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恍然未覺間

    (太長不看版)

    幾種星星的話

    肉眼可以看到的就三種

    (按等級降序排列)

    1.恆星:太陽和那些視星等小的系內恆星

    2.行星:就那幾個系內行星

    3.衛星:月球,地球的唯一衛星

    ————————————————————

    (手打簡要科普版)

    幾種天體(不止星星)的話

    (按等級降序排列)

    Ⅰ.系(銀河系)外: 和銀河系同級的幾個鄰居——仙女座星系,大/小麥哲倫星雲(名字叫星雲其實是星系),三角座星系

    Ⅱ.系(銀河系)內:

    1.星雲:這個是真·星雲,不是大小麥哲倫和滅霸小弟(妹)那種名字叫叫而已的,被稱為行星搖籃,就是還沒做成球的或者回收的恆星系統原料堆,一般來說不止夠做一個恆星系統,而是夠做出超超超多恆星系統,星雲的名字都厲害又中二,比如創世之柱,上帝之眼

    2.恆星:大部分抬頭就看到的星星都是系內恆星,包括太陽自己在內的周邊一堆恆星,據說可以看到6000多個,著名的比如天狼星,牛郎織女,北斗

    3.行星:五個,太陽系中近日的幾個地球鄰居,金木水火土,即長庚(啟明,太白)/歲星/辰星/熒惑/鎮星,其中長庚(金)最亮,辰星(水)最暗。其實還有地球自己,只是不在天上而在腳下

    4.彗星:等級上來說似乎是算小行星,所以很不要臉的排在月球前面,有點難以捉摸軌道和定義,古稱掃把星,特點是慧尾,相較流星它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會撞上地球

    5.流星:等級上來說似乎也算小行星或者說是小行星碎片,更不要臉地也排在月球前面,畢竟也跟行星沾點邊,據說多數來自冥王星所在的那個村——柯伊伯帶(目前已知的太陽系邊界,排除未證實的奧爾特雲),是直接降落在地球的隕石

    6.衛星: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據說偶爾可以看到人造的衛星在移動,但那不算天體了,人造衛星超多

    以上

    下圖為自制的助理解等級關係圖

    不足之處,還望斧正

  • 2 # 觀星博聞

    我們用肉眼可見的星星有五種

    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

     

    恆星:在地球的夜晚,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滿天繁星,這些星星99.99%都是恆星,而肉眼可見的星星亮度等級最低為6等,約為3000顆;在白天,我們只能看到大太陽,太陽的星等為23。

     

    行星:同樣,在夜晚我們能看到的行星只有四顆,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最亮的行星是金星,也就是我們課本上的啟明星,雖然我們能看到土星,但卻看不到土星環,著實遺憾,因為距離太過遙遠,只能看到一個光點。

     

    衛星:分為自有衛星和人造衛星,人造衛星雖然有數不勝數的衛星,但因體積過小,一顆也看不到,倒是衛星,我們只能看到一顆月亮,奇怪的是,月亮居然和太陽一樣大,其實很好理解,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月球到地球距離的400倍,所以兩者看起來差不多大。

     

    彗星:人類有史以來僅觀測到大約2000多次彗星,其中亮度超過金星的只有16次。最為著名的就是哈雷彗星,在1986年2月9日它透過近日點。

     

    流星:流星雨是由彗星所拋撒的顆粒滑過大氣層所形成的,最為出名的流星雨為:每年1月4日前後極盛的象限儀流星雨; 每年8月13-14日前後極盛的英仙座流星雨; 每年12月14日前後極盛的雙子座流星雨,因為形成流星雨的方位在天球上的投影恰好與“象限儀”、“英仙座”、“雙子座”在天球上的投影相重合,故以此取名。

  • 3 # 社會生活博覽

    天空中的星星實在太多了,真的是數了數不清。但若說有幾種,可能人們還能分析的準確一些,但如果加上那些看不清或看不見的星星可能也有多,如果光說我們的肉眼能看得見的,可能有這幾種:恆星,衛星,行星,變星,脈動變星,爆發變星,雙星,自轉變星,食雙星系統,小行星,彗星。

    若說平時最常見的,最多的星星,大概有這六種型別吧:

    天文學家認為,恆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球形發光等離子體,簡單說它們就是一種會發光發熱,很大很大的星球,比如,我們的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而且恆星一直在動,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見的其他恆星,幾乎全都在銀河系內,只是距離地球太遠,平時固定的發光點。

    行星,顧名思義,就是會行走的星星,它們不會發光,但總是繞著恆星轉。並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並且,它們的名字,也總是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比如,太陽系裡的5顆著名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由於它們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因此它們的質量要足夠的大,才能使自己近似於圓球狀。

    衛星,是一種繞行星轉的星體,也一種天然的天體,它們總是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週期性執行,它們本身不能發光,月亮是代表。一般來說,氣體行星的衛星都很多。在九大行星裡面,共有60顆衛星6,除水星和金星外,其它行星都有衛星環繞。但近年來天空還出現了一些人造衛星,它們了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裝置而有規律的執行。

    4、彗星

    彗星,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由冰和宇宙塵埃組成,當被恆星牽住的時候,它們就會拉出一條長長的尾巴來。因此,彗星可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彗星的質量、密度很小,因此當它們當接近太陽時,在太陽的輻射作用之下,它們就會自動分解成彗頭和彗尾,從而狀如“掃帚”;而當遠離太陽時,它們只是由一些化學元素等凍結的冰塊,和夾雜許多塵埃粒子的 “髒雪球”而已。

    流星,在宇宙中萬無目的地飛的星體或碎片。 許多流星來自相同的方向,並在一段時間內相繼出現,則稱為“流星雨”。在太陽系內,流星往往是顆粒狀的碎片,當進入地球或其他行星的大氣層之後,在路徑上發光,並被看見的階段,才能稱之為流星。

    6、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1801年元旦皮亞奇果真在在距太陽距離為2.8 天文單位處,發現了第一顆小行星“穀神星”。小行星的數目有很多,而最大型的小行星又開始重新分類,又被定義為“矮行星”。

    其實,在太陽系之外,我們只能看到恆星,就是別的太陽。行星的反光肉眼是看不到的,因太遠了。而恆星演變到後期,又會形成藍巨星、紅巨星、白矮星、黑矮星、棕矮星等等,所以我們看到的星星是有顏色的。並且,什麼顏色都有,有的像一團火,有的像一塊冰,有的一閃一閃,紅色的,黃色的,白色的和藍色的……它們之所以顏色各異,是由於其表面的熾熱程度各不相同,而造成的。而最有名的藍超巨星,就是“獵戶座”的“參宿七”和“天津四”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兩三歲的寶寶買什麼禮物比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