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年前是新石器時代,生活著原始部落人群。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在中國大約是裴李崗時代,已經有了原始的農業,工具相當發達。裴李崗文化的四足石磨盤,齒刃石鐮,骨笛等相當精緻。
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年代,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年代大約從1.8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一般認為新石器時代有3個基本特徵: 1.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 2.發明了陶器 3.出現了農業和養畜業。
擴充套件資料:
裴李崗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中國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段歷史空白。證明早在8000年前,漢族的先民們已開始在中原地區定居,從事以原始農業、手工業和家畜飼養業為主的氏族經濟生產活動。
這個時期,已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主,以漁獵業為輔的原始氏族社會。該文化的分佈範圍,以新鄭為中心,東至河南東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別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遺址還包括臨汝中山寨遺址、長葛石固遺址等。
綜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放射性實驗室對裴李崗遺址出土的木炭標本測定的年代結果,裴李崗文化的年代距今約7000-8000年,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
一萬年前是新石器時代,生活著原始部落人群。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在中國大約是裴李崗時代,已經有了原始的農業,工具相當發達。裴李崗文化的四足石磨盤,齒刃石鐮,骨笛等相當精緻。
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年代,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年代大約從1.8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一般認為新石器時代有3個基本特徵: 1.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 2.發明了陶器 3.出現了農業和養畜業。
擴充套件資料:
裴李崗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中國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段歷史空白。證明早在8000年前,漢族的先民們已開始在中原地區定居,從事以原始農業、手工業和家畜飼養業為主的氏族經濟生產活動。
這個時期,已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主,以漁獵業為輔的原始氏族社會。該文化的分佈範圍,以新鄭為中心,東至河南東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別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遺址還包括臨汝中山寨遺址、長葛石固遺址等。
綜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放射性實驗室對裴李崗遺址出土的木炭標本測定的年代結果,裴李崗文化的年代距今約7000-8000年,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