力上都無法與同時期其他大國裝備的坦克相媲美。即使在諾門罕戰役中大量裝備也無法戰勝強大的蘇聯裝甲兵團,再加上蘇聯強大的空軍力量,日軍沒有改寫歷史的可能。
歷史不容假設,小國寡民,從日本入侵中國開始,就註定了它的失敗。--資料蒐集於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